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术道德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7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近年学术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即分别从其根源、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三个方面剖析其原因,从而尝试提出规范学术道德、减少学术失范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学术道德;学术失范;根源;解决之道
  自中国新文化运动至改革开放,我国不断学习着西方的实证科学精神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经济方面的功利主义也对文化、思想、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学术领域为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及研究性组织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失范现象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正如巴金所说的,“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然而当学术界道德失范问题趋向严重时,一个失去了“良心”的社会该走往何处?总之,学术道德问题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那么,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学者为什么愈来愈走向追求真理的对立面呢?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接下来便对其原因做一简单分析。
  一、学术失范现象之原因
  提到伦理、道德,人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学术道德也不例外。导致学术界出现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与抄袭剽窃行为的原因亦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点,即人性的根源、社会的影响与科学技术的推动。
  (一)人性的根源。人性的复杂性是公认的,古往今来的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都为此殚精竭虑。大体来说,关于人性有三种观点,即性善、性恶、性本无善无恶。笔者是同意人本无善无恶的,正如霍布斯所言,任何人的自愿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对自己的好处。“因为这是一种自愿行为,而任何人的自愿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某种对自己的好处。”正义、不公是相对于法律而言的,人性是贪婪的,天生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这不同于恶,荀子的性恶论也应做这一角度的理解,荀子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生而好利,求私欲的,如果顺应人性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为了各自的私欲相互争夺,仁义礼智就建立不起来,整个社会也会逐渐消亡。这两位中西方哲学大家对人性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人性天生是贪婪的,求私欲的满足的,但这不同于人性天生就是恶的,恶只是一个相对的非绝对的观念,只有在对人性的贪婪不加以约束的条件下,人性才会朝着恶的方向发展。同理,学者也是人,即使我们认为学术研究工作者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高于普通人,但只要是人,都是有缺点的,要求人自觉作出与其天性相违背的事本身更是不可能的,学术研究工作者的许多道德失范问题都是与规定法律打了擦边球,虽然不违法,但却触碰了道德底线,这也正是人天生贪婪求私欲的例子。故笔者认为解决学术失范问题的根本也是要对人性之贪婪进行约束。
  (二)社会各领域功利主义的盛行。正如上文提到的,人性本来就是贪婪的,现在又加上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是功利主义盛行,这对学术腐败也产生了引导作用。在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实证科学精神传入中国,“求真”与“求实”也是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理性的一方面表现。实证精神对中国人来说,确实弥补了我们重归纳轻论证的传统,然而笔者认为,这一运动革去的不仅是中国人的陋习,还革去了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道德价值的重视。不仅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传入中国,不容否认的是,这确实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功利主义试图用经济利益来衡量一切的假普适价值却加重了中国人道德感的丧失。同样,学术领域也不能避免,某些学者不是为了真理,不是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是为了全人类的进步而进行研究,而是为了眼前利益,个人利益,简单的说,就是為了钱而从事学术研究。某些知识分子忘记了自己求真理的任务。但古今中外,真正有所成就的学术大家,哪一个是为了钱去从事研究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就是极端功利主义所主张经济能衡量一切的假普适价值。另一方面,同样的,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也是诱导学术风气不正的重要原因。首先,学术成果不是一般的物质成果,自然不能用衡量物质成果的标准来衡量学术成果。比如,当今中国高校对学术论文的每年量的规定,就很值得商榷。学问不是一朝一夕做成的,量的多不代表质的高。这样生硬的规定,只会引导学术从事者只为求量而忽略成果的真正价值性,是否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是否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这些都被忽略了。其次,学术论文的编辑、审稿人的专业水平及道德感的缺失同样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埋没真正的好文章,给学术造假的人有机可乘等问题。最后,制度的不合理性塑造的人自然也不是完善的人,如此的学术评价机制,怎么能培养出学术大家呢?其次,同行评议制度在功利主义的冲击下,也加剧了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主要体现在:(1)“外行评内行”“内行是咋行”“内行不懂行”;(2)即使是同行,专家也难过人情关;(3)由于同行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行往往难以对作品、项目和机构等进行客观的评价等等,如评审专家的遴选与组成不科学、评价结论的产生过程不规范、评价专家的专业知识不足、制度不健全、制度与操作系统不匹配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总之,当代社会功利主义的盛行与学术评价机制的失陷都是诱导学术道德失范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了很多便利,但任何事物有利便有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源传输、共享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学术剽窃变得更加容易化。不用说学术研究从事者,当今许多高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方式就是百度、复制、粘贴与加工四步骤。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给学术失范问题提供了“便利之方法”。
  综上,造成学术失范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人性本身就是贪婪的,再加上功利主义的诱导与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的造假之方法,学术界风气不正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了。“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最重要的问题。不纯洁的学风如同一剂强烈的腐蚀剂,正在腐蚀着一切正在发展中的学术生命。”为了避免学术失范现象,就要根除学风不正之问题,接下来,便对解决之道做一讨论。
其他文献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包括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淋巴瘤样丘疹病和一些临界性肿瘤,构成疾病谱系.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肿瘤细胞表达CD30抗原.这类疾病预后较好,故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权衡积极治疗的短期疗效与潜在副作用间的利弊关系.CD30+细胞也可在其他疾病中见到,CD30+免疫组化结果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天疱疮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增高”状态,体内和体外研究均显示天疱疮发病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研究表明调
【摘要】 目的:觀察拉贝洛尔联用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9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在硫酸镁的基础上联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在硫酸镁的基础上联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经过降压治疗后,实验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两组24 h尿蛋白量,对照组为(1.93±0.46)g,实验
利用苏州市吴中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资料,对独生子女伤残状况及这些家庭对计生扶助政策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七成独生子女伤残时的年龄在15岁
医院和谐环境建设三大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医院软条件的表现。本文主要从医院和谐环境建设的消极表征及医院和谐建设的路径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0例健康育龄人发中锌、铁、铜、钙、铅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按性别、年龄分别对各元素含量的差异作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钙、铅含量的性别差异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