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不同置管部位的选择对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359990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2种PICC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30例PICC患者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2组,肘上置管组65例,采用肘关节2指以上部位置管,肘下置管组65例,采用肘关节2指以下部位置管。观察比较不同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何不同。结果 2种PICC置管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肘下置管组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肘上置管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尽量采用肘关节上部行PICC置管,以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其他文献
<正>"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关系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消费的主食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在发达国家,主食消费产业化比重为80%-90%,而在国内,这个
介绍了一些初等不等式的简洁而统一的解决或证明方法,同时也为构思这一类不等式题目时提供了内在线索和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商贸流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结构升级中商贸流通具有一定程度的贡献。本文从分析商贸流通对消费结构
<正> 目前,有些县级医院的急诊护理工作现状与医院的规模、功能不相适应,无法满足急诊工作的需要,更谈不上适应急诊医学发展的需要。下面浅谈一下影响护理工作的几个因素和对
以催化抗体等酶最新进展为依据,评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酶催化的物质、能量、信息根源、提出酶催化的电子构型作用机制的设想。
【正】 本世纪中,一种缘自人类天性的超越力量,向一切既定现实形态发起了日益深刻的挑战。充满感性色彩的超越性成就,在广泛的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矜持、理性的一贯格局,给现代
依据公平竞争原则,模拟计算机网络中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过程,引入请求矩阵、排序矩阵、空载路径等定义.通过对排序矩阵的变换以及将空载路径加入请求矩阵等方式,得
本试验主要探讨了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乳腺癌细胞4T1的作用。分离、培养、鉴定了鹿茸间充质干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了鹿茸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4T1细胞的增殖活性
本系列成果主要围绕创新和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政府与非政府科技奖励两种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
目的: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对UVB诱导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利用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中胶原蛋白(COLⅠ)、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