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使命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精神动力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onglia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帝国思想和历史使命感
  是俄罗斯民族自豪感的根源
  罗英杰:俄罗斯一直热衷于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客观地说,俄罗斯也是一个具备全球治理能力的国家。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就是超级大国,拥有丰富的全球治理经验。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中,苏联的综合国力一度能与美国抗衡,其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遍及全球。作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和维护者,苏联积极介入全球热点问题,并努力寻求发挥主导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受到严重削弱,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使俄罗斯的战略影响力可以辐射到各个方向。囿于目前的经济实力,俄罗斯在全球治理中经济领域的话语权不足,主要依靠的还是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不能否认的是,广袤的领土、丰富的能源、独特的科技以及高水平的教育都是支持俄罗斯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因素。
  此外,俄罗斯文化中的历史使命感也是驱使俄罗斯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精神动力。自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开始,俄罗斯就以“第三罗马”自居。从此,帝国观念逐渐根植于俄罗斯统治者的思维之中,无论是在沙皇俄国、红色苏联,还是当代俄罗斯,帝国思想和历史使命感等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价值观都发挥着重要影响。这些东西是俄罗斯强烈民族自豪感的根源,也使俄罗斯拥有相比其他国家更强的普世情结。正是在种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参与全球治理并力争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自然成为了俄罗斯重返世界舞台的不二选择。
  普京是最能代表俄罗斯民族性格的领导人
  王郦久:从传统上来讲,俄罗斯人对集权这种政权形式比较适应,正因为集权,俄罗斯才得以迅速发展。彼得大帝时期的集权统治虽然残酷,但却使得俄罗斯迅速发展为欧洲强国。苏联时期的政权形式也是集权,结果苏联成为世界两超之一。如今,普京提出强国战略,符合俄罗斯民族心理。普京也是最能代表俄罗斯民族性格的领导人,具有代表俄罗斯文化的延续性、传统的继承性等特性。他恢复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曲谱,为克格勃恢复名誉,突出其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中的特殊作用,这些都符合俄罗斯传统,也得到多数百姓的认可。
  普京在激发民族自豪感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强调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新举措,譬如恢复对一些历史遗迹的免费参观,恢复青年组织,将来有可能要恢复类似少先队的组织。恢复俄罗斯的自豪感恰好与俄罗斯老百姓自身的心理需求相一致,这也是俄罗斯民族长期形成的对威权的崇尚和对国家的认同。
  现有选举制度保证社会相对稳定
  王郦久:俄罗斯在叶利钦时期实行州长自由选举制,就是候选人或自荐或由党派和群众团体按一定标准提出,经选举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推出,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州长的素质很不一样,有的自恃民选为所欲为,联邦政府和总统都对他们奈何不得。普京当政后,废除了州长直接选举制,提出候选人必须由总统提名、由地方议会间接选举产生。实践证明,这两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但共同点是缺乏民意支持。总统任命的人地方不愿意接受,而且他可能对地方也不了解,工作很难。从2010年起逐渐恢复了直接选举制,但不是完全恢复,而是在相对稳定的地区开始直选,总统认为不稳定的地区可以继续实行任命制。即使是可以直选的地区,候选人的提名也要经过选举委员会严格审查并得到总统认可。州长当选后,如果执政能力不强、出现重大过失或失去总统信任,总统有权罢免其职务。因此从现在和未来中期看,只要普京执政,俄罗斯的社会将保持相对稳定。
  任何情况下一个国家都要按照自己的道路去发展,在这一点上普京做得比较好。他把国家传统、资源环境和现有实力调动、协调起来,使俄罗斯在现有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持平稳发展。
  李建民:从发展路径讲,俄罗斯拥有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此相匹配,国家要掌握战略性的产业和资源,因此经济体制不会有特别大的颠覆性的变化。普京第三任总统任期内,俄罗斯的私有化出现了新特点,拍卖一些即将破产的一般性企业,而战略性的产业、战略性的资源由国家掌控。在外交方面,俄罗斯的目标就是做多极化世界当中有影响的一极,而不是普通的一极。
  俄罗斯著名的列瓦达民调中心最新民调结果显示,俄罗斯现在投入很大的力量发展军事非常符合俄罗斯民众的心理需求,发展军事力量应该优先于发展经济,尤其是在今年。
  “普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
  避免了美国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
  罗英杰:两位老师关于俄罗斯外交的评价是很精辟的,概括出了俄罗斯外交的特点。的确,我也一直认为俄罗斯是一个很复杂的、很难看懂的国家。这一特性体现在民族文化、治国理念、发展方式和外交传统等方方面面,而在外交领域尤其突出。
  在外交上,我们不能单以“正常逻辑”来看待俄罗斯,也不能以是否符合国际社会的各种标准来评价俄罗斯的“特立独行”,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一直叫嚣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的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外交行为。而事实证明,正是这场看似荒诞的闹剧使英法很快尝到了战火东引政策的苦果,而苏联却赢得了近两年宝贵的备战时间。
