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T技术在项目进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过程中,特别是在进度监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控制进度计划满足合同要求,一直是令监理人员头痛的问题之一。结合自己多年的工程进度控制经验,运用PERT仿真技术进行工程进度技术的评审,并对其进行过程控制与纠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PERT技术、计算特点及如何应用。
  关键词:PERT技术;进度计划控制;计算机仿真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project progress control,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progress supervision, how to better control the schedule meet the contract requirements, one of the problems has always been a headache for supervisory staff. With his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roject schedule control, use PERT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the progress of the review, and carries on the process control and rectification, achieved good eff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PERT technology, computing features and how to apply.
  Key words: PERT technology; Schedule control;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U4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由计划与实施两个基本环节组成;计划环节的任务是在计划期内建立计划并有效地控制计划的建立,实施环节的任务是在实施期内执行并有效地控制计划的执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会发生风险因素,引起进度计划不能满足原目标要求,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本文将介绍PERT技术在进度计划优化中的应用。
  PERT技术
  PERT是一种利用网络分析法(关键路径)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非肯定型网络技术。通过调整进度计划的各项作业的逻辑或持续时间,合理安排资源,保证进度计划按期完成。
  PERT网络图的四个概念:作业、工期、逻辑关系和关键路线。
  1、作业:表示某项目作业细分后形成的主要作业;
  2、工期:表示作业持续的时间;
  3、逻辑关系:表示各作业的前续作业、后续作业的关系;
  4、关键路线:是PERT网络中期望时间最长的作业的序列。
  作业在网络中必须按照一组逻辑法则排序(工艺逻辑或组织逻辑),以便把重要的关键路线确定出来,但不能出现“死循环”,即后续作业不可有导回前续作业的逻辑联系。
  网络中每项作业由最有经验的人估计出三个时间,即最短的、最可能的和最多的三个时间,用这三个时间估算值来反映作业的“不确定性” 。为方便关键路线的计算和评估,这三个估算时间需简化为一个期望时间和一个统计方差σ,否则就要用单一时间估算法。
  2PERT技術计算特点
  在工程实施中,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影响网络计划的各项工作因素多,无时间消耗统计资料等,无法确定出一个肯定的时间值,为解决此问题,在PERT中运用概率计算方法。假设各作业的持续时间服从β分布,用三时估计法估算出三个时间值,即最短、最长和最可能持续时间,加权平均算出一个期望值作为工作的持续时间。
  在绘制网络图时必须将非肯定型转化为肯定型,把三时估计变为单一时间估计,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ti为i工作的平均持续时间; ai为i工作最短持续时间; bi为i工作最长持续时间; ci为i工作最可能持续时间。 其中,ai和bi两种工作的持续时间一般由统计方法或有经经验的人进行估算。
  三时估算法把非肯定型问题转化为肯定型问题来计算,用概率论的观点分析,其偏差仍不可避免,但趋向总是有明显的参考价值。为了进行时间的偏差分析(即分布的离散程度),可用方差估算:
  
  式中:σ2i为i工作的方差。
  标准差
  网络计划按规定日期完成的概率,可通过下面的公式和查函数表求得。
  式中:
  
  Q为网络计划规定的完工日期或目标时间; M为关键线路上各项工作平均持续时间的总和; σ为关键线路的标准差; λ为概率系数。
  
  3 应用实例
  本文以某电力工程子项建筑的施工逻辑为例开发一个PERT网络,网络建立时需确定完成项目所需的所有关键作业,按照作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排列它们之间的先后次序,以及估计完成每项作业的时间。这些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
  对工程项目进行WBS结构分解,并保证作业划分细度合理、工期易于估算;
  确定作业完成的先后次序、组织逻辑、工艺逻辑及延时;
  绘制作业流程从起点到终点的图形,明确表示出作业的逻辑、工期、延时等要素,用圆圈表示节点,用箭线表示作业,形成PERT网络图;
  估算每项作业的完成时间;
  运用仿真技术对PERT网络图进行技术,计算出关键作业及80%概率的完成工期,并标注出关键线路,详见图1。在进度计划实施阶段,应对关键作业进行特别关注,及时消除风险因素,以保证总工期按计划完成。
  
  某电力项目建筑物施工网络计划图
  4结论
  在工程项目监理中可运用PERT技术对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进行审核与控制,特别是小型专业工程,无成熟进度控制经验的情况下,进度计划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运用PERT技术需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否则计算工作量太大,且计算值准确度低,无法具体指导工程施工。
  采用PERT网络分析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所获结果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先对作业工期的预测,若能对各项作业的先后次序和完成时间都能有较为准确的预测,则计算结果将非常准确。
  
  参考文献:
  [1]程平东孙汉虹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铁建伟计算机辅助PERT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应用。《铁道建筑技术》1999(04)
  [3]陈志鹏工程进度控制监理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7期。
其他文献
摘要:公路桥梁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还促进了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钻孔灌注中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为我国的公路桥梁工程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变得十分迅速。
在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下,世界的经济体系更加依赖于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信息和知识一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本和基本要素。通信具有无限性、共享性和创新性,通过渗透、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我国目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依旧显著。本文就此阐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
人必须通过体察自己与自然宇宙的联系而感知神,即感知某种至高的无瑕的美、力量和必然。生命与宇宙、空间和时间、人与神,构成了一个深切的同情交感。无穷的自我、无限的宇宙生
优秀的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对建筑工程的观感以及使用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天津讯飞研发大楼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对以后同类型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2006年7月7日上午9点半,2006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发布厅举行。山西省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主任云公民,中国摄影家协
摘要:要想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那么就必须要进行高压电气设备试验,当前情况之下行业内部的关键问题就是保证高压电气试验的安全性能。高压电气试验的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安全意识,熟练的掌握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操作的相关流程,遵守相关的规章和制度,从而有效的保证电气试验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高压电气;电气试验;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O5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电气试验是为了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试
“I don’t believe in the accidental. When we look back on what we get, what we lose, what we want, what we don’t want…all the coincidences are actually the c
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规划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房地产开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和50多个产业的高关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而在一些夏热或者冬冷的地区进行建筑建设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建筑的节能和建筑噪声控制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才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总所周知,建筑设计是建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并且建筑设计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和建筑的性能,而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中,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在建筑中实行建筑节能就就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题。然而就目前建筑设计中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