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薄也俏巧对掩判 侍奉也衡恒于威俗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儿,“平”又“不平”。“平”在她不卑不亢,不温不火;“平”在她进退有度,周全妥帖。“不平”在她色才德兼备,真善美并存;“不平”在她命运不平顺,其命薄“比黛玉尤胜”。作为一个没有判词的丫头,作者曹雪芹仍用大量的情节来描写她,被四次写入回目,可见作者对她的喜爱。有关他的行事、品格贯穿于小说始终,显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可见平儿是作者有意突出的一個特殊人物。虽没有判词,但曹雪芹还是给了平儿一个字:“俏”。那么平儿究竟俏在哪里?本文将从容貌、才智、性格和对王熙凤的忠诚四方面分析平儿之俏。
  平儿生世凄苦,作为王熙凤的陪嫁丫头进入贾府,而后又被强求为通房丫头。从陪嫁丫头到通房丫头,变得只是身份,不变的是地位,反而更艰难得在一威一俗之间生存。然而,平儿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努力,赢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喜爱。
  一、容貌
  原著中对于平儿外貌的正面描写少之又少,但从其他人的反应中人们不难看出平儿的容貌是可以称得上秀美的。一是刘姥姥一进贾府时,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竟将她认成了凤姐,正要称“姑奶奶”。周瑞家的介绍才知道她只是一个体面一些的丫头。当然,大观园里哪个姐姐妹妹不是“遍身绫罗”呢,仅凭这一点是不够看出平儿的美貌的。二是贾母训斥贾琏:“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美人坯子?你还不知足?”原著中对于王熙凤的外貌描写是极细致的:“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漏……”在这里,贾母将平儿和王熙凤相提并论,都称为美人坯子,可见平儿的姿色不凡。三是尤二姐初见平儿时,便感觉平儿“打扮不凡,举止品貌不俗”。尤二姐自己也是一个花容月貌之人,初见平儿也不由发出感慨,更是侧面印证了平儿的气质非凡。四是宝玉称赞平儿“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些俗蠢浊物”。
  从以上的描写中,人们可以推测出平儿典雅秀丽,姿色出众。
  二、才智
  仅仅有美丽的容貌是做不到上上下下都喜欢的,平儿还有难得的才智。平儿不光聪明伶俐,还会为人处世,事事周到妥帖。面对机关算尽、心狠手辣的凤姐和风流放荡、好色贪淫的贾琏,她更是在夹缝中进退有度,不卑不亢。
  平儿的聪明伶俐体现在探春理家时,在与探春的交谈中,一方面称赞探春的才能,一方面又为凤姐开脱:“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儿多,哪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俗话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与太太的事儿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谊了。”这样既维护了王熙凤的面子,也给足了探春面子。当探春问为何小姐们除了每月的例钱,还有单独二钱的胭脂水粉钱时,平儿也巧妙回答,归因到采买。当探春改旧制时,平儿给出王熙凤理家时一直想改却又没有改的理由,既保全了王熙凤的面子,又顺了探春的意。
  会为人处世,事事体贴周到,就要说到“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了,宝玉屋里的小丫头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真相查明后,平儿并未声张,只说是自己丢的。她这样做,一是顾及宝玉的脸面,二是担心“老太太、太太听了也生气”,三是怕袭人等人脸上“不好看”。于是,她一方面瞒过实情,谎言回禀了凤姐;另一方面,她还担心让病中的晴雯知道了大发“爆炭”脾气,只悄悄地告诉了麝月。尽管此事后来还是被晴雯得知,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但平儿息事宁人的良苦用心还是让宝玉感激不尽。除此之外,还有“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赵姨娘让彩云偷了王夫人屋里的玫瑰露,柳五儿母女却受到冤枉。平儿不为谗言所动,查明了实情,但她又担心牵涉到赵姨娘会伤害探春的脸面,正在为难之际,幸而宝玉把玫瑰露与茯苓霜的事一概承担过去。在平儿旁敲侧击的一席话后,彩云也终于红着脸自己承认了,五儿母女得以洗清冤屈,恢复原职。一个看似复杂的连锁事件就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既不伤和气、又不失公正的原则下解决了,从这“一掩一判”中人们不仅看到平儿精明干练的处世之才,也看到了她做事的体贴周到。
