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中国攻略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即将经历一场管理变革的浪潮。随着中国的各类商品和服务市场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性的市场,国内外企业正竞相改进自己的策略方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负成败之分并不仅仅在于战略一良好的战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却并非充分条件——而且在于企业执行战略的水平。在产品的开发、采购、生产、营销、分销和销售中,那些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在效率和效能上更胜一筹的企业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将最有可能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先者。
  从哈尔滨到昆明,从上海到伊宁,各地企业的高管正在迅速意识到,他们的企业要想在今后十年中制胜中国,就必须在每个职能领域达到世界级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绩效水平,他们必须寻找那些数十年来在发达市场中被完善起来的管理做法——那些在许多情况下已经成为全球的金科玉律的做法——并在中国的背景下加以调整运用。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将全球最佳管理做法引入中国,进行必要的定制以适应中国国情,提高期望自己的企业所达到的绩效水平。因此,无论是培养和挽留人才,兼并被收购的企业,理顺工厂运营,与供应商谈判订立合同,还是经管研发部门——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企业都需要提高它们在所有这些领域的执行水平,而且还必须迅速提高,这样才能在奥运会之后的中国取得成功(或许即使是为求得生存)。
  《运营中国:从战略到执行》是一本关于企业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实用指南。在书中,何杰明(JimmyHexter)和华强生(Jonathan Woetzel)两位先生阐述了中国的商业格局和消费者行为已经如何改变以及为何改变,提供了他们对企业当前制胜中国所需具备的条件的看法,根据多年来在中国与跨国公司、本土企业及中国政府合作的经验,两位作者说明了为何竞争的焦点已经转向执行,并讲解了当今的中国企业可以如何使其执行在所有关键职能领域达到世界级水平。
  管理人员在中国绩效欠佳并非有意为之。卓越执行——也就是欧美和日本企业期望它们的管理人员在竞争性的发达市场中所达到的水平——在这里难以实现。多年来,在华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不得不按照有别于发达市场的商业规则参与竞争,而本土企业的管理人员则是依循从过去遗留下来的规则参与竞争。这些规则包括缺乏效率的制造、采购、销售和营销方法。良好数据的缺失阻碍了市场调研,法规和陈旧的分销网络束缚了渠道战略。多年来,管理人员建立起仅仅“够好”的流程和系统,以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对这些流程和系统进行改进未被纳入他们繁忙的日常工作日程。
  然而,未来在执行上做得够好已经不够了。在该书中被重点介绍的企业——如丹佛斯、通用电气、强生、肯德基和诺基亚——表明,在华卓越执行可以显著提升在华运营的收入和利润。凭借对高绩效标准和运营严格性的极度重视,它们正扩大在华市场,其锋芒所至,无不令本土和全球竞争对手败下阵来。其中秘诀在于:它们擅长将世界最佳管理标准、工具和框架引入中国,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正确地加以调整运用,这是在中国各地的企业提升执行水平之道。
  何杰明和华强生两位先生提供了企业在完成执行日程上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的详细事例。这些事例显示了企业应当如何进行调整、尝试、学习、完善,然后再进行尝试——同时始终专注于实现极高的抱负。两位作者还提供了一个供企业在华改进执行的框架,并根据他们丰富的经验,就管理人员在一系列不同职能领域应进行的各种调整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此外,该书不仅包含了两位作者有关在华企业转型的直接经验,还包含了麦肯锡为了解如何在华服务客户而进行的诸多投入的成果。两位作者在撰写该书时借鉴了他们与其他大中华区的同事开展的一系列调研项目,以及建立的多个专有数据库。这些项目包括对全中国三十多个地方的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的深入研究,一个有关在华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采购供应管理做法的日渐充实的知识库,针对无数在华企业高管进行的访谈,以及对二十多家中外企业的人才和绩效管理做法的研究。
  从所有这些资料中得出的是一幅有关未来的图景。中国在过去二十年中飞速变化,我们这些在此生活和工作的人已经学会将变化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加以接受。在今后二十年中,管理做法的变革速度将与我们已经经历的增长和发展的快速演变速度并驾齐驱,
  这种变革势在必行。对当今的每一家企业而言,中国都是胜败攸关之地。随着中国强化自己作为市场、全球制造商和人才库的角色,高管们将会发现,自己的企业如欲领先世界,就必先领先中国。通过运用——和调整——世界级标准来制胜当今的中国,企业将为明天创造出新的全球绩效标准。
其他文献
麦格雷戈与马斯洛,两人都是著名的管理大师,都以心理学为出发点探讨组织的管理问题,都致力于对“人”的关爱。在理论建树方面,两人可谓一脉相承,麦格雷戈的Y理论是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论”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马斯洛则在麦格雷戈的理论前提下,对管理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理论的价值取向一致,但1960年两人首次碰面后,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中原委值得玩味。  麦格雷戈提出Y理论,并非一时的灵感之作,而是对
