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对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1000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划生育的执行,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在关心孩子基本生活条件的同时,对孩子个体的社会化培养也愈发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近几年研究等相关资料,针对儿童个体社会化的现状,分析探讨,整理总结了此文,并提出了培养孩子的具体方法,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方法,彻底解决孩子们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孩子 父母 家庭 社会化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校虽然承担了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执行机构之一,家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学者 T.帕金斯所说的那样,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
  家庭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方面都对儿童社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层次的因素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儿童个体社会化有明显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一、父母的文化修养
  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首先,父母的职业基本上就是由其文化修养决定的,而不同的职业又决定着其不同的经济收入,并进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古人云:“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马克思也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
  父母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已被多方面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所证实。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1)民主的或宽容的;(2)权威的或独断的;(3)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活动不仅予以保护,而且给予社会和文化的训练,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儿童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一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这样的教育条件下,很可能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常常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同时,经常挨打骂的孩子,其性情可能变得暴躁或倔强、任性。第三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百依百顺,或者相反,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家庭关系状况——主要指感情气氛
  家庭感情气氛是指在一个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这种气氛是由家庭成员共同酿成的,但主要是受夫妻关系决定的。因为就现代家庭结构而言,小学生一般都是来自核心家庭的儿童。在核心家庭中,尽管还有亲子关系等,但这些关系都是由夫妻关系决定的。如果夫妻关系十分和谐,夫妻双方就都乐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教育孩子,亲子关系也就相当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这样的家庭气氛一般都是十分温暖融洽的。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的小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由此就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之向理想的社会化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中夫妻反目,感情恶化,关系紧张,夫妻双方都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有时甚至拿孩子出气,或者逼孩子亲近自己,疏远对方。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儿童,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别的孩子幸福),而且缺乏安全感。这都会给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家庭生活条件
  作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间接因素,家庭生活条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优越,就可以为孩子购置更多的发展资料(如书籍、报刊、智力玩具、学习机等等),还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观光,扩大儿童的视野,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不过,父母在为儿童购置发展资料时,必须有选择地购买,而不能滥购,否则,一方面孩子应付不过来,另一方面对那些东西不珍惜。而且,有些东西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国霖.提升家校合作的主体性[J].中国家庭教育,2004(1).
  [4]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纲(试行),2000-2-2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化学复习课中要创新方法,不能炒旧饭;要善于针对学生情况,采用适当复习方式;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创造潜能,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益。  【关键词】化学 复习课 开放讲台 竞赛辩论 绘制图表  做什么事都要创新方法才能提高效率。化学复习课也是如此。从宏观来说,化学复习是通过对已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摘 要】伴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和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的形成,对思想品德课采用什么模式才能凸显出高效课堂教学,进而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目标,是全体思想品德课老师都在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做到既能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又能体现高效课堂的要求,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对高效课堂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正确解读高效课堂的含义,充分把握其内涵,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模式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高效课堂
【摘 要】本文对任务驱动法的定义、在《电力内外线施工》课程实施的意义、实施、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做了阐述。实践证明,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 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导向,为了让学生面对工作的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力内外线施工》的
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对作品的多元解读,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 To carry out personalized reading teaching, we must respect the students’
本文叙述了ZDL-60A型氧化物单晶炉的自动控制,详细介绍了各个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ZDL-60A type oxide single crystal furnace auto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探究与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谈了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引导 探究 启发  高中物理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前瞻性的、主动性的
【摘 要】随着党校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深化,党校的教学方式要与之相匹配,必须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党校教学模式有其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体现出不足与缺憾。随之而来,各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菜单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式等等就体现出其丰富性和灵活性,丰富了党校课堂,提升了学员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党校教学 创新 案例  党校是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
在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重手绘、轻软件设计表达的传统习惯由来已久。对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手绘设计方案无疑有着先天的优势,具有快速表达、便于修改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然而,随着三维设计软件的不断推陈出新,现如今简便、制作效果精良的三維设计软件已经成为设计师制作方案效果的重要设计表达语言形式。较传统手绘而言,设计师通过设计软件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动态、直观地展现设计方案,据此与
期刊
1996年9月,一份国内首创的全彩色、铜版纸印刷、引进全球知名媒体PCWEEK版权的计算机专业周报——每周电脑报将要创刊的消息吸引了还在埋头于技术的我,我毅然决定,抓住这十
艺术是人的一种从身体出发由身体执行的感性行为。人活在世,面对周围的环境,在行为与交往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世界,这个世界便是人主观直接感知的世界,它达乎真理,而艺术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