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来源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县处级领导干部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着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观念偏颇、政治信仰缺失、政治规矩缺失、党性观念丢失和岗位工作失职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从以下方面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着眼,推动纪律建设制度化、长效化;不断强化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意识;以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为抓手,不断强化抓党建工作的力度;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引力,不断提升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
  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4-0108-06
  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懂规矩始终是遵守政治规矩。如何加强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山西省党建研究会在晋城市、临汾市进行了调研。最近,在省委党校、省直机关党校主体班学员中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共发放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1份。调查对象中市厅级干部39名,占7.94%,县处级干部236名,占48.07%,乡科级干部184名,占37.47%,普通干部21名,占4.28%。
  通过调研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行了初步思考。
  一、当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9月以来,中共山西省委认真落实中央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同时,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省党内政治生活面貌为之一新。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认为所在地区或部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总体情况“很好”和“比较好”的占74.13%。尽管如此,还是有46.44%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地区或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立场不坚定,思想观念偏颇。一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尊崇党章意识不强。自觉学习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不够,没有用党章真正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入党誓词的要求约束自己,一部分企业高管,不能足额缴纳党费。二是政治观点偏向。在某区调研中,一些老干部反映,有个别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深刻、不到位,认为改革开放造成了我国贫富差距过大,行业分配不公,人们价值观扭曲等社会问题。三是政治言辞偏激。在某单位调研中,大家反映,有少数县处级领导干部私下对中央的政策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他们说:“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把说怪话、发牢骚当成‘有个性’。”有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在参加党支部组织的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的公开场合说:“就会搞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看这个有什么用?”四是政治态度消极。在调研中,大家普遍反应,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明哲保身,随波逐流的现象。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顾大局,不顾国家整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消极应付,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有的认为大家远在基层、位卑言轻,犯不了政治错误,面对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象不抵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对社会上的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缺乏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一些不利于党、不利于国家的政治言论、政治笑话,不能自觉抵制。有的对一些诋毁、诽谤党和政府的反动言论视而不见,该斗争的不斗争。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缺失。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的观念不强,党性修养不够。主要表现:一是不相信共产主义。个别人对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已经基本淡忘,有的说:“现在还讲什么共产主义,谁能说清共产主义是个什么样子,那都是空想、幻想。”二是宗教迷信盛行。有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热衷于迷信活动,有的“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有的迷信“气功大师”,和一些阴阳先生打得火热;有的参与宗教活动,参与佛教的有之,参与基督教的有之,参与天主教的有之,有的退休党员干部跟着佛教“念经”。在某市调研时大家反映,有几个老干部参加了基督教,在街上碰到熟悉的人就宣扬。有一个老干部说“这个教不错,过去我脾气不好,现在参加了基督教脾气好了”。并散发资料动员其他人参加。在某县调研中大家反映,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全能神教”宣扬的“不种地可以有粮食吃,不吃药可以治病”的歪理邪说信以为真,有的还悄悄跟着活动。有一些在农村居住的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为宗教活动捐款,参与请神送神活动。
  (三)重大决策不执行,政治规矩缺失。在某县调研中,他们围绕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某某贪腐案件,反思归纳了当前在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精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耍“小聪明”、拨“小算盘”、打“擦边球”,甚至为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开绿灯,搞“欺骗性执行”,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片面强调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对上级部署的工作,有利的争着上,难事就绕道走,合口味的立马照办,不合口味的消极应付,搞“选择性落实”。三是强调本地本部门特殊性,对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有的对中央和上级的决策不研究、不落实,工作思路不清、工作举措不明。四是中央、省委、市委已有明确意见和指示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打马虎眼,不按要求贯彻落实。五是工作履职不到位,上报文件、讲话报告,部门负责人不看不审,分管领导也不审,结果漏洞百出,甚至有的闹出笑话。六是有的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作风不检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有的欺压群众、漠视民生,办事不公,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侵犯群众利益,甚至以权谋私、弄权贪腐,巧立名目敛财牟利。有的高高在上、官僚作派,不关心群众冷暖,不为基层和群众办事,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在某县调研时,一些老干部反应说“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阳奉阴违,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有的符合单位、部门利益的就干,不符合的就回避。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某市违反“八项规定”受处罚的就有60多人,其中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12人。   (四)组织原则不遵循,党性观念丢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七个有之”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仅有19.14%的人表示其所在部门或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中不存在“七个有之”问题。其表现是:一是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一些老干部反映,过去一段时间,个别领导干部热衷于拉拉扯扯、相互利用,到处攀关系、找路子,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培植自己的小圈子。二是一些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牌为友,搞帮派活动。近期查处的10多起赌博事件中,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就有4起。三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视组织程序为儿戏,擅作主张,重大事项不请示、不报告,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有的不遵守干部任用程序,随意调人,造成超编超员。有的主要领导干部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议事决策规则,搞一言堂,对于批评意见,轻则置之不理,重则疏远刁难,甚至打击报复。
