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恒:企业做强做大靠创新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泰安特种车制造厂(泰安拖拉机厂),始建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研制生产12马力拖拉机的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原有的优势逐步丧失,为扭转被动局面,全厂干部职工也曾几度奋争,但最终未能从根本上阻止企业滑入即将倒闭的困境。1993年李基恒接任厂长,经过冷静思考分析后认为,企业主要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单一所致。经过艰苦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认为特种专用车将成为一种国家政策支持、急需开发和国产化的产品,更是一种替代进口、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众多军工企业纷纷进行“军转民”之际,李基恒反其道而行之,果断做出了“民转军”——向军用特种车领域发展的决定,并提出“以民养军,以军促民、协调发展”的经营思路。面对军工企业纷纷转向民品生产的大潮流,逆流而上的“民转军”战略思路刚一提出,便招致许多责难和不解。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没有退缩,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有志者,事竞成。在不懈的努力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紧紧跟踪国际前沿先进技术,投入力量进行各种关键技术和基础部件的公关研究。获得二十多项整车及部件专利,所以这些专利技术成果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特种专用车的系列化开发,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使我国成功摆脱国外的高尖端装备用车的封锁,实现国产化,虽然企业每年经济规模不算大,但却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中为高尖端装备配套用车的主力军。在保证和加强国家军用车辆研发生产的同时,公司充分利用在研制军用特种专用车积累的技术优势,进行各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用车底盘研发,坚持“特、专、精、新”的产品理念,不仅替代进口,并已有批量出口,在民用特种专用车领域独树一帜,主要涉及行业有全国各大油田、矿山、水利、地质、空港、消防等行业系统。
  目前公司既能实现多品种、大批量的生产组织模式,又能接受一个客户单独生产一辆其所需的特殊用途专用汽车的要求,其军民用专用特种车的开发、制造能力及生产装备总量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承担着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特种车机电产品出口专项项目、国家“高新工程-1”项目、国家“专项计划”项目、以及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和若干武器配套车辆装备科研生产项目。2004年带领企业成功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使企业走向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技术创新是新产品的催生剂;技术创新是占领市场的排头兵;技术创新是智慧闪烁出的火花;技术创新是重振雄风的神舟;技术创新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桥梁;技术创新是铸造企业辉煌的灵魂。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再一次证明了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坚持不懈的创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基恒谈起企业创新发展的经历说:“只有坚持创新,企业才能发展,但任何创新,首先就要思维创新,树立起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和引导市场的应变思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何企业发展都需要一种团队精神。如何带好这个团队,李基恒从创新工作思路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弘扬团队精神,创建学习型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做特、做专、做精、做新、做强”的经营理念和体现企业使命、企业远景、企业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多年来,在军品生产过程中,担负多个国家重点高科技项目配套用车任务,李基恒及领导班子,深谙其中的重要意义。他们把发展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军事装备用车及民用专用特种汽车产业,把满足顾客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作为企业使命;把牢固树立国防安全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自主自强,坚持特色,提升员工幸福度和股东的价值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承担的军品任务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安全和国家的尊严,是无尚光荣、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因此,他们竭尽全力,提高军工产品质量,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所提供的多种型号的军用特种车,已形成实实在在的国防实力,多次圆满完成各种演习任务,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展现国威军威,提高综合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瞩目,为泰安人民争了光。
  为适应企业使命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借鉴推行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抓好新产品开发,特别是通过十几年来矢志不移地技术创新,共开发了百余个新产品。仅2006年就完成15项军品新技术开发计划,14项民品开发计划,当年企业晋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汽车行业协会2项原始创新奖、2项集成创新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企业被评为山东省机械工业十大自主创新品牌企业、山东省制造业信息示范企业。
