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设计

来源 :电力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介绍了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的原则,并在实际工程中提出配置设计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配置设计
  1 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面临问题
  1.1 受电容电流影响
  特高压输电线路因自然功率大,波阻抗小,单位长度电容大,其电容电流将达到或超过100%额定电流,这给差动保护整定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原理上要对电容电流采取补偿措施。同时,由于分布电容影响,故障时波过程使距离继电器测量阻抗与故障距离不再呈现传统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双曲正切函数关系,不能直接使用常规的距离保护。
  1.2 受电磁暂态过程影响
  特高压输电线路长,故障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分量幅值大,且为非整次谐波,更接近工频,这给滤除高频分量带来困难。高频分量的存在不仅使稳态电气量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而且对基于工频变化量原理的暂态元件产生影响。因半波算法不能滤除偶次谐波,半波算法受到高频分量影响将比全波算法更为严重。同时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并联电抗器导致了短路电流中含有较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并因时间常数大使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衰减缓慢,这将对电流互感器产生较为严重的饱和现象。
  1.3 受过电压影响
  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跳开后,由于非故障相线路电压或同塔相邻线上静电感应电压很高,这将延长电弧熄灭时间,甚至可能出现不消弧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重合闸动作成功率。由于线路电容存在,从故障发生到故障切除过程中,两侧开关不同时开断,在一端电源作用下,行波来回折反射导致健全相过电压产生,将严重危害系统安全运行。考虑到绝缘费用,在线路故障后以及随后操作过程如何降低过电压水平,是特高压系统过电压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继电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2 适用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
  2.1 基于贝瑞隆模型原理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贝瑞隆模型是一种比较精确的输电线路模型,见图1。它反映了输电线路内部无故障时(包括稳态运行和区外故障)两端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当线路内部故障时,相当于在内部增加一个节点,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关系。基于贝瑞隆模型原理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即是利用这一差别区分线路内部和外部故障,构成新的差动保护原理。该保护对故障的判断过程分别在两侧进行,即至按本侧实测量和计算量进行比较。定值按大于外部故障时可能产生的最大不平衡动作量给定,两侧分别按给定的定值判断是否有内部故障。
  基于贝瑞隆模型的保护判据与传统的判据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比较同侧量,后者是比较异侧量。因为线路分布电容电流的存在,使得异侧量比较受其影响,而使用同侧量比较就避免了电容电流的影响。因此其最大优点是从原理上消除了外部故障时分布电容电流对差动保护影响。
  2.2 带低次谐波LR数值运算型距离保护
  常规距离保护是采用故障电压和电流的基波分量计算阻抗来判断事故地点,当基波附近含有大量的低次谐波时,导致计算阻抗失真,将造成保护不可靠动作。
  采用故障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直接求解系统的积分方程式,能够高精度地导出故障点的电感L和电阻R值,见图2。该方式即使波形有畸变也能正确计算,其畸变性能取决于方程的积分值,采用4800Hz高速采样数据进行积分计算时结果相当逼真,采用600Hz高速采样数据进行积分计算时结果误差极小,从而可确保测距精确。
  2.3 负序距离保护
  负序距离保护是采用负序电流作为极化量,在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根据负序电流和故障电压进行阻抗计算,不受长期电容电流和负荷电流的影响,提高了保护的灵敏度。
  3 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设计原则
  3.1 配置设计基本原则
  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任务首先是保证不产生危及设备和绝缘子的过电压, 其次是保证特高压系统稳定。因此,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的基本原则为:在满足继电保护的"四性"(即速动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可靠性)要求下,各种保护配置要有更高的独立性、更大的冗余度,达到快速切除故障、避免发生过电压、系统稳定破坏或设备损坏等事故的目标。
  3.2 输电线路主保护
  输电线路主保护构成原理很多,但必须选择能够适应特高压输电线路特殊要求的保护。特高压输电线路主保护要求采用两套不同原理或制造厂的保护装置,复用光纤通道构成全线速动保护。特高压输电线路第一套主保护可采用分相电流差动纵联保护和工频变化量方向纵联保护原理,第二套主保护可采用负序方向纵联保护或相电压补偿式方向纵联保护原理。两套主保护采用不同的通道,充分利用通信通道以改善保护性能。
  3.3 线路后备保护
  特高压输电线路后备保护作为主保护的补充,须保证在两套主保护都退出情况下发生内部故障时,输电线路两端切除故障时间差在允许范围内。后备保护要求配置完整的三段式相间距离和接地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不应局限于如圆特性、四边形特性、椭圆特性等几种常用特性,可充分利用微机保护优越性,使各距离保护段都具有最优动作特性,提高保护承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减小系统振荡影响。
  3.4 自动重合闸
  特高压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方式有单相重合、三相重合和快速重合。特高压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方式主要取决于过电压水平。为了防止操作过电压,在非全相状态下产生的过电压倍数不大于允许值时,可以采用单相重合闸,否则采用三相重合闸。当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时, 线路两端重合顺序和时间间隔,以及若单相重合不成功切除其他两相顺序和时间间隔,均要求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快速重合闸也要求在通道配合下从两端同时进行, 以避免一端投入另一端断开的时间超过过电压允许的时间。   自动重合闸应按断路器配置。自动重合闸与各保护之间的配合应协调控制。单相重合闸的合闸时间尽可能根据熄弧情况自适应调整。
  3.5 并联电抗器保护
  特高压输电线路并联电抗器内部和引线的各种故障应有完善的快速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当线路故障时,在线路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同时,启动并联电抗器的保护和自动装置,立即将并联电抗器、消弧电抗器投入,以防止过电压和进行消弧。如果切除并联电抗器故障时引起的过电压超过允许值,则要求通过输电线路保护同时跳开两侧断路器。
  3.6 断路器失灵保护
  失灵保护应采用多种启动原理, 以保证在各种故障类型下的灵敏启动, 例如除故障相电流、电压外可能还需要负序、零序、阻抗等启动量。失灵保护启动元件不需要带方向,在反方向故障时保护不会动作。
  4 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设计应用
  (1) 1000kV输电线路的两侧均按双重化配置两套保护。每套保护包括能反应各种故障类型的全线速动的主保护,并具有完整的后备保护功能;主保护配置能正确反应同杆并架双回线跨线异名相故障性能较好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或采用多通道的距离保护;两套保护分别采用2M复用光纤通道;
  (2) 1000kV输电线路双重化配置两套过电压保护及远传就地判别装置。本侧与线路相关两个断路器三相跳开后,若本侧过电压保护动作,则利用线路保护的通道起动远传回路,经线路对侧的远传就地判别装置后,跳开对侧相关断路器。同时也考虑当线路对侧的断路器失灵时,本侧接收对侧发送的远传信号,采用"一取一"方式经本侧的远传就地判别装置检测后再跳闸。
  (3) 每段1000kV母线各配置2套独立组柜的母线电流差动保护装置。
  (4) 每个断路器各配置1套断路器保护装置和1个分相操作箱,其中的断路器保护包括自动重合闸、断路器失灵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充电保护、死区保护等功能。
  (5) 配置1000kV故障录波器,作为分析电力系统事故及事故过程中保护装置动作情况。
  (6) 配置1000kV故障测距装置,采用双端行波测距原理,便于准确定位故障、查找故障点、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7) 配置振荡解列装置,其保护范围应包括联网特高压线路和变压器。
  5 结语
