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美在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衔泥小筑品牌创始人子鱼展示了二十套各式精美汉服,并教大家识汉服、穿汉服;重庆市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泽伟为大家分享汉文化礼仪,“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书以修身,厚德方可载物;
  茶以养性,清心尔后怡神;
  香以蓄志,宁静才能致远;
  琴以布道,悦己然后达人;
  花以雅室,拈花始得微笑。
  在古朴简约的器皿中,在沁人心脾的香气里,在插花、品茗、听曲、闻香、赏舞的雅集间,向古老传统致敬,学习优雅生活、婉婉有仪。
  这边七弦古琴曲调绕梁不绝,那边六弦吉他音乐会又开始弹唱起了文艺的流行歌曲。音乐人六弦、黄晶献唱美哉艺文节,助阵好朋友苗苗从音乐圈跨界到手艺圈。
  苗苗曾是深绿海乐队主唱,后喜欢上了做手工,并于今年夏天创立了自己的手工品牌“物我”。美哉艺文节是“物我”的处女秀,一亮相就颇受好评。老蓝夹缬缝制的抱枕、老粗布制作的ipad包、白菩提子串的手链……无论是配色还是做工,都展现出了苗苗在音乐之外的得心应手。
  美哉艺文节,手工邂逅音乐,古琴对话吉他,好玩的跨界混搭!
  手创路上
  美哉艺文节除了有汉文化雅集、吉他音乐会,最让大家流连忘返的是美在·手创市集。
  本次市集以“传统文化的灵感”为主题,征集了来自北京、广州、成都、昆明、景德镇、重庆等全国各地的20个手创品牌,呈现了一场展示手作之美、创意之妙的文化盛宴。
  夏布桌旗、苗绣皮夹、景泰蓝书签、草编包、丹寨蜡染围巾、用梁平竹帘工艺制作的团扇……越来越多的手创者开始致力于从传统文化与工艺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创意的载体。
  拙朴而富有时尚生活气息的砂器果盘、咖啡杯、花瓶……是独立设计师廖桦的最新作品。半年时间,她多次前往四川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跟当地烧制砂器的师傅研习传统砂器烧制技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经过数次试验之后,烧制出了不一样的砂器器物。
  第一批成功烧制的作品参加了2015米兰设计周和威尼斯双年展。美在·手创市集是砂器系列在国内的首次亮相。“有顾客说这些杯杯盘盘有点粗糙啊,但这正是我想表现的,生活除了要追求精致的一面,拙朴的一面也同样有趣、迷人。”作为获得过德国红点、美国IDEA设计大奖的独立设计师,廖桦的设计态度非常鲜明。
  霓禧是新加入美在·手创市集的一个创作团队,一群刚毕业的年轻人致力于非遗的保护与创新,希望用设计赋予传统工艺新形式、新功能、新生命。主创孙丽雯这样解释霓禧的品牌内涵:“霓为衣兮风为马,五福降兮民获禧”。手创者,不仅要有好手艺,有匠人精神,还要懂文化,寻根源。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因为手工,美一直在
  分享沙龙上,手创者们对抱团发展都报以肯定与期待。大家认为美在·手创市集就是一种很好的抱团方式,正如美在·手创营的口号所言:“在一起,手工更有乐趣,在一起,创意更有力量,在一起,创业更有方向。”
  除了以市集的方式将手创者们聚合起来摆摊展卖,《中华手工》将继续致力于助推手创者的成长与发展、助推手创圈的融合发展。接下来,我们将携手全国近百家“中华手工联盟好店”,联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手创者以及手创品牌持有人,一起打造中华手工·美在店、美在专区,将美在·手创市集落地成永不落幕的、遍布各个城市的手创集合店。
  因为手工,美一直在传承、创造;
  因为《中华手工》,美被发现、传播;
  因为中华手工·美在,美走近你我的生活……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打造中华手工·美在集合店。
其他文献
如果家居用品本身会讲故事,你会不会觉得生活变有趣了?法国家居品牌Ibride将动物元素和历史故事、小说人物等相结合,向你讲述森林的秘密。走进Ibride重庆代理店ATOPS,迎面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北极熊”。没错,它就是那只第一次登上米兰设计展就获得众多设计师和明星芳心的会讲故事的大笨熊。只见它胖胖的身体被分割成27个独立的小空间,用于放置不同规格的书籍和小物件。“瞧,我虽然胖,可是我肚子里的故事格
台下的130多位听众,有广告设计师,有互联网运营商,有媒体人……来自不同领域的他们齐聚拱墅区A8艺术公社,聆听美国斯坦福大学王青平博士的讲座。演讲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相互交流,现场气氛异常活跃。这是2010年1月17日开办第一期“创意力量大讲堂”时的场景。如今30场讲座持续开展,从未冷场。  作为创意力量国际机构董事长,王青平看到了杭州传统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基于国家提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王青
