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浸提技术的钴白合金中铜和钴的浸出效果及浸出机理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钴白合金是铜钴矿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其中的钴、铜等金属资源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利用3种混合菌体系(At、Af、Lf)浸提钴白合金中的铜和钴,考察了在不同固液比下非接触和接触浸提铜和钴的浸出率并对其浸出机理进行了探究.在非接触浸出1%固液比下,钴的浸出率为100%,浸出浓度为1 356.14mg·L-1,铜的浸出率为77.42%,浸出浓度为837.19mg·L-1;在该固液比下循环浸出10次,浸出液中铜和钴的质量浓度分别富集到了 7 358.67和12 877.25 mg·L-1.在接触浸出4%固液比下,浸出5d,钴100%浸出,铜基本留存在残渣中.通过对比生物淋滤中的接触浸出和非接触浸出实验的浸出渣中铜和钴的赋存形态可知,钴白合金中钴的浸出机理为生物酸的直接作用,铜的浸出机理为生物酸和Fe3+的共同作用.而在有细菌参与的浸出体系内,存在着铜的浸出消耗导致Fe3+转化成Fe2+和细菌又将Fe2+转化成Fe3+的循环.利用生物浸出循环富集工艺,可高效回收钴白合金中的铜和钴.
其他文献
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削减(或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氯离子(Cl-)是含盐工业废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会影响AOPs处理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氧化去除效率、卤代
以厌氧颗粒污泥为底物制备了颗粒污泥炭(GSC-O),通过对其进行磷酸改性,获得了较高催化活性和较好稳定性的磷酸改性颗粒污泥炭(GSC-P).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体系中,分别考察
针对某受1,2-二氯乙烷污染场地,开展水文地质实验并求解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水动力控制强化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修复了地下水含水层中受污染的地下水,探究了碱活化过硫酸盐对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并对地下水水化学因子进行了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实验区含水层渗透系数为7.89 m·d-1,导水系数为101 m2·d-1,在一维稳定流场中二维弥散条件下,含水层纵、横向弥散度αL和αT分别为0.89 m和0.089 m,地下水流速为3.85 m·d-1,
以染料废水中的阳离子型染料罗丹明B(RhB)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蔓延燃烧法制备MgFe2O4光催化剂,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含GO的Ag3PO4/GO/MgFe2O4磁性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分别采用XRD
Geomechanical data are never sufficient in quantity or adequately precise and accurate for design purposes in min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The objective of this
采用电石水解制取乙炔气体后的废渣(电石渣)脱除工业废气中的NO。结果表明:通过KOH改性之后,该电石渣NO脱除效果有显著提高;改性电石渣NO脱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NO脱除率的影响顺序大小为:浸渍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O脱除率随着KOH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随着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的增加NO脱除率下降;当KOH浓度为5 mol.L-1,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2 h时,改性电石渣的NO脱除率可达80.66%
河流与湖泊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清除是实现水体彻底净化及底泥工程利用的关键.以增加了电解液循环的电动联合装置为修复设备,以Cu、Zn、Pb、Cr、Ni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结合
印染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含有苯胺或偶氮基团致癌物质,难以稳定达标排放。因此,寻求经济有效的深度处理方法,实现废水工业回用有较大意义。基于天然含铁矿物构建异相光Fenton氧化体系,以不同发射波长的高压汞灯、氙灯、金卤灯为光源,探究了异相光Fenton氧化体系对耗氧有机污染物(以COD计)的去除效果,并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铁离子浓度的变化,探讨了异相光Fenton氧化体系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能显著改善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在pH=3~7时,COD的去除率提高了40%左右,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3
制备了应用于颗粒床过滤/催化反应器中的氧化铜/活性炭催化剂(CuO/AC),并探究其协同去除模拟烟气中气-固相污染物(如NO、SO2及飞灰等)的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催化/过滤NO、SO2和飞灰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0%~61%、69%~81%和89%~99%;当CuO/AC催化剂吸收SO2转换成CuSO4-CuO/AC催化剂时,对NO的还原能力得以提升。利用BET和FESEM/EDS考察了飞灰对协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发现细颗粒(约为4μm)会阻塞并减少催化剂表面和孔洞体积,并轻微降低催化剂对NO和SO2的去除
针对农村剩余污泥、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堆肥资源化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两段式好氧协同堆肥技术实现农村有机固废高效资源化,以提高好氧堆肥效率。通过两段式好氧协同堆肥技术,考察了堆肥的效果和设备利用率;通过添加生物炭的方式,探讨了生物炭对两段式好氧协同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段式好氧协同堆肥产品31 d完成腐熟,堆体第1段发酵时间持续了12~14 d,堆体温度可高达63~68℃,能够满足《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7959-2012)的要求,其主体设备利用率提高了50%以上;堆肥产品质量达到《有机肥标准》(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