  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配置设计应用,最重要的是保护构成原理的选择,其目的首先是应保证在任何运行、操作和故障状态下的过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其次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和设备安全。特高压电网传输容量大,在全国电网中的地位特殊,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十分高,有必要在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可控串联电容补偿保护和广域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特高压继电保护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李斌,贺家李,杨洪平,等.特高压长线路距离保护算法改进,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
  [2] 郭征,贺家李.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的新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1).
  [3] 柳桥健,前田隆文.1000kV高可靠性保护继电器的研究目标[J].OHM,1994,(10).
  [4] 松田高幸.1000kV系统的继电保护方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新动态[J].《电气评论》1995,(6).
  [5] 贺家李,等.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配置方案(二)保护配置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4).
  [6] 贺家李,等.特高压输电线继电保护配置方案(一)特高压输电线的结构与运行特点[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26 (2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为县级区域内的县城、村镇、农垦区及林牧区用户供电的110kV及以下配电网称为农村电网,简称农网。本文以农网改造中的配电施工为例, 对改造中配电施工管理进行探讨。在不断提高配电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农网改造质量。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农网改造 相关研究 配电工程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指变电站、线路等农村电网设施的新建,以及对已运行农网设施局部或整体就地或异地建设、增容、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这当今社会我们国家的竞争压力不断的加大, 所以电力系统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了解电力设备的重要性更要了解输电线路的各种性能, 以便做好我们的维修与管理的工作。通过以上文章的论述我们认识到了输电线路的重要性还有输电线路的监测还有其他方面的各种理论性的介绍。在工作中应该提高使用材料的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的技术素养以及责任心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后
期刊
摘要:电能具有不能被贮存但是能输送的特征,因此电力产生后必须安全、有效地传输到用电地区。实现电力的传输需要电网这一电力设施,因此电网有着电力事业动脉的称谓。由于我国能源、人力和经济上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电力需要长距离、高电压运输才能达到安全和高效,因此,我国电力事业更需要高度重视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是高压输电线路的起始性工作,设计质量的优劣、设计功能的完整和设计细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社会上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健康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窃电行为不仅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使供电企业承担巨额经济损失,还造成用电安全事故频发,产生安全隐患。为了切实有效的打击窃电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加强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势在必行,这就要求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加强自己的反窃电技术、增强工作责任心、勇于同窃电行为作斗争,严厉打击窃电行为,确保电力的正
期刊
摘要: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较广,而且线路较长,由于大部分输电线路处于野外环境中,所以在雷雨季节受到雷击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受到雷击,则会对线路造成严重的损坏, 同时雷击电流还会经由输电线路流入到变压站内,威胁变电站的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所以加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不仅可以减少由于雷击所导致的跳闸现象,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在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架空输电线路进行
期刊
【摘要】目前已投运的智能化变电站广泛采用了IEC61850通讯规范和GOOSE网络及户外智能控制装置,使继电保护在实现方式上有了重大的变革.就智能化变电站较之传统变电站的几个关键技术,浅谈其中的不同,使广大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更快、更好的了解新技术.  【关键词】 智能化;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运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已经逐渐发展为智能化模式,其优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国防、科技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被消耗,同时随着大量资源的消耗,环境恶化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为了有效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我们需要让我国的电网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并且还要经济环保。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发展智能电网成了国际电力领域中的共同选择。本文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网调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关键词】智能电网
期刊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生命线工程,随着我国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覆冰事故已严重威胁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导地线和输电塔的覆冰模型、覆冰断线倒塔破坏机理、覆冰气象条件塔- 线体系可靠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高压输电塔- 线体系抗冰灾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电力系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电力系统的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因此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将一切不利于电力系统发展的因素进行消除。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对电能进行传输的一个重要设备,就是输配电线路,在电能传输过程中输配电线路会消耗一部分的电能,为了实现节能降耗,需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节能降
期刊
摘 要: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是实现电力、电能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电力事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张力架线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能有效提高高电压等级线路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中张力架线的紧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 张力架线 紧线施工  前 言  利用牵引机、张力机等施工机械展放导、地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