在羊年春节期间,贵州黔东南蝴蝶妈妈手工体验馆正式亮相凯里苗侗风情园。开馆不久,体验馆就以鲜明的苗族特色受到了广大手工爱好者及游客的欢迎。蝴蝶妈妈手工体验馆以“蝴蝶衍苗族,体验亦传承”为宗旨,精心推出了蜡染、锻银、苗绣、古法造纸等体验项目,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苗文化的精彩。据悉,体验馆内除了手工体验苗族工艺,还推出了苗族特色餐饮小吃,以及设计师重新演绎的苗文化产品,为黔东南的旅游文化产业树立
昆卡(CUENCA)是厄瓜多尔第三大城市,也是厄瓜多尔最美丽的城市。昆卡的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和银,因此也有着世界闻名的金属加工制作产业链。在距离昆卡市中心1小时车程的地方,有座名叫Chordeleg的小镇,被群山环绕,建筑至今仍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模样。当地人五彩斑斓的服饰,透着浓浓的美洲风情,散发出野性、自由的味道。  昆卡的每一个镇都有一门专攻的手艺,而生活在Chordeleg小镇的人们
在苏州私人园林建造史中断百年之后,重开当代苏州园林营造之风的人,不是某位建筑学家或园林学家,而是金石篆刻家蔡廷辉。  清晨,泡上一壶自家产的碧螺春,蔡廷辉一手拿着牙刷,一手拿着剪刀开始在他的“醉石居”里闲庭信步。他边刷牙边四处查看园中树木的长势,看到哪棵树的枝丫长得不好,就停下来仔细修剪一番,直到满意后再继续沿花径漫步。对蔡廷辉来说,用一个多小时来刷牙是一件挺正常的事,这个习惯从他开始造园就一直保
无法对抗的传统与现代  盐野米松:大家下午好,我是盐野米松,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我1947年出生在日本秋田县的角馆镇,小镇大概有15000人,我生活的街道大概有30多户人家,他们中有打铁的,有木匠,有各种各样的手艺人。1965年,我到东京读大学,之后每年寒暑假回到家,都会发现有一两个手艺人消失了,待我五年毕业后再回到镇子的时候,有三分之二的手艺人都没有了。  黄永松:我比盐野米
也许在70后眼里,8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而90后则更是难以理解的一代。在固有的观念里,大多数人总是会认为90后的年轻人个性叛逆、随心所欲。但也正是因为大多数90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大环境观念更新的影响,让很多年轻人能更自由地决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为之努力。1990年出生的蒋晟,就是这样一位标准的90后。  阴差阳错学雕塑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雕塑系的蒋晟,生长在雕塑世家。蒋晟的
备受瞩目的“世界最大艺术书墙”近日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正式揭幕。该书墙长50米、宽30米,藏书主要包括全球限量艺术图书、经典外文艺术套书、珍贵古董图书孤本;世界顶级博物馆、美术馆、基金会权威出版物;世界权威大学、艺术院校艺术杰作;国内大师级艺术系列等,共计50000种艺术图书,可谓“一面书墙,一部艺术史”。该项目由雅昌文化集团全力打造,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担纲总顾问,历时8年而成。
每次有北极熊的镜头在眼前闪过,就会想起几年前所见的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一只浑身雪白的北极熊耷拉着脑袋,用四肢艰难地伏在地上,它的后背托着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滚烫的蜡液滴满全身……这是汪婧4年前留学丹麦时创作的“哭泣的北极熊”系列作品之一,看过的人无不被那些白色的“泪滴”打动。  “那年丹麦承办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探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会场上有个北极熊冰雕吸引了我……”汪婧回忆起当初的
Mirrors Café,是日本当地一处颇有名气的景观。这座由日本Bandesig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独立建筑,以“复制”周边美景为设计理念,外部墙体全部使用巨大的镜面作为建筑材料,并在两个镜面墙之间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折射角度。每当樱花盛开的季节,咖啡馆的玻璃墙体便映照出蔚蓝的春日和粉嫩的樱花,重叠的树丛和花影相互掩映,仿佛正在邀请赏景游人走进这片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之林。  mirrorscaf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