  (五)政治责任不担当,岗位工作失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干事就不出事的消极思想,畏难情绪滋生,怕这怕那、畏首畏尾,不同程度和形式表现出了慵懒散拖等问题。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存在党员干部慵懒散拖或不作为现象的占68.43%,其中认为“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分别占2.24%、12.02%,这说明为官不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也反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调研发现,一些在县(市)工作的领导干部,不作为的问题比较严重。某市三任书记、市长先后落马,成为“塌方式腐败”的样本被央视新闻报道,震撼三晋。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该市出现了“不工作”、“等处罚”的现象,许多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经济建设严重受损。该市市委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说:“我们现在有的干部责任意识差,身居其位,不谋其政,对分内之职,推诿扯皮,对工作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干部缺乏担当意识,对工作拈轻怕重,对岗位挑肥拣瘦,遇到矛盾就上交,遇到困难绕道走,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有的干部扯皮心理严重,一件事说来说去、推来推去、拖来拖去,抓工作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共性的、个性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影响。其中根本性、关键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长期以来不少党员领导干部对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是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一部分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最基本的概念不清楚。据随机抽查显示,有48%的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概念不清楚,有93%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分析研究过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有69%的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付出了沉重代价,教训极其深刻。山西省委班子经中央改组式调整后,在全省深入开展了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对系统性、塌方式腐败进行认真反思,深刻认识到:我省发生严重腐败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从严治党、党不管党;没有从严治吏、权力失控;没有拧紧“总开关”、道德塌方;没有从严查处、养痈成患。归结起来,根本是没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政治纪律和规矩松弛,动摇了管党治党的基础。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我省政治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还没有全面形成。15.68%的人认为目前还没有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认为已经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形成守纪律讲规矩氛围的仅为18.94%。因此,山西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对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体制机制不到位是造成问题的关键因素。一是领导体制和执政行为不够规范,人治思想严重,使得一些监督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二是监督机构职责不明晰。上级组织、同级纪委以及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机构,职能交叉重复,职责权限不清。三是干部监督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过去由于制度“政出多门”,而且多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以致事后监督规定多,事前事中监督规定少。对下监督规定多,对上监督规定少。柔性监督规定多,刚性监督规定少。
  (三)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问题查处力度不够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压力一级一级传导下去。但从实际情况看,过去一段时间,山西省党内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压力传导不够有力。在某县调研时,大家反映,过去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存在“三失”:一是失之于软,政治纪律软弱涣散,对各种违规违纪现象不较真、不碰硬,一些小问题酿成大风气,造成全局性问题。二是失之于松,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委班子纪律松弛、作风松懈、组织松散,为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三是失之于宽,对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执行的不执行、该落实的不落实,造成“谁违反纪律谁得利,谁执行制度谁吃亏”的现象。
  (四)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自身约束不到位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理想信念淡化,“总开关”问题解决不彻底。二是自我约束力降低。一方面不注重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纪律观念弱化,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出现党性不纯或不强的问题。少数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把强调政治纪律,视为束缚手脚,自认为只要谋求本单位利益,个人不拿不贪,就不是违纪违法。三是不注重自身理论学习,政治素养欠缺。有的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只重业务培训,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致使在说话办事上走调、出格。
  (五)不良政治生态的惯性影响。山西省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问题,党员干部自身的“内因”起着根本性作用,但不良政治生态这个“外因”的惯性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段时间,山西省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四风”问题、“圈子”文化、“山头”主义等歪风邪气,都深刻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对省委班子进行改组式调整以来,山西省政治生态得到明显净化,但政治生态的净化同自然生态的修复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些陈规陋习积重难返,还在潜移默化发挥着作用,严重制约着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调查显示,有46.44%的人认为,造成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原因与不良政治生态有着必然的联系。   三、当前加强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内涵,深刻指出,党的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明确要求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坚持“五个必须”,做到“五个决不允许”,坚决反对“七个有之”。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列出了违反政治纪律的负面清单,明确了违反政治纪律的具体行为,为广大党员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绷紧这根弦,坚守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一是要坚决遵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的“五个必须”和“五个决不允许”的要求,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二是要坚持对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早抓小、查早查小,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三是要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真正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在“两学一做”中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学习,特别是认真学习党章,时常读一读,反复温习,熟稔于心,了然于胸。切实加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积极探索岗位党纪政纪教育有效方法,突出领导岗位、中层岗位、重点岗位,采取党纪政纪承诺、风险提示、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规范自己的各项行为。