  在夹缝中的进退有度,体现在平儿收拾贾琏床铺时,发现了一缕青丝,却帮着贾琏瞒了凤姐,避免了一场“腥风血雨”。而后又在贾琏搂过娇俏的平儿时,她又转身避开了,因为忌惮到王熙凤的醋意。面对王熙凤的调侃,她不卑不亢,对着凤姐摔门帘,却又刚好掌握在王熙凤不会真的发怒的点。面对这些事而,平儿总是能顾全大局,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三、性格
  除了貌美、聪慧外,平儿还有可贵的真善美。
  “真”,真在刘姥姥临走前,平儿不仅奉凤姐之命细心地将礼物打点齐整,还送她一些自己的衣物,并叫她不要嫌弃。见刘姥姥千恩万谢,她又笑说:“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我才这样。”还有芦雪庵赏雪时,人人穿的“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只有邢岫烟“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邢岫烟的窘况,众人有目共睹,唯独平儿记在心上,在凤姐叫她给袭人拿衣服时,她便多拿了一件,叫人给邢岫烟送去。
  “善”,善在看到尤二姐饱受凤姐的折磨虐待,平儿充满了怜惜之情和自责之意,滴泪对她说:“想来都是我坑了你。我原是一片痴心,从没瞒他的话。既听见你在外头,岂有不告诉他的。谁知生出这些个事来!”凤姐常常命人端些“不堪之物”给尤二姐吃,平儿看不过,便“自拿了钱出来弄菜与吃,对尤二姐嘘寒问暖,谈心开导。在尤二姐“吞金自逝”时,平儿发自内心地感到难过。这又是“真”的体现。
  “美”,美在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心腹,却不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反倒是平儿更能体恤奴仆们,更能明白奴仆们的艰苦。小厮们想要请假时,都不敢找二奶奶,反而找平儿姐姐,一般都是能准到假的。凤姐生日时,给贾琏偷情看门的丫鬟挨凤姐打耳光时,平儿忙着说:“奶奶仔细手疼。”这样既让王熙凤停了手,又救下了小丫头。更有在平儿过生日时,大家纷纷送礼,兴儿当着尤二姐的面夸:“到是跟前的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她到背着奶奶常做些好事儿。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求求她去就完了……”
  平儿艰难的处境和善良的性格是极其矛盾的,即便是这样,平儿也没有失去她的真善美,给人们留下来真诚、善良、完整的形象。
  四、对王熙凤的忠诚
  平儿与王熙凤的关系,不像一般的主仆。而是像王朝闻《论凤姐》中所说:“不矜才,不使气,不情宠,不市恩,不辞劳怨,有古名臣事君之风。”可以说,平儿和王熙凤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在彼此的心中都占有一定的分量。平儿能够如此聪明伶俐,跟平儿自小跟着凤姐是脱不了关系的,凤姐做着,平儿学着,时时受到凤姐的调教。除此之外,平儿还处处受到凤姐的保护。在“绣春囊”事件上,凤姐不但为自己开脱,而且口口声声“连平儿我也可以下保的”(第七十四回)。两人在平日里的生活中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感情。王昆仑在《红楼人物论》中提到:“平儿软弱平庸了,不配作王的心腹助手;精强过甚了,王熙凤一天也容不下她。”正因为平儿生性平和、无欲无求,所以见容于凤姐;正因为平儿忠心耿耿,从无二心,所以取信于凤姐。
  可见,两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情同姐妹又不悖礼法,界限分明。
  总之,平儿的俏,体现在她典雅秀丽,姿色出众;体现在她聪明伶俐,办事周到妥帖;体现在她进退有度,不卑不亢;体现在她真善美的性格;体现在她对王熙凤的忠诚。
  (湖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情感是任何艺术形式的根基和灵魂,拥有情感的艺术作品,才是有灵性的,才是有生命的,才是上乘之作和精品之作。在美术艺术的绘画风景写生中,情景交融,状物传情,是作品艺术性和情感性的完美表达,也是绘画艺术魅力的精髓所在。风景写生不仅是一种绘画技巧的训练,也是对艺术感悟和情感思维的训练。本文从构图、造型和色彩三个方面,对风景写生中的情感表达进行了浅显的探讨,以供参考。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艺术和情感一直是
期刊
人不是四处游走才是旅行,安静的思考也是旅行,一切探索、追寻、触及不可知的领域,都是一种旅行。有美丽的校园,就有宁静的小路;有宁静的小路,就有探索的脚步。我和研学有个约会,约在校风务实、学风端正、教风严谨的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这里是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这里是风景优美的园林化校园,这里是国家AAA级景区,还是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行走于气势恢宏的神龙广场,漫步于绿树成荫的香樟路,小
