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蕴藏在民间方言和土语背后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以致社会关系.本文从语言角度切入鲁迅后期的杂文分析和教学,大体分为三类:对殖民地情欲和普遍的游戏态度的批判;劣质性和欺诈式语境批判;对不平等的人群关系及种族歧视暴力的批判.文章力求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内涵,揭示鲁迅杂文独特的情感特征,引导学生从某一角度切入文学经典的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