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与教育学分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十几年间,河北女子竞技排球一直处于全国甲级联赛的保级、降级和冲级的边缘,并没有出现好的发展势头,侧面反映出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欠缺和不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揭示制约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并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 女子竞技排球 发展对策
  
  1.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员队伍状况
  1.1运动员队伍基本情况
  从对河北省女子排球运动员数量的调查结果得出,目前,河北省女子排球专业队共有运动员59人,其中省排球一队26人,省体育运动学校二队33人;各地市业余体校包括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排球运动员185人。另外,通过查阅河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注册情况,近五年河北省在训青少年人数逐年上升,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1.2运动员待遇状况
  河北省并不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人均收入也不高,运动员待遇虽然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但国内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对运动员待遇的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一般"的占23.8%、"较低"的占53.6%、"非常低"的占22.6%。总体来讲,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员待遇偏低。
  1.3. 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
  就国内竞技体育运动员而言,知识结构单一,文化素质偏低是一个普遍现象。同时,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许多专业运动员也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从对运动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文化课学习"较好"的占23.6%、"一般"的占29.5%、"较差"的占46.9%;在文化课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上,67.5%的运动员认为以训练为主,仅有32.5%的运动员能够妥善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既全身投入训练,同时也重视文化课学习;对影响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认为"学习时间不足"的选定频数百分比达93.7%,65.3%认为训练影响了学习,59.6%的认为自己文化基础较差,32.5%的认为学习效率低,11.8%的对学习没有兴趣。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女子排球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较差,从侧面反映出文化教育与训练相结合的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偏重训练,忽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这不仅是河北省竞技体育领域存在的现象,乃至全国各省都普遍存在,需要建立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势必对提高我国体育竞技水平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1.4.运动员训练时间与保障状况
  随着体育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排球训练中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强度与密度关系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1]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队平均每周训练11.4次,平均每天训练时间7.2小时。從对运动员训练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运动员经常受伤的占75.8%,认为训练时间过长的占45.3%,36.9%认为睡眠不足,还有少数人认为后勤保障条件差。
  2.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的探明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设计了教练员调查问卷,就影响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勾选和补充。
  教练员问卷是对影响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制约因素的帕累托分析(Pareto Analysis)结果统计,取值78.28%可截取主要制约因素9个,即后备力量培养、教练员水平、运动员退役保障、经济条件、训练水平、领导重视、管理体制、福利待遇情况、竞争激励机制。
  3.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对策
  为了更科学的提出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对策,设计了专家调查问卷,请他们对列出的对策进行了选择和补充。根据回答情况,运用帕累托分析法(Pareto Analysis)来判断出竞技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对策。
  专家问卷是对影响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制约因素的帕累托分析结果,取值77.26%截取主要对策8条,包括加强青少年排球运动的普及力度,重视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建立体教结合运行机制,争取好生源;建立退役运动员保障体系,增加就业机会;提高领导重视与支持力度,建立企业参与的排球俱乐部;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教能力;建立科学的训练与管理体系;加强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强化科学选材,不断提高青少年成材率。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以上8条对策进行归类,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
  3.1建立多渠道青少年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依然以国家投入所办的业余体校为主,但这种培养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所以我们必须探索更好的培养模式,在基础环节上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实践证明,体教结合有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数量巨大的适龄学生可以为大范围人才选拔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选拔有潜力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因此,应加强学校与业余体校的协调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发展,获得双赢。[2]
  3.2建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体系
  退役运动就业安置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学和社会学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竞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必要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部门,依据相关政策规定,落实好货币代替就业安置与补偿费用的及时兑现,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权益;加强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的协调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为运动员学习深造与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择业就业观念的引导与教育,鼓励自主创业,同时要不折不扣地提供退役安置费,以保障他们有资金进行行业的投资,以及进一步的学习与深造。[3]
  3.3建立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体系
  国内竞技体育运动员大多对文化课学习热情不高,投入的经历有限,造成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质欠缺,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运动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以及退役后的就业去向。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一套运动员文化学习体系。[4]
  3.4建立科学的运动员选材体系
  排球教练员应充分认识科学选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排球运动项目特点与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选材,力求突出目标性,避免一味地苛求选拔全才运动员的弊端。建立女子排球运动员网络信息库,及时公布青少年基本信息、训练与竞赛情情况,以供专业队教练员跟踪观察与选调。[5]
  4.结论
  目前,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开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水平不够高、运动员退役出路难、经济条件差、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领导不够重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福利待遇低、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等九个因素。
  为了提高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水平,应采取如下对策:建立多渠道青少年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教练员业务培训体系、建立科学的训练竞赛体制与管理模式、建立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体系、建立科学的运动员选材体系等。
  注释:
  [1]张利.21世纪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集宁师专学报,2005,27(4):73-75.
  [2]郭经宙.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2):18-20.
  [3]凌文杰.我国女排的发展现状及今后努力的方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6).
  [4]朱宝祥.中国竞技排球俱乐部现状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2).
  [5]王刚,过家兴.我国优势项目优秀教练员成材过程的时间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 P27-29.
  作者简介:杨萌(1980-),男,汉族,河北唐山市人,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课程教学现代化与学校体育学研究;何超(1983-),男,满族,黑龙江安达市人,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课程教学现代化与学校体育学研究
其他文献
一、助学案的概念“助学案”,即一份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的前置性作业,其概念是指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
2006年9月1日,因《颐和园》违规参赛戛纳电影节,娄烨收到一张5年内不能从事电影业务的禁令。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只有一件事情让我害怕:我配不上我所承受的苦难。”那么,娄烨配得上他所承受的“苦难”吗?其解禁后的新作《浮城谜事》真的是叫好不叫座?  富二代飙车肇事、小三阻击小四、凶杀,天涯热帖《看我如何收拾贱男和小三》经娄烨这一番改造,加上禁片导演的头衔,吸引眼球的元素似已齐备,但影片票房却与其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