期刊
自从1998年初中国诞生了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以来,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问题就成为一个立法机构、监管机构和学术界不断探讨的问题。一方面,作为依据《公司法》设立的企业,基金管理公司当然要遵守《公司法》所规定的公司治理原则,另一方面,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机构,信托关系是基金运行的主要机制,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为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而服务。这种既要为公司股东服务、又要为基金持有人服务的双重身份就决
期刊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单纯的为了梦想做事,陈宏便是其中之一。“我做汉能不是为了钱,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但是国内还没有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汉能就是要做成中国的高盛,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能。”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如是说。  2003年汉能投资集团成立,2004年汉能接手只有10%市场占有率的框架传媒的并购业务,第二年,汉能将框架传媒以1.8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分众传
期刊
衡量的对象决定衡量的结果。高层管理者应明白组织的衡量体系对经理和员工的行为影响深远,同时也应明白传统的财务衡量指标如投资回报率(ROI)和每股盈利率会对持续的改进和创新——今天的竞争性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如此——给出误导信号。尽管传统的财务绩效衡量在工业时代运转良好,但在崇尚技术和能力的今天,它们已经不再适用了。  当管理者和学者们试图纠正当前绩效衡量体系的不足时,一些人已经强调市场财务衡量更有效,另
期刊
有人说,泰罗发现了工作,福特探索出大规模生产的工作,斯隆将工作组织起来,但是,却没有人发现是“人”在工作!这种说法,到20世纪中叶,被麦格雷戈打破了。从他开始,管理学对“人”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06~1964)以《企业的人性面》奠定了他在管理学领域的地位。同那些在当时就名震天下的管理学家相比,麦格雷戈更像一位未来学家,不遗余力地向
期刊
2007年9月,金秋的北京,秋阳高照,风和日丽,在这收获的季节里,人民大会堂宴会大厅,由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起承办的“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颁奖大会”正在进行,鹏鸿木业公司董事长赵玉林捧回了蕴含着“鹏鸿人”十年心血的创牌果实。  这是中国人造板行业中细木工板产品首次参评,在全国几十家细木工板生产厂家中,仅有5家企业获此殊荣,而“鹏鸿”是长江以北省,市、自治区唯一的一家上榜企业
期刊
加里·哈默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管理学者,他称得上是继彼得,德鲁克之后在管理领域最富有建树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是一位哲人色彩浓厚、涉足领域宽广的大师,他的企业管理理念更多地来源于他所研究的众多领域对企业管理的一种反哺。而加里,哈默的不同点是,他更加专注于管理理念,尤其是对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说,在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上,他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作品分析透彻、思路清晰,细读他的作
期刊
“不干别的,光是挖煤,这些企业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一位电力企业的老总对煤炭企业的好光景颇为羡慕。  而平煤集团董事长陈建生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今年煤炭需求增长较快,供应比较紧张,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市场供求由结构性偏紧转向整体偏紧。近期,钢铁、电力等下游企业纷纷到集团公司,寻求支援和合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煤炭市场的旺盛需求。可以预见,煤炭供需偏紧的状况还将持续,‘卖方市场’格局短
期刊
第一次见到于泳泓先生,没想到他那么年轻。实际上他的岁数不算很年轻了,只是因为谈吐间,他的活力和睿智实在让人印象深刻。他像我见过的所有台湾人一样儒雅大方,而且渊博务实。我邀请他在《管理学家》杂志开专栏,这几个月,他已经为我们写了十几篇文章了,由于期刊的版面限制,那些文章还要许久才能一一和读者见面。还好,他的新著《经理人三十六计》马上就要出版了,能在这本书前面写几句话,是我的荣幸!  这几乎是一本现代
期刊
2003年,亚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  2006年,亚明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正式确认为全国160家“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2007年底,亚明已成为众多世界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合作伙伴,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高于26%的幅度增长。  这看似顺理成章的发展历程中确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用宋寿昌的话说,“一路风雨走来,不觉已两鬓斑白。企业发展之道,非一往无前别无他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