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数学教学结尾艺术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但是结尾也同样重要,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一、问题探究式
  在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适量进行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既是学生思维中的制高点,也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最高体现。如学习“中位线”的小结:
  (1)你能将一张梯形纸片剪一刀,使得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梯形中位线的性质与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有什么联系?
  在学生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学习后,通过本例中的第(1)问,引导探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第(2)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梯形中位线性质问题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进行研究。
  二、问题练习式
  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的内容,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通过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应用和强化,又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
  如“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学生一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且临近下课了,容易产生松懈情绪。若教师仍用总结归纳式结尾的方法,单纯强调性质,则不易被学生接受。此时,教师需要将内容巧妙地化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进行小结。
  (1)已知将不等式mx>m的两边都除以m,得x<1,则m应满足什么条件?
  (2)下面的不等式变形错在哪里?将不等式2x>4x的两边都除以x,得2>4。
  学生不仅自然而然地系统总结了不等式的性质,而且对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则更能深入。
  三、发散式结尾
  对教学过程中得出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或对某例题进行变式挖掘、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开发、引申,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并培养和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结尾方式,一般用于较有思考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已知a、b、c∈R ,并且aa÷b。
  改变一下考查问题的角度,或同时对目标的结构作些调整,并重新组合,可获得如下发散性的结尾思路:
  (1)b个单位溶液中有a个单位溶质,其浓度小于加入m个单位溶质后的浓度;
  (2)在数轴上的原点和坐标为1的点处,分别放置质量为m、a的质点时质点系的重心,位于分别放置质量为m、b的质点时质点系的重心的左侧等;
  (3)两点(b,a)、(-m,-m)的连线的斜率大于两点(b,a)、(0,0)的连线的斜率;
  (4)能否将不等式加强?能否作进一步延伸和推广?
  四、悬念结尾式
  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也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節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如,在讲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这一节小结时,提问:“大家知道,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大于F1F2)点的轨迹是椭圆,那么,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这个悬念激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动机。这种课堂结尾方式多用于前后联系的章节内容或需要引导学生予以深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
  万事开头难,结尾也精彩。好的结尾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够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结尾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黔西县二中)
其他文献
在包装设计和包装理念的发展历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包装理念的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新产品的产生、消费形态的改变、商业流通的发展、新材料的涌现,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市场营销的发展等都会促进新的包装理念产生。甚至人们的生活观念、审美情趣的改变也会对包装理念产生影响。充分了解包装新理念的形成,对于在设计中准确把握设计精髓,设计出符合时代特色、消费者欢迎的包装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世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新的变化,新闻随时都在发生。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有义务把新鲜的资料、资源、方法带到政治课堂上,让政治课堂有“鲜”,让政治课堂有实效性,让政治课堂焕发出激情和活力。  关键词:政治课堂;选取原则;新鲜资源    我们都知道,新闻事件的发生往往掺杂着各种因素,当前中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兴趣非常广泛,喜欢探讨国内外各种时政热点问题。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若能恰当地把理论知识与时政热点、
摘 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一、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数学课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学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本文将从如下两个方面探讨。  一、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1.爱与鼓励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我坚持把微笑、关爱和激励带进课堂
一、留守孩子的表现  关于留守孩子的话题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问题的解决总是缓慢的。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经常让老师紧锁眉头,长吁短叹。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状况令人深思,他们的种种表现令人担忧:  1.自由放纵,养成教育太差  留守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或者是孩子父母同辈的亲戚。隔代监管,有过多的溺爱,他们只能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纵,没有精神上、道德行为上的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