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ro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十年来,消费信贷在刺激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居民的消费支出却未呈现出相应的高增长率。本文以上海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消费信贷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消费信贷对消费支出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促进效果并不明显。
  【关键词】消费信贷 居民消费支出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的贡献严重不足。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速放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小,之前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因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再一次提出,要坚持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不动摇,并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消费信贷作为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扩大即期消费需求的重大政策,在政府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
  对于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已经做了大量研究。Aron&Muellbauer(2012)认为需要一个能灵活反应外部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变量作为信贷条件指标,并通过实证说明了信贷市场自由化会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Bacchetta和Gerlach(1997)采用更加广泛的研究样本,通过国际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发现所研究的五个OECD国家,消费信贷总量条件均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李燕桥(2012)认为从2004年以后,消费信贷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开始显著,信贷条件变化已经能够影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消费信贷增长率的波动来反应。贾良定、陈秋霖(2001)分别给出了有无消费信贷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型,阐述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基本情况,对消费信贷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述。贺书鸿(2014)消费信贷短期内会对消费需求产生滞后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消费信贷会对消费需求产生稳定的正向效应。
  而在对于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的研究方面,Guiso(1996)认为如果未来的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时,收入风险、健康风险和借款约束都能够显著降低家庭对于风险资产的需求。Friedman(1957)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PIH)认为,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与当期收入无关。Hall(1978)在此基础上引入理性预期,认为如果消费者对持久收入的预期是理性的,则前期消费就是当期持久收入的最佳预期。齐天翔、李文华(2000)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信贷约束普遍存在,这会导致居民将储蓄作为保险,以减少收入下降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消除信贷约束,当期消费会有所增加,储蓄将降低,这对我国的消费不足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在实证方面,现有文献的分析主要是研究全国消费信贷总额与居民消费总支出之间的关系,较为宏观。而我国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消费信贷对于消费支出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鉴于此,本文选取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其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以考察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作用。
  二、实证研究
  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市201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高位增长,全市本外币个人消费贷款增加662.5亿元,同比多增160.8亿元。从贷款投向看,个人住房贷款增加462.4亿元;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增加97.8亿元;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增加102.9亿元。然而,其居民消费支出却仍然小于消费信贷的增速。为实证分析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本文选取“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Y)”、“个人消费贷款总额(X)”两项指标,样本区间为1995~2012年的年度数据,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贷款总额均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通货膨胀缩减,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同时,为了减少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自相关性,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
  (一)单位根检验
  本文选择ADF检验方法来检验面板数据的平稳性,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LNX、LNY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为非平稳序列,而二者的一阶差分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表现出稳定性即原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很多金融、经济时间序列数据都是不平稳的,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某个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即它们可能受到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时间上表现出共同的趋势。而如果这两个时间序列变量都为同阶单整,则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从而说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VAR模型的一种检验方法。由于Lnx、Lny时间序列均含线性趋势项和常数项,因此在协整检验时包含趋势项和常数项。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个人消费贷款对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51,表明个人消费贷款是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且个人消费贷款每增长1%,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增长0.51%。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我们还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消费信贷和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果关系可能有四个:消费信贷影响消费支出;消费支出影响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和消费支出互相影响;消费信贷和消费支出互不影响。Granger因果模型中的滞后期数分别取1、2进行检验,从表3的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论滞后阶数是1阶还是2阶,检验的结果均为接受原假设,即接受了消费信贷总额(lnx)不是居民家庭消费支出(lny)的Granger原因,同样的,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也不是消费信贷的Granger原因。因此,二者之间互不影响,即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三、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运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检验,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个人消费贷款和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个人消费贷款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个人消费信贷不是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即个人消费信贷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增长产生足够的影响。由于我国居民消费信心等多种原因,消费信贷对于消费支出的拉动作用并没有充分發挥。具体来说,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我国居民对未来收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推行个人消费贷款,居民仍然不敢大幅度消费;第二,居民储蓄“惯性”。我国居民长期以来的消费习惯和储蓄惯性不会因为突然出现的消费贷款而出现根本性的转变;第三,“大额刚性支出”成本过高。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居民仍然需要承担教育、医疗等“生活必需品”的大部分支出,产生消费抑制现象。   为更好发挥消费信贷刺激即期消费需求的作用,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消费信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以消费者未来收入作为担保的信贷方式。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难以树立起对于信贷消费模式的信心,限制了消费信贷的推进。因此,要想促进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加大其影响力度,就要使居民的预期收入稳中有升,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大额刚性支出成本。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面临着保障范围覆盖不全,保障力度不够,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低下等多种问题。同时,教育、住房、医疗及养老费用的不断攀升进一步增加了居民大额刚性支出的负担。因此,我国政府应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降低居民对于未来大额刚性支出的负担,促进消费的增加;三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收入分配不均使得国民财富大多集中于少数高收入者手中,但这一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较低。但由于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虽有消费欲望却由于收入过低而无力购买,从而使得居民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因此,要想提升消费信贷的促进作用,应想办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满足其消费需求,达到提升居民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良定,陈秋霖.消费行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1,(3):86-92.
