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艺术符号在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应用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艺术符号是劳动人民在民俗事项活动中对图形及色彩等艺术符号的应用和传承,本文将从艺术的视觉出发,结合对蚌埠市城市建设的研究,挖掘民俗艺术符号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和视觉特征,从而提升城市视觉形象。
  关键词:民俗艺术;蚌埠;城市建设;城市视觉形象
  引言:
  城市是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由最初的大片土地进行开发,再到一座城市无数高楼的林立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变化。人类的创造力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将城市变得越来越好,那么城市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审美的要求,所以营造城市文化,发展民俗艺术,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
  一.概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便面临着争议。这一概念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保护方式,符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中的药物炮制技艺和部分传统美术非遗项目保护的生产性质和项目特点。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扶持,文化的拓展需要给予恰当的宣传。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点滴的行动与口耳相传的历史为城市增添了一份色彩。说到城市与历史,笔者就会想到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就要去看一看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所以城市的整体形象要从“眼”入手,主观与客观、艺术与历史的结合,了解和探究城市文化、提升和拓展城市视觉形象,从中让人感受城市深厚历史文化艺术的存在,最后深刻印入“脑”中。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对此,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和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对处于弱势地位且脆弱无比的非物质文化,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3.非遗资源在城市建设中的结合与应用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在非遗文化应用于城市建设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例如,苏州是一座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不论是从城市建设还是从历史底蕴来说,都是做得极具代表性的。吴语是历史上中国历史在悠久的方言之一,苏州话被称为吴侬软语,刚到苏州,坐在城市的公交上,赏着一路的美景,听着广播里的报站,一遍普通话一遍苏州话,这让老人听了仿佛还生活在老苏州,让年轻人听了多学习多了解家乡文化,让来旅游的人听了感受到苏州方言的魅力,更让归乡的人听了有着满满的亲切感。
  每座城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小调,哼哼唱唱带有家乡的味道。苏州评弹是用苏州方言说唱,一般以叙事为主,分为“弹”和“唱”,既可以自弹自唱,也可以相互配合伴奏演唱,《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等这些咱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是评弹传统的代表性节目。它作为老苏州人茶余饭后的消遣时光,现在当地的一些小茶馆里依旧坐着很多人,磕着瓜子闭着眼睛欣赏着,有时也摇头晃脑随声附和。
  有形无形之间,民俗文化与艺术展现的不仅仅是城市风貌,更是深厚挖掘出来的悠长底蕴,让苏州城在建设中不断创新,不断吸引更多国内外的人前来拜访,拉动了城市的旅游业,提高了城市的国民经济水平。
  二.民俗艺术符号
  1.民俗艺术符号的概念及特征
  民俗艺术图形作为一种符号形式,人类通过视觉形象去传达民俗文化。它是生活的、大众的艺术,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并且享受文化带来的乐趣,是具有社会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群体行为。这些符号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与其蕴含的价值观,都作为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进入现代设计中。民俗艺术符号自有其自身的特征:
  依附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民俗艺术符号的产生是伴随着劳动群众自我精神理想的追求而展开的,它是同劳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民俗艺术符号的依附性和独立性融为一体,相互制约。
  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统一
  民俗的产生总是历代相延,积久而成的。民俗艺术符号的形成需要数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民俗艺术符号的出现和存在,反映了特定时空范畴内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实际上,民俗艺术符号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现象。
  2.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居住模式,城市化进程推进了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居住条件不断恶化,引起了各阶层认识的关注。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关注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这些讨论在很多方面是过去对城市发展讨论的延续,同时又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向,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都进行了充分准备。
  3.民俗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进程中,没有特色的千篇一律是不能让城市焕发生机,将民俗艺术符号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之源,提升文化内涵,促进人民群众对艺术审美的高标准,在继承与发展中得以弘扬。
  两个及两个以上多种民俗艺术符号的结合是另一种更高的状态。例如,安徽省的另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安庆市,它在城市建设中就有这样的呈现,从视觉、听觉和精神三个层面共同对人产生着影响。千古流传《天仙配》讲述的是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这已经不仅仅是将雕塑与神话故事结合,还是当地的黄梅戏与城市建设的结合,它大而醒目的雕塑建造在市区的道路分流处,既提升了美观性,又传播了地域文化。
  三.蚌埠城市视觉形象现状
  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由于历史记载为采珠之地,被誉为“珠城”。 蚌埠地处秦岭-淮河这条地理氣候意义上的南北交界线上,坐落在龙子湖西岸的龙湖公园内,由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的,一个极为代表性的雕塑界碑。高39.9米,以红、蓝两种颜色为主,按照中国传统的雕塑设计,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放置了用青铜铸造的青龙、朱雀、白虎、龟蛇,雕塑的顶端是一条欲飞的苍龙,由此取名为“火凤凰 龙”系列,象征着中国全面的腾飞,以及南北相望相守的融合。   “在现代很多广告作品中,通常会采取寓意联想符号进行主题的表达。这种寓意联想符号可以是现代元素,但这不意味着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就不适合该类广告作品主题的表达。事实上,在进行这类广告设计时,可以结合主题的需要,巧妙加入民俗艺术图形符号,使广告主题获得更加直观的表达。”[1-3]城市中广告占很大一部分,如果在每一个广告制作中都多加思考赋予寓意,根据广告的主题适当发挥,合理运用民俗艺术符号,那么整个城市的视觉内涵将得以大幅提升,呈现出的表现力度也与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大相径庭,突出有趣而独特的一面。
  四.民俗艺术元素在蚌埠城市视觉形象的应用
  民俗文化需要被铭记,需要能者会用,更需要被传承、被创新。 因为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城市,民俗艺术都不会过时。出现在蚌埠城市街头的广告,大多都是盈利性的,整体的设计紧凑,没有突出的重点,要把想表达的内容传达出来,一方面,可以在现代广告中引入民俗艺术图形,有助于吸引受众的眼球;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为城市增添一份使大众更容易接受的,这种极具人文气息的广告,也有利于强化民俗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得到更好地传承,更能让人们体会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民俗艺术符号作为一种精神支撑,与流行文化的结合,以强烈的表现力,赋予民俗新的生命力,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现代人的智慧不次于前人,他们能创造能设计出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比他们更好,现代的创作手法多样,方式与工具更先进了,一切都得到了丰富的发展。
  统一展现的视觉系统应该与城市所传达出的城市精神息息相关,用图形、用色彩进行隐喻的表达,在人文歷史中加以提炼。传达城市视觉特征最直观的表现之一是色彩,在规划城市统一视觉系统的过程中要对当地色彩文化加以注重研究,深入挖掘蚌埠地域传统色彩,遵循规范化的条件下,做出成长式的长远设计。
  五.总结
  每一座城市都在慢慢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时间就是最好的记录者。城市中的人们虽为小家奔忙,实际上都是为了创造出好的生活条件而奋斗着,这是长久的时代亘古不变的生活法则,它承载着太多的人类文明与宏伟史诗。解读蚌埠的文化艺术,深入了解城市历史,通过民俗艺术符号发扬独特的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简佐磊.浅谈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70.
