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分工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问你有几个脑袋,你一定回答,一个。不错,一个人只有一个脑袋,但是,一个脑袋的内部却分两个半球,它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不是吗,如果大脑的左半球受损,那么一准儿是右半身瘫痪;如果右半球受损就左半身瘫痪。近年来,科学家越来越多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秘密。
  大脑左半球“掌管”数学、语言、逻辑、分析等抽象思维的活动;右半球则“主管”直观的想象、颜色、音乐、节奏等直观思维活动。所以有人将大脑左半球、右半球分别称为“科学型”和“艺术型”。有科学型脑的人,左半球为“优势半球”;有艺术型脑的人,右半球为“优势半球”。
  科学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们认为,大脑右半球像一个“万能的博士”,善于提出解决新问题的各种尝试;左半球则更像一个“熟练的专家”,善于按逻辑程序解决已知的问题。俗语说“头回生,二回熟”。因而,凡是新知识、新任务等往往是由右半球承接,一旦“新”转化为“熟”了,左半球就当仁不让了。所以,无论从思维的方式,还是思维的对象来看,大脑两半球各有优势。但是,“万能的博士”也好,“熟练的专家”也罢,其界限并非那么明显。只是人脑两半球的机能有所不同,思维的功能定位也有差异,但这些区分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
  近年来,科学家强调开发右脑,是因为多数人把“万能的博士”闲置起来了,如果调动起“博士”的积极性,发挥其作用,发明创造一定很出色。
  
其他文献
让我们认识生命元素以,关注生命元素,合理地补充生命元素,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  很久以前,在伊朗偏僻的农村,有些儿童发育迟缓,成年以后,其身高不超过1.4米。人们称之为“伊朗乡村病”。长期以来,医生找不到这种病因,也无法治疗。直到1961年,伊朗医生柴赛德发现,这种病与体内缺锌有关。于是他通过给当地儿童服用硫酸锌并食用含锌食物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此后,科学家对锌的生理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