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对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gradient echo imaging,GRE)检测到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可能与溶栓治疗后的出血性并发症有关,但过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如能在治疗前迅速确定脑出咀高危患者并将其排除,急性缺血性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后的脑出血发生率将会明显降低。这对于3h治疗时间窗以后的溶栓治疗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为此时从tPA中获得的相对益处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

其他文献
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病(AAA)是脑栓塞的常见病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不但能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扩展,而且还能发现重叠斑块的移动。大多数AAA病例都是在脑栓塞后才发现的。Ehlermann等对AAA的预测因素进行了研究。
业已证实,胆碱脂酶抑制药西洛他唑(cilostazol)能降低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置人术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为了检测西洛他唑对颅内动脉狭窄进展的影响,韩国的Kwon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卒中后抑郁是急性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其相关因素繁多复杂,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通过研究其相关因素,可以了解卒中后抑郁的流行趋势,指导其早期预防和治疗。
据最近的Stroke报道,功能电刺激(functionalel ectrical stimulation,FES)能促进首次急性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行走能力。
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VM)指最大直径>6 cm、具有高流量特征的一类特殊脑动静脉畸形(AVM).大多数巨大AVM患者Spetzler-Martin分级为Ⅳ~Ⅴ级.巨大AVM是一类较为少见的AVM,致残率和
内源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是先后发现的2种气体信号分子,NO合酶(NOS)和血红素加氧酶(HO)分别是生成NO和CO的氧合酶.研究表明,NOS/NO系统和HO/CO系统均与缺血性脑损伤
目的:探讨在中国人群中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C242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了112例ICVD患者(TIA36例,脑梗死76例)和105例对照者,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确定其基因型。结果:ICVD组和对照组的T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52和0.057,未发现有TT基因型。ICVD组的T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
神经节苷脂GM1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已有研究证明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文章就神经节苷脂GM1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作了综述。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占所有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15%~20%.一些患者会出现占位性脑水肿而导致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通常在症状出现后2~5 d内意识水平下降和出现脑
叶酸是一种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B族维生素。最近,美国政府规定,厂商应用叶酸强化谷类产品,将其加入米面、面食和谷物饮食中。研究业已表明,添加叶酸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一些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下降可降低卒中的危险性,而增高可削弱动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