  (二)以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引力,不断提升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锤炼。要巩固运用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讲党课、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健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的长效机制,坚决纠正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形式化倾向。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各项规定,使每个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在党组织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之下。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党内生活的吸引力。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自觉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二是不断强化和完善教育机制。把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突出抓好警示教育,选择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查找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使广大党员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积极探索岗位党纪政纪教育有效方法,采取党纪政纪承诺、风险提示、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引导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三是要重视和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要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引导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多关注主流信息,并针对网上各种信息对他们作相应的引导。要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拓展信息传播的空间,开设与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直接交流的网上论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通过QQ群等网络聊天工具,加强与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理沟通,更好地满足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获取信息、获取快乐的需求。
  (三)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对照检查。在政治意识上重点检查举旗的态度:是否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是否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伟大旗帜。是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大局意识上重点检查认识的高度:是否从党和人民的至高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是否存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等问题。
  在核心意识上重点检查服从的力度:是否严格落实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看齐意识上重点检查看齐的程度:是否自觉主动经常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旗帜鲜明从严治党,经常和中央的方针政策对对表,经常用中央的要求照照镜子,经常根据中央的新部署新任务调整步伐。
  (四)着眼制度建设,推动纪律建设制度化、长效化。一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抓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有力组织保证。二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档案,如实记录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及重大事件中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并逐步纳入干部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三要建立健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长效机制,重点建立健全学习和宣传教育机制、预防预警机制、监督评议和奖惩激励机制、述职述廉和“述纪”机制、考核监督等长效机制,把对党员领导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巡视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要求下沉到底、落实到位,推动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长效化。   (五)严把政治标准,坚持全面从严治吏,在选人用人中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一要以树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用人导向,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底线要求,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刚性要求,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穿于组织工作全过程。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要位置,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守纪律讲规矩的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对那些不守政治纪律、政治上不可靠的人,能力再强也坚决不用。二要以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六查”的重要内容,通过查档案、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民意、查业绩、查线索、查案件,摸清干部底数,特别要了解掌握干部讲纪律守规矩的基本情况,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关键环节,做到宽严相济,着力形成干部工作处理惩治、调整退出、选拔使用“三个长效机制”。三要以把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实到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之中,以“零容忍”态度对待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集中整治“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规破格提拔”等问题。把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作为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内容。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对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干部要坚决予以组织处理。
  Abstract:In abiding by political discipline and political rules,the county-level leading cadres have problems such as infirm political standpoint,ideological deviation,lack of political belief,lack of political rules,loss of party spirit,negligence of duties,and so on.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ake measur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cognition,and including the strengthening of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discipline into the orbit of legal system;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relevant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and promot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long-term effect of discipline building;strengthening the county-level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sense of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discipline;carrying through the responsibility of strengthening party discipline and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building;and improving the normaliza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and enhancing the county-level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 initiative and self-consciousness in abiding by political and organizational discipline.