  [2]齐天翔,李文华.消费信贷与居民储蓄.金融研究,2000,(2):111-116.
  [3]李燕桥,臧旭恒.消费信贷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渠道及检验.经济学动态,2012,(2):20-31.
  [4]林晓楠.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分析.财贸经济,2006,(11):27-31.
  [5]王东京,李莉.论消费信贷与国内需求.财贸经济,2004,(4):15-20.
  [6]杨蓬勃,朱飞菲,唐耀文.基于自我控制的消费文化对消费信贷影响研究.财经研究,2014,(5):19-30.
  [7]李紅军.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消费信贷效应检验与分析.消费经济,2013,(4):14-17.
  [8]贺书鸿.我国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4,(21):3-6.
  [9]Guiso,L.,Jappelli,T. and Terlizzese,D.Income Risk,Borrowing Constraints,and Portfolio Choic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vol.86(1):158-172.
  [10]Aron,J.and J.Muellbauer.“Wealth,Credit Conditions and Consumption: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Department of Economic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580,2012.
  [11]Bacchetta,P.and S.Gerlach.“Consumption and Credit Constraints:International Evidenc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7,(40):207-238.
  作者简介:綦雨薇(1993-),女,本科,研究方向:金融;马艳梅(1979-),女,讲师,研究方向:计量经济。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选取广东省1989~2013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广东省FDI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广东省实际利用FDI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均存在长期正相关的均衡关系,说明广东省FDI造成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广东省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污染 协整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对外贸
期刊
【摘要】农业是社会稳定与国家自立的重要基础,而农村与农民问题则一直都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及选择,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进一步的推进农业的发展,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全面进步。文中主要就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 乡镇  一、芳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  芳华镇位于陆良县城北部15公里处,属山区半山区乡镇,辖区
期刊
【摘要】本文从债权人和投资人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从而判断山西汾酒是否值得投资。  【关键词】投资价值 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发展能力  一、行業简介  经过长达十年的蓬勃发展,白酒行业于2013年开始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速下滑、限制三公消费是导致整个行业调整的重要原因。各类问题随之而来,使得行业前景非常不乐观。  过去,政商消费是我国白酒行业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以后,即
期刊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各方面带来便利。高校是教育发展重地,为国家培养人才,其本身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水平的提升。目前,高校信息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网上预约报账是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重大进步,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变革。本文研究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网上预约报账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网上预约报账 网上审批  随着会计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如
期刊
【摘要】利用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海外资源和实现战略布局是日本海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几种主要动机。近年来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区位重新调整,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布局集聚化发展。我国应结合区位优势分流日资,强化政策对产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并积极寻求与日本投资合作的新领域,多维度助力我国经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日本 投资 区位选择 中国 对策  一、日本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动机  一
期刊
【摘要】随着《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及《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我国优先股市场正式进入了有法可循的时代。我们要肯定立法者的这一举措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但若以长远眼光来看,这两部规定仍有些许不足之处。本文立足《公司法》、《证券法》的立法精神及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认为为深入推进优先股试点工作,应进一步细化复权相关条款、逐步放宽对优先股可转换性的限制、平衡商业银行与其优先股股东权义
期刊
【摘要】本文以“汪建中案”为切入点,讨论了《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操纵证券市场罪第一款第四项兜底条款的解释问题,指出兜底条款应当包含基于信息的操纵证券市场罪,并将基于信息的操纵证券市场罪与相关犯罪行为进行区分,并指出其性质并非欺诈。  【关键词】证券市场操纵 市场信息 罪刑法定  一、案情简介  2007年1月9日至2008年5月21日间,被告人汪建中开设多个账户买入“工商银行”、“中国联通”等38
期刊
【摘要】高校基金会目前已成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专门针对高校基金会信息披露进行的研究相对并不多,而且大多也是针对全国范围内高校基金会展开的。本文选取南京市所有高校基金会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披露的类型、披露媒体的建立情况以及信息更新情况三个角度分析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不足,并分析政策、人力资源等原因,最后提出治理机制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高校基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纵观其发展史,融资困难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成本高,渠道单一且获得资金有限等问题。本文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探究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
期刊
【摘要】银行的成本分摊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例如经营与管理等等。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成本分摊方案已经较为成熟,然而还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文中主要就中国银行业的成本分摊转型进行探讨。  【关键词】银行业 成本分摊 基于行业产品成本率  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显化和激烈,对于成本的管理,应突破原有的内部导向的限制,与行业中的同业进行成本联动管理,将基于行业的产品成本率作为行内成本率核算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