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路径研究

来源 :林业调查规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生态旅游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20世纪90年后,生态旅游被视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全球大规模推广,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受到了广泛质疑.从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与根本原则入手,深入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互协调.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必需在实践中明确3个基本要求:环境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生态、社会与经济三大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路径去实践,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10条规范路径:保护为主,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科学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合理的功能分区;生态修复;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科学确定环境容量;启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加强环境监管;制定生态旅游环境规划;建立生态旅游受益者的利益共生机制.
其他文献
引江补汉工程以输水隧道的形式穿越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生态敏感区.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输水隧道工程的特点,建立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6个,通过向专家咨询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赋值,计算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结果表明,引江补汉输水隧道建设工程对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为51.32,属于中低度影响等级.
对宣威市田坝镇脱贫攻坚时期5个村林下药材种植种类和模式及产量进行总结,并与常规农作物收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田坝镇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3种运作模式,核桃幼龄林下种植紫丹参、核桃幼龄林下种植魔芋、核桃幼龄林下种植白芨、木瓜幼龄林下种植紫丹4种种植模式均实现了赢利,与常规农作物相比较,有4个村实现了增收,为田坝镇农村产业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等方法,研究红砂岩侵蚀区不同治理模式下植物多样性变化,为红砂岩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筛选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试验区高等植物12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共62种,同时提出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物种;裸地自然恢复和湿地松纯林模式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模式,马尾松纯林模式最低.裸地自然恢复模式乔木层多样性较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较高,马尾松纯林模式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均最低.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生长优势度低,林木抗性差的幼龄林更易受到虫害干扰;各森林类型竞争指数与虫口密度均有显著相关性,林木密度大,对空间、光照竞争激烈,自身抵抗力受到影响,易引发虫害.
利用ArcGIS 10.2及Stata 14.0软件探析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整体呈分散与集聚并存分布状态,7大分区内呈现显著的差异,华东区数量最多、密度较大;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核密度分布空间差异显著,各级别景区间存在明显差异;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集聚特征明显;社会经济及旅游业发展水平对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具有中高度正向影响.
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具备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林地条件优越,有强大的科技团队及人才队伍支撑,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产业发展政策明晰,政府服务意识强,产业合作平台基础较好等优势,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在今后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要注意解决产业定位,品种选择,发展布局,良种选育和推广,种植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产品追溯体系构建,林下种植生态评估,林地监管,科研及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我国自然保护地广泛存在跨行政区重叠部分归属不明、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风景名胜区未参与整合、未能切实服务于群众等突出问题,通过梳理其成因,提出成立专项评估小组,破除区划阻隔;有序调减基本农田,灵活处理矛盾冲突;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实行追责制;优化管控体系,实行差异化分区管控;落实资金保障,完善社会参与等相应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地整合难题提供新思路.
根据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对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以及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9年,福建省林业产业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091%、0.152%和0.229%,全省林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与全国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2012—2018年间福建省各地市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值波动小且有趋近于0的趋势,表明近期林业结构接近合理状态.除厦门市外,各地市林业产业高级化值均为正增长,表明总体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升级.各地市林业次级产业结构不尽相同,目前全省林业第三产业生态与
碳水循环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同位素技术因其准确、安全、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林业等众多研究领域,已逐步成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构建森林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模型、计算水分利用效率、量化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对森林蒸散量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较多.通过论述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以及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中的应用,提出该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中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水分通量拆分等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发挥该技术在森林生态系统研
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选择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野生动物活动密集区安装红外触发相机60台用于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结果拍摄到的可识别野生动物共有9目20科47种,其中哺乳动物有6目16科35种,鸟类有3目4科12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并首次在国内拍到云豹的清晰影像,为德宏州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