  Key words:county-level party member leading cadres;political discipline;political rules
  (责任编辑:徐国栋)
其他文献
[摘要]在探究农集区发展问题过程中,运用经济学的量化分析、公式推导、数理建模等方法固然重要,但更应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内在观念、心理感受、风俗习惯等人性方面,以此来思考和探讨农集区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破解之道。本文将指标量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融合,以“人”为出发点来探究具体问题,本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小农思想的终结与居民意识的觉醒,最终实现农集区居民角色的转变,试图据此探索出一条可供
期刊
[摘 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给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带来了新变化,也使现阶段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呈现出了新特点,面临了一些新问题。目前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总体良好。尽管个体认识存在差异,但总的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利于开展工作。调查数据显示,主观上的认知、情感、意志力和客观上的能力、高效工作机制以及完善的制度保障与工作积极性紧密相关。提高工作积极性应从价值体系培养、党员队伍建设、综合配套机制形成以及完善制度着手
期刊
[摘 要]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实践活动,如废除旧债、成立银行、发行货币、发行公债等等,极大地支持了革命运动和根据地建设的发展。金融为军队服务,是争夺军事主动权的需要;为经济服务,是争夺经济主导权的需要;为贸易服务,是争夺物资流通权的需要。在现阶段总结革命时期红色金融的斗争历史,启示我们金融发展要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实体经济,着眼人民群众,遵从客观规律。
期刊
[摘 要]党建工作责任制,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是确保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也是从制度机制层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落实的重要举措。各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职责不明,措施不力;投入不足,保障不够;考核不实,问责不严。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做到:注重思想建党,强化责任意识,筑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思想基础,着力解决“不愿抓
期刊
[摘要]腐败作为“政治之癌”已成为古今中外政权稳定的隐忧,如何治理腐败成为政权持续稳定发展所需回应的迫切命题。中央苏区的创设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首次有益探索,新生政权为何滋生腐败,如何治理以及治理腐败获得的经验启示应该予以关注。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以史料为立论支撑,以中央苏区腐败产生的缘由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腐败治理的举措,进而归纳出中央苏区腐败治理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中
期刊
[摘 要]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影响其发挥作用的“变数”非常多,农民是按照他们从组织者那里获益多少来决定其政治参与的程度。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化来积极介入生产活动这一农民生存的“核心地带”,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更主要的是满足并改善了底层民众的物质需求和经济待遇,由此赢得了他们的信念支持与政治认同,最终促成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这一过程折
期刊
[摘要]混合所有制已经成为自觉意义上的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伟大实践。中国瑞林、江西建工在这一实践中凝炼的重构动力机制、清晰产权关系、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科学把握剩余控制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经验,不仅有着示范和借鉴价值,也足以启迪后来者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推动改革工程不断趋向完善。  [关键词]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动力机制;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意義重大,影响深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夯实根基开辟道路。各级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做五大发展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关键词]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发展理念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前理论界对中国乡村的研究思维和视角不同导致了对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的价值差异巨大的解读。如果从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个时代大背景看中国乡村,中国乡村的命运就是被城市所替代,走向终结。但是从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时代大背景看,乡村文明复兴就会成为时代的必然。从纯经济视角看,乡村不能承载工业化,乡村的价值只能是满足粮食生产,但从文明与历史视角看,中国乡村是中国文明之载体、文化传承之根。从生态文明时代、
期刊
[摘要]从严管理学员是党对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贯要求,是加强干部党性教育的应有之义,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有力保障。从严管理学员必须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组织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和坚持显性管理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加强学员管理,要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低”与“高”的关系,“形式”与“效果”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员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