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与地球膨胀

来源 :地质科学译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zi168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积自泛大陆解体以来保持不变;现代资料则与之相悖,显示地球从那时的表面积321×10^6km^2(半径约为现在的79%)膨胀到今天的大小。这种膨胀包括三种模型:(1)前联合古陆的大洋岩石圈全部消亡模型;(2)部分消亡模型;(3)“纯”膨胀模型,前联合古陆大洋岩石圈几乎没有俯冲,而是全部保存在现代洋盆中。模型(1)所需要的新增生洋壳的面积最多,模型(3)最少。模型(2)、
其他文献
聚敛边缘岛弧的成矿型式与弧壳的厚度及其岩石演化有关,其本身受岛弧岩石平均硅氧含量和弧南平均厚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影响。一般来说,较厚地壳区的锡,汞,锑和氟含量极高,虽然矿床
本文估测了在两个同心圆边界内的旋转剪切带中的牛顿和非牛顿材料的应力和剪应变速率。剪切带中一点的切向剪应力τrθ与1/r^2成正比,其中r是从旋转中心到该点的距离。任一点的主应力
习惯上认为,浊流是一种液性流,其沉积物靠液态湍动支撑;而碎屑流是一种塑性流,其沉积物靠基质强度、分散压力和上浮力支撑。“高密度浊流”的概念是指高浓度的、通常是非湍动的液
陆地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紧密相关,特别是植物,土壤和大气圈之间的碳循环。已有人提出气候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调整循环,使大量的碳沉淀提供给陆地生态系统,但直接证据很有限
对利用氖同位素体系标定地幔柱的新方法进行评述,介绍Matsumotot等在澳大利亚用磷灰石中地幔派生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氖同位素组成研究地幔柱的方法原理及成果,并指责该方法的不足之处。这对
在现在的表层热流模型中,有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的热异常并不总是可以认识的。假象的出现是因为表层热流响应地幔热,地壳放射性,岩浆作用,地壳变表,埋藏和或剥露以及流体运动,其中任
采用3种方法来分析具有相同固结系数但却有不同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双层土体的一维固结。通过对3种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基于压缩系数mv和渗透系数k来求解的方法比其它方法合理,因为
近几年的艾滋病临床救治工作中,发现对于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用单纯西医、中西医治疗,有时疗效欠佳。针对患者出现紫绀,舌质暗等症状,采用活血化瘀法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后收到良好
目的:探讨腹部选穴治疗月经愆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腹部选穴取天枢(双)、中脘、气海、关元、血海(右),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观察腹部选穴治疗月经愆期临床效果。结果:3例均用腹部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