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其理论知识基本上是建立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生物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总体概念呈抽象化。在学生的印象中,生物实验大部分是较难操作的内容,而且学生很难对实验形成具象化的思维。生物教材中的内容多数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相关的实验教学,而且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讲解,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综合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023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广泛使用实验教学法,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采取措施进行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对抽象性的概念进行直观的展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生物学科中的概念大部分都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困难和偏差,单靠老师单一的讲解很难让学生透彻的掌握知识点,所以生物学在设置时,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的。通过生动的实验课程,为学生直观的呈现出课本中的抽象概念,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中的内容,老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着重对于课堂中抽象的概念进行实验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课堂知识。例如,在教学“细菌和病毒”这一课时,教师要结合生活的实际状况,先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细菌和病毒的图片,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操作实验的好奇心。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的实验探究,并且针对实验过程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模仿。生物知识很多都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中老师要采取更加直观的方式促使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实验教学中要结合生物的教材内容,然后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意识。若是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老师不要直接给学生解答问题,相反应该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实验。老师可以将生物实验分成不同环节,然后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的不同环节进行合作,在实验中实时沟通解决问题。
  三、创新生物实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要实现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学科素养,教师还要创新生物实验教学形式。具体而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仅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练习,还要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分组实验,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探究、分析和总结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饲养和观察蚯蚓”这一分组实验,让学生采集实验样本,记录饲养过程,并总结蚯蚓的生长形态及其习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视学情加以引导,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实验内容,还可以进行小组评选,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实验报告既准确又完整。这样的实验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又有利于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四、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操作中提升探究能力
  首先,教师应积极开展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时,应遵循以下流程:围绕生物实验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等途经,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等。教师要引领学生结合设计的实验方案,提前准备实验器材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生物实验的自主探究中。其次,积极开展“猜想—探究”式的实验探究活动。为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开展实验探究活动的时候,应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引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做出假设;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猜想和假设,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对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验证。如此一来,通过“猜想—探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僅提升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也促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生物研究的主要途径,通过实验探究可以将抽象化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感性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及时更新和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改进实验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有红.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4):126.
  [2]赵各达.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3.
  [3]陈少虹.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4):85-86.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这一课程的难度会有所增加,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们增强自身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可以尝试把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形成更加清晰的解题思路。本文简单探讨了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等有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实践探析;教学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当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教育也开辟了最新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新教育理念融入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经验知识。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着重于生物实验室教学的具体发展策略,希望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3-013  引言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学生要对英语有学习的兴趣,应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可以引导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主动的接受英语知识的内容,同时老师在选择英文电影的素材时,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中的知识内容,将英文电影有效的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理解英文电影的主要内容,结合电影中有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影后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将英文电影中有趣的桥段记录下来,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中感受科学思想,并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把小学科学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有机整合,不仅可以发挥两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取长补短”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期刊
摘要:小组学习是指完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团队的成员负责各自的职务,明确分工,相互沟通,负责接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成员间的信赖度。小组共同学习已成为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主要教育方法。基于此,以下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学习能力,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研究现阶段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學质量。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A文献
期刊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面临一场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保护人类有限的环境,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环境教育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素质的核心,也是现代全球公民的基本素质。幼稚园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环境教育更是塑造未来一代终身环境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环保行为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数学科目的启蒙阶段,对数学的认知还处在十分幼稚的阶段,尚未建立数学逻辑思维,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因此怎样把数学教学趣味化,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科目的好奇心就尤为重要。基于此,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趣味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3-020  引言  小学数学是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2017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结合新时期的变化来进行调整。基于此,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3-018  引言  
期刊
摘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要求,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进而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的“写话”简单地讲,就是把自己内心所想的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讲,恰恰是比较难的,因为他们正处于口头表达向书面写作过渡的阶段。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将心中所想转化成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对小学语文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