  [2]陶一凡.民俗艺术符号提升蚌埠城市视觉形象研究[J].艺术科技,2019:191-192.
  [3]孙发成.民俗艺术符号及其现代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2):92-96.
  基金项目:
  本文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民俗艺术符号在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应用——以蚌埠市为例》(编号:S201910378624)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碰撞检测是机器人生产线虚拟仿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通过碰撞检测,可以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动态检测与之发生碰撞干涉的设备,这样就可以对设计方案提出修改与优化建议,做到提前预知、规避设计风险。大多数的机器人虚拟仿真软件都具有自动碰撞检测的功能,比如DELMIA软件中的“Clash”命令,Robotstudio软件中的“碰撞监控”功能等。Process Simulate软件中也同样提供了这样的
期刊
摘要:超验主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思想运动,其自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尊重人的地位,注重自然的精神价值,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者提出了超验主义自然观,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梭罗、约翰·缪尔等人的继承下逐渐形成了超验主义自然美学,对美国的自然文学、艺术、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美国超验主义;自然美学;人与自然;爱默生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活跃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超验
期刊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集》是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重要著作,本文结合对其著作以及相关画作的分析与鉴赏,从中提炼出郭熙关于山水画的审美价值、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理论,以及关于山水画的学习观、创作观等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林泉高致集;郭熙;山水画;理学  宋时经济进一步发展,工商业的发展更是空前。城市繁荣的大背景下,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他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艺的服务对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以绘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费孝通先生《生育制度》一书的批评性思考,根据双系抚育的理论原则,对于当下中国出现反性别分工的趋势下,重新探讨了当下中国的生育过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具体包括,第一,性与生殖分离导致的全新家庭模式的出现,第二,由于更小社会基本单位即个体的形成,孩子在家庭三角结构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及其对社会的有机整合的影响。  关键词:生育制度;生育过程;分工;社会基本单位  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中
期刊
摘要: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变革。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推动着教学内容进行着调整和变动,更好地迎合与满足大众对人才的期待。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园林专业作为与社会发展接轨较密切的专业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创新。本文就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给相关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推动
期刊
摘要:艺术家去做的事情不是对现实的照抄模仿,维亚尔反对印象派理性的表达方式,提倡主观意识为导向的创作理念。维亚尔装饰性色彩发挥了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发展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创造。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艺术家从专业角度提炼和概括现实客观,不拘泥于对描绘客观物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美的价值,维亚尔色彩装饰性语言具备平面性、主观性、象征性和概括性等特點,流露出维亚尔对色彩
期刊
摘要:从《雪国》文本中景色的交替更迭的对立、人物的对立以及所处空间的对立着手分析了贯穿于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美学思想的表现,即通过虚实、生死的对立揭示战争阴霾下生命之美,凸显了文学对人类的终结思考。  关键词:雪国;二元对立;生命美  《雪国》是川端康成斐名中外文坛的经典作品之一。迄今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对其研究炙手可热。《雪国》是川端康成的独特美学世界的有力诠释,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是川端康成日臻熟练的
期刊
摘要:《姐姐妹妹站起来》的创作体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中国和共产党执政后的旧中国的两种社会风貌,影片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妓女生活状况的描绘,控诉了国民党统治下穷苦人民的生活惨状和歌颂了新中国成立后对人民的解放。同时,影片所处在的“十七年”中国电影时期,也蕴含了这一大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表达和政治合理性表达。  关键词:妓女;妇女解放;“十七年”中国电影;新旧中国社会  引言:  《姐姐妹妹站起来》是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中西画中所表现空间意识的不同。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古典绘画,从文化背景、绘画理念,表现方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西绘画比较;空间意识  油画来自于西方,中国画来自于东方。那么油画和中国画的比较,也就是中西美术的比较。之所以会产生中西美术的比较,就要追溯到15、16世纪的西学东渐。西方的学术思想传播到中国,同时西画也传入中国,就催生了中西美术的比较和认识。并且这里所说的
期刊
摘要: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数列问题的探究中非常重要,而学生在求解通项公式的时候感觉很困难,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介绍基本的推理归纳法以外,还应适当介绍一些其它方法,以扩充学生的视野。本文介绍的一些方法可供参考。  关键词:数列;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以上,介绍了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找寻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很多情况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都离不开观察、对比、归纳、推理的手段,充分利用我们所熟知的等差数列、等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