试论爱国主义在《大学语文》诗歌单元选材中的渗透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关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本文从爱国主义的广度、深度、温度三个维度阐明《大学语文》诗歌单元选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弘扬。《大学语文》诗歌单元以其特有的人文性细化了爱国的内涵,深化了爱国的意义,彰显了文化的自信,弥补了思政课程所欠缺的生动性,有利于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文性。本文尝试从审美教育的视角探索《大学语文》诗歌单元陶养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对于深入研究借助大学语文传递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爱国主义 《大学语文》 诗歌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包括各科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中。其中,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人文素养、爱国情操传递的最直接途径,《大学语文》在众多职业院校教材中,具有与爱国主义既亲密又极具生动性的特点,因而历来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而诗歌以其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的特性在《大学语文》中占有大量篇幅。想要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就与《大学语文》诗歌单元中篇目的选择密不可分。
  鉴于爱国主义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概念较模糊又难以具体言传,如果单靠思政课程来教授,难以直抵学生心灵深处,与学生产生共鸣。蔡元培认为:人人都有情感,但并不是都有高尚而伟大的行为,这是因为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若想要将其由弱转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精神陶养。爱国主义精神需要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经过由弱到强,由薄变厚的变化,而这正是“陶养”的功夫。因此,爱国主义的情感脱离了暴风骤雨般的灌输,转而受到长期润物细无声的陶养,通过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简短的篇幅,不断浇灌学生的心灵,逐渐培养并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文化自信,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此,《大学语文》必须以情感为动力,以经典为滋养,稳固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坚定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第三版)为例,诗歌单元共有24篇,从数量上来说优于其他体裁的文章,同时,涉及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又占整个诗歌单元的50%。并且诗歌以其细腻的情感、灵动的语言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也丰富了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拓宽爱国主义的广度,细化爱国的内涵
  爱国是响亮的口号,也是伟大梦想所需的伟大精神。诗歌里的爱国,因为有情感的浸润和生命的维护,所以显得熠熠生辉。《诗经》中的《采薇》写一位久役之士在归途中的回忆与自述,虽然征途不免艰难险阻,思乡难归的苦楚与保家卫国的矛盾也无处不在,但是“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又无不透露着这个戍边战士内心的责任与担当,猃狁的凶险与征役的无休无止,让只是小卒的“我”也不敢丝毫怠慢。“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则写出了战马健壮,极富战斗力的描写使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对士卒内心最真切的描写,没有“假大全”,却有“真我”下的使命担当。屈原《山鬼》从另一个侧面也抒写了爱国的华章,诗人以其一贯的“香草美人”刻画了痴情的山中女神对等待的无怨、对爱情的忠贞,然而,屈原笔下哪里只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显然还寄寓着流放中的诗人忠君忧国的身影。“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这分明是屈原怀石沉江时决绝身影的写照,这份对国对君的痴恋、无悔,正是对祖国那份眷恋的诠释。
  爱国不止于责任、担当和无尽的眷恋,在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更有坚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尽了怀才不遇之壮士无人理解、无处施展的悲情,但在悲愤之余,用四处典故昭示杀敌复国、至死不渝的本心,即使“无人会,登临意”、无人揾英雄泪,但堪脍鲈鱼、求田问舍也难改词人“刘郎才气”。除此之外,还有龚自珍《咏史》当中“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的舍生取义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还有艾青《北方》中对处于最危险时刻、千疮百孔的北方及北方人民不离不弃、感同身受的仁义。还有虽为外国诗人,却写出全人类共同情感——不屈的抗争精神和不服输的韧劲的雪莱。
  通过选取不同的篇目,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清晰勾勒出了爱国主义大致的轮廓,这个轮廓中有小我的隐忍、担当、坚守,也有民族气节中舍生取义的傲骨和体恤民众、感同身受的仁义,还有那永不妥协的抗争韧性和舍我其谁的豪气。
  虽然,有限的篇目并不能详尽诠释爱国主义的精神,但作为能直抵人心灵深处的诗歌,却用细腻和委婉书写着爱国的大义。
  二、挖掘爱国主义的深度,体会爱国的意义
  爱国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底气。诗歌中对于爱国意义的诠释,从来不是摆条件、讲道理,而是同命运共起伏的述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的杨贵妃终究难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动乱,最终香消玉殒,而贵为天子的唐明皇最终也落得“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下场,孤独垂暮又连心爱的女子也保护不了,下场可悲可叹。虽是其咎由自取,但国运的衰微牵绊了每一个人的命运。天子亦如此,何况黎首布衣?