  谈起下步打算,李基恒说:“我们将在企业技术创新基础上,加大基础装备投入,加大内引外联力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企业管理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规划,依托航天科技集团的资源优势,继续抓好与东风汽车公司、潍柴动力的合资合作项目建设,致力于创建中国特种车产业基地和中国名牌特种车,做强做大特种车产业,为打造百年企业,振兴泰安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做出积极贡献”。
其他文献
在北京盛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圣勇看来,身为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他不仅仅是为个人创造财富,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更重要的是在推动社会文明的前进,而不是竭泽而渔,为眼前的利益破坏今后的发展。  所以,他和环保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把自己的人生和企业经营、生产方向如此定位,并整合成自己独特的做人经商之道,从不言悔。  平凡而不乏深刻的李圣勇,一直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然而跟他交谈
期刊
用“诚信创造价值”、“诚信改变命运”,来形容周黎明给湖南汽车城有限公司带来的变化最为贴切。   2001年,他被公司股东委以重任,出任湖南汽车城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时,人们普遍存在着担心。因为,当时正值国内汽车流通领域一次影响最广泛的变革。汽车品牌4S店,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开始向传统的大超市型汽车市场,发起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汽车品牌4S店的冲击下,各地的传统汽车大市场艰难求存。   当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计划经济下紧紧捆绑在贫瘠土地上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被解放了出来,挣脱体制上、观念上的重重束缚,离开土地、离开农村,走向工矿企业、走向城市。向城乡分剖的二元体制挑战、向贫困挑战。杭州克劳福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平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从甘肃陇西县福星镇福星村走向大城市的青年农民。  90年代初,本当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的新年月,他的家乡自然条
期刊
流湖,一个“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名字,让人留连而远近闻名。令人兴叹的是,曾经“干部盼换岗,田地半撂荒,老师留不住,农民进城忙。”顾名思义,这个地方真的很穷、很穷,一个在省里挂上号的特困乡。  流湖于我,总有未了之情,确有不解之缘……  上世纪60年代末,跟随水利大军来流湖疏河筑堤,起早摸黑为民工们多挑快跑,喊起了劳动号子——“加油鼓劲争上游”;90年代初协同领导在这儿搞调查研究,扶贫
期刊
2006年7月,记者为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法制专题部《第二届全国律师电视辩论大赛》节目组整理案件,冒着39-42℃的酷暑,走访了重庆钧儒律师事务所主任蒋伍季等20多位优秀的主任律师,他们异口同声的建议:“树深所主任张树森的BT课题研究值得大书特书,他领导的律师所可以写成一本书。”自己水平太低,八十年代在写苟文彬发明的TDP(神灯)时不够深入浅出。为了不误导广大读者,并未匆忙采访有口皆碑的张树森律师。
期刊
靠敬业精神,创出企业的自主产品    干事创业成就大业。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境界。只有那些艰苦创业、奋发有为、勇于实践、不甘平庸的人,才能勇攀人生与事业的高峰,在追求和奉献中成就辉煌人生。br>    在市场角逐日益残酷激烈的今天,国内许多同行企业经营惨淡,而天晟公司却稳步崛起,跻身于同行业前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其奥妙在哪里?牛敬业一语道破天机:天晟公司之所以能够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就是始终
期刊
牡丹虽好,更有绿叶扶持。一九八五年开设绿叶疗肤中心时,杨小玲一心只希望担起绿叶的角色,让她的牡丹——顾客——走在前面,得到欢呼赞许,自己则在背后享受幕后英雄的满足感。然而今天,她走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亲身领受“中国骄傲·第五届中国时代十大杰出企业家”这个荣誉称号,感受幕后英雄应得的掌声。这个荣誉,见证了杨小玲在这二十多年来的努力,也对她为公司发展而付出的血汗、心力和精神,作一个小结。  美容
期刊
在煤炭行业中,一个人一生中如果建成一座大型矿井就很了不起了,而魏成却在4年时间内一口气建成了神华宁煤集团两座现代化矿井,而且同时创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矿技术改造史、煤矿建设史上建设速度、建设质量的记录。这个成绩在宁夏、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  毛乌素沙漠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然而就在它的腹地,蕴藏着宁夏80%以上的煤炭资源。宁夏自治区“一号工程”、宁东化工基地在这里落脚,使得毛乌素沙漠成为宁夏回族自治
期刊
当说起《周易》,人们自然会想到它是一部神奇的书,当说起精通《周易》的人,如诸葛亮、邵康节、刘伯温等,人们自然会说他们是“高人”。在宁波也有这样一位易学应用的耕耘者。  当记者走进宁波天一广场水晶街的一间办公室内,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正在伏案工作。看上去这位中年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憨厚、质朴,只是在眉宇间和眼神中透出一种中年人本不具有的“老学究”式的深邃与睿智。可他却是一位在宁波盛传着的易学应用
期刊
张昌耀校长自主持育才中学工作以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领各项工作,勤勤恳恳、勇于开拓,团结带领全校干部师生,求真务实、抢抓机遇,校容校貌为之一新、干部师生精神振奋、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取得了全市中考十连冠,被评为“滕州市初中教学工作突出贡献学校”。本人被评为:“全国十佳创新型校长”、“全国基础教育知名校长”、“枣庄市体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