期刊
唐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以诗论诗的形式,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诗歌的各种艺术风格。司空图生活的晚唐,盛唐气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动荡、时局剧变。如果说司空图《诗品》中“雄浑”“豪放”“劲健”等诸品都符合盛唐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那么“悲慨”这一品则是司空图纵观诗歌艺术的流变,对当时诗坛普遍流行的苦闷徘徊、哀怨惆怅的艺术风格的揭示和总结。  一、《诗品·悲慨》的文本阐释  “悲慨”是《二十四诗品
期刊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更是新传统文化的开创者。《论语》记载了孔子的生平言行,《春秋左氏传》详载了其有关政治活动的事迹,还有《孟子》《公羊传》《谷梁传》等先秦诸书都可见其他有关孔子言行和家世的记载。到了西汉,司马迁以之前的记载为基础,编纂成《孔子世家》,它成为第一篇完整记载孔子生平的传记。  阅读司马迁的《
期刊
日夜相思情绵延,长年爱恨多喜忧。  此刻,一阵寒风吹过,一场飞雪从三千米的高空飘落,气温骤然降至零度以下,姑苏的寒冬腊月,悄悄然然地来了。  黄昏,门外的风越吹越紧,透过门窗的风,从罅隙中钻了进来,彻寒入骨,令人战栗。孤独、寂寞的我,一半清醒,一丝淡然,醉倒后陷入冬眠,深卧于一片雪花曼舞的诗意中,酝酿一场情意缠绵的相遇。  清晨,透过轩窗,瞥见一个个小精灵矜持又顽皮地或在天空打着旋,或划出柔美的弧
期刊
包包上的装饰图案,不仅起到装饰包包的作用,还起到传递文化内涵的作用。本项目研究图案设计在包包中的运用,实践探索包包的制作流程,以笔记本电脑包为例,主要探索包包的图形设计、结构设计、材料、制作工艺等内容,设计与制作装饰图形设计新颖、结构创新实用、美观的包包样本。  一、图案在包包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包包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并且种类繁多。从性别方面分类,有男性包和女性包;从造型和用途方面分类,有背包、挎
期刊
华灯艳彩,波光映辉,傍晚,春意盎然的黄埔江畔,春风柔阑,樱花灼灼,杏花鳞次。江风牵着春暖,绵绵拂过眉颊。樱花柔抚星空,温柔点亮了红尘风华流砂。杏花蕊红,惊艳了岁月沧桑。它们或素雅、或华贵,以其怒放的姿态与春风厮守,与春天拥抱,绽放自己的精彩。  开满浦江两岸的繁花绿叶,在春风化雨中选择静放。擦肩款款走过的情侣,在璀璨霓虹的繁华下,暖暖点缀起城市的舞台。突然,冰冷的尘世多了几分烟火气息。轻柔的春风,
期刊
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来研究者众多。本文对21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个简要的梳理,以期揭示本时期学术界对《释名疏证补》的研究方向和新取得的进展。  东汉学者刘熙的《释名》历来被视为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和传统训诂学的经典著作,但是其最初的版本比较粗疏,错漏很多。明代学者毕沅作《释名疏证》后,其版本才大致可用。除畢沅外,学界普遍认可的对《释名》贡献最大者,当数清代学者王先谦。
期刊
我故乡的老屋是一座木屋,最初建于1964年的冬天,后来又在1974年扩建过。算起来,老屋已经在风雨中经历了近六十个春秋了。带着岁月的沧桑,老屋的瓦片由原来的靛蓝色变成了青黑色。以前光滑圆亮的檐柱,外表已经有了腐化的痕迹,变得黯然失色、粗糙不平。正堂两边的大装木板和前面照壁上的木板都已发黄变脆,看上去好像有一层细细的木屑要掉下来。老屋就像一位老人,脸色逐渐变得枯黄,额头和眼角都布满了皱纹。我知道,老
期刊
叶广芩是当代陕西文坛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三秦厚土的滋养使她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最值得称道的是,她以陕西秦岭的动物植物、山势地貌为创作素材,写出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动物题材小说以及一些关涉秦岭生态面貌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以崭新的视角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本文从叶广芩秦岭文化作品中的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及家族环境的浸染、巍巍秦岭的直接熏陶等几个方面,探源叶广芩秦岭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