  那个“沉醉不知归路”率性大胆、衣食无忧的少女李清照突遭靖康之变,随宋室南渡、逃亡,一路颠沛流离,丧夫再加接连丢弃珍爱藏品,身心疲惫、饱经沧桑,“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原本是欢愉的元宵节,国破之后独居异乡的词人,也只能是孤苦伶仃、憔悴落魄,最终家产荡尽,在风雨飘摇中凄惨逝去。
  诗歌中的无助无奈恰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有國才有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三、提高爱国主义的温度,彰显文化的自信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而诗歌从来有记录历史的传统,比讴歌与批评更重要的是记录本身。杜甫《咏怀古迹(其三)》a虽写了明妃王昭君出嫁大漠之后的孤苦,但她一直心系故国,魂魄于月夜回归故乡,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感天地泣鬼神。同时,历来有书写“诗史”之称的杜甫用诗歌记录下了这段和亲的始末,让我们借此触碰到了那段历史,知道了由汉初逼不得已的和亲,赢取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到后期汉朝强大,使匈奴永远臣服于汉,卧薪尝胆蛰伏之后的一雪前耻,使本国女子不再受到怨恨忧思之苦,让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透露出一种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也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被称为“孤篇盖全唐”之作的唐初名诗《春江花月夜》,以巧妙的配合、围绕“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华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是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构造了完美的诗歌形象,营造了美妙的艺术境界。这种绝美的意境、幽远的情感、深邃的哲思,再加上音韵顿挫、声情和谐,堪称经典。现在但凡有盛大的中秋晚会,必引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是文化的瑰宝,也是积淀的佳作,让读者在感悟美好意境的同时油然而生民族文化的自信。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涵养与熏陶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素养缺乏、精神贫瘠的问题。爱国主义的教育除了思政课堂的灌输,更需要大学语文这样润物细无声阵地的辅助,其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通过诗歌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对具体诗歌的分析,具化爱国的内涵;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彰显民族自信。从审美教育的视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因为审美情感就是爱国主义的内驱力,传统文化可以唤起共鸣,激发民族自信心,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将个人最原始的爱国主义情怀升华为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
  a 《大学语文》(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咏怀古迹(其一)》应是《咏怀古迹(其三)》,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 孙昕光.大学语文(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赵东.审美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
  [3] 袁行霈. 如梦似幻的夜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J].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4 (9).
  [4] 夏习英.试论“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名作欣赏,2018(11).
  作 者: 刘杰,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教师。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要: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信息等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十分迅速,汽车产业也在其催生下同时加快进步幅度。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多的被社会所关注,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提出了项目教学法,该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了解问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教育事业不仅仅有利于商业经济的进步,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进而更好的解决,该教学方式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已经展开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可喜得成果,
期刊
摘要: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设计大面积的使用到水景,而且在很多城市中已经有专门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出现,本文针对景观设计过程中水景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水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探究  我国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高程度的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密集度很高。为了保证城市中充分的绿化面积,我们在城市建设之中设计了很多公园和园林,甚至在居民小区里,都要求有一定的绿化占比
期刊
摘要:如今市政工程规模日渐扩大。对于市政工程而言,能够体现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发展水平,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不够重视环境保护而引发环境污染,随着资源耗费量大,给环境的破坏作用也越来越大。其中常见的环境污染包括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等。基于此,本文将会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环保;施工措施  对于一
期刊
摘要:市政建设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的重要保障,对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更是最为基础性的施工要求。在现代化进程日渐加速的今天,市政工程建设事业也蒸蒸日上,政府对市政工程的投入力度更大,但民生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本文将针对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问题进行讨论,在指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希望对当下的市政工程排水管道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在经济快速增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对于如何有效控制相关施工企业在对旧路实施改造优化期间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条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施工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控制;市政道路;旧路改造;施工质量  由于一部分市政道路的建设时间长久,在安全以及质量这两个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而出現的问题对于道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愈加完善,城市给排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给水为日常生活及城市运作提供水源,同时排水功能起着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为保证给排水功能的有效运作,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且立足国家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角度,其工程建设需考虑各方面因素对其进行规划,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智力与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加深,各项工程建设都需要不断地推进和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基础建设的范畴之内。而水利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和管理优化,一直是施工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这两大问题的优化,将成为每个水利施工项目的重点工作。本文将围绕水利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优化这两个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同时提出一些针对现状问题的管理方案,以供现代水利施工
期刊
摘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工程是地基,地基稳不稳定直接关乎房屋稳不稳定,所以需要引起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并不复杂,不需要太多施工技巧和施工方法,但地基施工的安全隐患多,如果不合理施工,地基就不能长期稳定,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技术。现代房屋建筑楼层都比较高,因此更加需要加固地基,提升工程的质量,推动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利建设越来越重视。它是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国家的水利建设过程中,边坡的开挖技术非常重要,其中关键性的技术在于支护技术的整体应用。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边坡开挖技术的支护进行实际的探讨,为我国的水利工程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边坡开挖;水利工程;支护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水利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建设中,由于工期比较长,
期刊
摘要: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绿化作为园林艺术标准的重要建设途径,也是对于城市优化的有效措施。以美学的角度与绿色园林相结合,在艺术化的植物造景中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从而使造景质量在绿化设计中有着本质的提高。另外园林绿化设计也是对于环境生态的改革。  关键词:园林绿化;造景艺术;园林设计;  生态的建设对于环境问题的改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对于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的同时,对于生态绿化的发展建设就可持续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