  从历史上俄罗斯外交的精湛表现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一个充满了外交智慧的国家。特别是当俄罗斯深陷民族危机、军事力量已不足以保障国家安全之时,俄罗斯外交往往大行其道,并表现出“四两拨千斤”的特殊作用。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在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的外交努力下,沙俄不仅恢复了因战争失败而失去的在黑海保有舰队的权利,而且建立了“三皇同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沙俄的利益。而当国家实力处于正常水平时,俄罗斯外交的进攻性和灵活性就彰显无遗了。
  在最近的叙利亚化武危机中,俄罗斯一方面表态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坚决反对美国动武的提议,另一方面在事态发展到关键时刻却能通过“非凡的外交努力”灵活缓解危机。在美国国务卿克里发出“只要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就可避免军事打击”的信号之后,俄罗斯迅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说服叙利亚立刻宣布同意俄罗斯有关“化武换和平”的提议,很快向联合国有关机构递交了把其化学武器交由联合国监管并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相关文件,此后,叙利亚化武危机暂时缓解。对于危机处理中俄罗斯的外交贡献,就连一贯对俄持不友好立场的“福克斯新闻”都承认:“普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避免了美国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
  李建民:我再强调一下,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主要靠的是军事实力,不是经济实力。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前主席康斯坦丁·克萨切夫说:“与经济问题相比,传统上我们更关心安全问题。”俄罗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积极作为,比如斯诺登事件、利比亚问题、叙利亚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北方四岛问题等,其实主要涉及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俄罗斯的外交和国际影响力,而军事实力就是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依托。俄罗斯是G8成员国,但从未被邀请参加G8的财长会,但在G20里它提的建议非常好,例如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增加在IMF的份额、如何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俄罗斯拥有足够的外交智慧,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俄罗斯在每一个总统任期都会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及自身实力的消长提出对外战略构想或安全战略,提出非常明确的目标,比如在普京第一任期提出“保住大国地位,不要被打到二流、三流国家”。普京去年再次执政后提出的是欧亚联盟问题,要保持俄罗斯国家领土的统一、维护周边的安全带、独联体问题上不能让步等。
  俄罗斯像一只万花筒,每一个面都会呈现出一种色彩和图案,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解读。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植物对纺织品进行染织的技术,并对各类植物进行提取研究染织,还创作出很多关于草木染染织的工藝品。草木染艺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树立海南形象;吸引岛外人力、财力、推动海南环境保护的发展;助推插画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创收;提升海南教育事业、拓展劳动就业等方面都有着诸多方面的影响。在推动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现实意义。本选题的主要是对草木染艺术在现代插画中的运用研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民生新闻转型到公共新闻的可能;第二部分论述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过程中的难点;第三部分论述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管理者、受众三个方面培养公
总结了1例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发双眼视神经炎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儿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出院宣教以及跟踪随访等.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总结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中针灸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在201 7年8月到2019年4月开展研究.期间随机选取我院诊治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58例作为案例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恢复开设已经进30年,但在全国各高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别,还存在着开设目的意义不明确、课设不规范、师资队伍薄弱等期待进行教学改进的课题,从而给这门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制冷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现状,结合制冷设备实际操作和维修在培训方法及考核手段存在不足的问题,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控制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中央空调、低温冷藏、空气恒温恒湿调节、电气控制电路等系统有机地结合一起。对控制技术的基本构成、实现方法和原理、特点作了深刻的论述,实训操作安全、方便,考核真实、公平,实现了制冷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智能化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 控制 制冷 技能培
《波斯人信札》是法国启蒙时期哲学家孟德斯鸠的书信体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一方面借用省外人的眼光对18世纪的法国专制体制提出了批评,另一方面又对比东西方政
为什么人生需要“晴天霹雳”?rn大多数人总是在遭受“晴天霹雳”之后才会醒悟.为什么呢?因为不求改变是最不伤脑筋的.所以我们每天都做同样的事,直到我们碰壁为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