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_ki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量观测是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基础.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直接测量植被冠层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通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通量观测标准方法.随着涡度相关技术在全球碳水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长期连续的通量观测正在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水分和能量平衡状况、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区域和全球尺度模型的优化与验证、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机制理解途径.通过站点尺度通量长期动态观测,明确了不同气候区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强度基线及其季节与年际变异特征.通过多站点联网观测,在区域和全球尺度研究生态系统碳通量空间变异特征,揭示了区域尺度上温度和降水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空间格局的生物地理学控制机制.该文概括地介绍了涡度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假设与系统构成,总结了涡度通量长期联网观测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研究中的主要应用,并对通量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MDSCs)在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比例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病
目的:分离培养人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并通过多能性和表型进行鉴定,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hMSC有无功能性表达OCT4。  
随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布局,“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相继提出,国家、社会和公众把生态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
期刊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急剧增加,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地表温度显著增加约1℃,未来全球气候还将持续变暖,到21世纪末最高可升温4℃.这种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不仅影响陆地植被的
通量梯度法与涡度相关法均是微气象学的物质和能量通量观测方法,在没有高频气体分析仪或下垫面风浪区较小的情况下,通量梯度法可以有效观测生态系统(或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温室
碳(CO2、CH4)、氮(N2O)和水汽(H2O)等温室气体的交换通量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是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纽带.稳定同位素光谱和质谱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使碳稳定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