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林友江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来县老促会原会长林友江,系1985年军转干部,曾任惠来县建委主任、县纪委副书记,1994—1997年任惠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六届惠来县委委员。在职期间,他一心为民、廉洁奉公,是惠来人民的优秀儿子,人民的好公仆,受到全县人民的好评。由于为人正直,大公无私,1992年12月惠来县成立老促会时,他被推选为老促会理事长。
  一部小汽车“换”两所学校
  1997年初,在退休前,林友江深入革命老区河林乡考察农村教育情况,目睹该乡新风小学、石古小学等学校校舍破烂不堪,遇到刮风下雨学校就得停课停学,危房校舍的现状严重威胁着师生的安全。当时,由于本县财政经济欠发达,拿不出资金为其解决问题,他急在心里,日夜辗转难眠。
  这时,恰好一位台商好友杨平和先生来拜访他。谈话间,林友江提及他即将退休了,杨先生提出:“如果你退休,我准备送40万元给你买部小汽车代步。” 林友江毫不推辞地“接受”了—他并非真的想把杨先生赠予的巨款用来买小汽车,而是马上通知河林乡分管教育的领导,立即叫新风村、石古村这两个革命老区村的党支部书记,马上规划新校址,设计绘制图纸,把杨先生想赠予他的40万元为两个革命老区村分别建一所新学校!
  在当时,40万元可算是一笔巨款,在当地汽车也算得上是一种稀有的贵重品,可林友江认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不需要“代步”工具,更何况是这么昂贵的汽车。他先答应了友人的帮助,却用这些钱来帮助那些渴望知识的革命老区的孩子们。1997年10月,当杨先生再次到惠来时,问他车买了吗,他二话不说,拉着杨先生的手,到新风小学、石古小学看新校舍,语重心长地说:“你给我买汽车的资金,我全转投在这两所老区小学了。”杨先生当时被深深感动,说:“你真是人民的好官!”随后,杨先生再次捐款20万元,完善上述两所学校的配套设施。当地的村干部和村民都对林会长、杨先生非常感激敬佩!有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新学校,老师们表示要认真教好书、上好课,教育好革命老区的孩子们,学生们则表示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林会长和杨先生的热心帮助。
  事后,当地村干部提议要为林友江树碑立传,颂扬他的美德,他却婉言谢绝了。林友江这种不为名、不为利、热心为老区人民办实事的精神,永远镌刻在老区人民的心中,老区人民永远记得这位德高望重的林会长!
  100所学校获100分点赞
  林友江在50多岁至80岁逝世前,身体欠佳,心脏先后动过三次手术,一次搭桥,两次打支架,2011年末并发脉管炎,左脚第二趾在广州医院治疗时切除,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
  2002年至2005年期间,在省老促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怀帮助下,惠来县革命老区先后改造老区破危小学100所,占全县老区学校的58%,省政府拨给惠来县每所学校建设资金30万元,按当时市场价每平方500元估算,每所学校可建600平方米的校舍,可设计6间教室和2间教师办公房。100所老区学校,省政府共支持3000万元,除此之外,当地乡贤、社会贤达和港澳台同胞也积极捐款辦学,据不完全统计,总共投入超过1亿元。
  省、市老促会对革命老区学校建设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必须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把学校建好。省、市老促会的领导也不辞劳苦到惠来进行现场检查督促。为确保100所学校每一所都建设好,林友江除了陪同省、市老促会领导到革命老区检查外,自己平时还拖着沉重的病体,带领县老促会其他同志一起,走遍全县每一所老区小学,足迹踏遍老区的山山水水。有时心脏负担过重,连气都喘不过来,跟随一起的同事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省老促会这么关心支持我们,80多岁高龄的老领导都来我们这里实地检查,我有什么理由回家休息呢?”就这样,不论天气寒冷酷热,林友江一直坚持了三年,把100所老区小学一个不漏地改造完毕。每所老区小学从调查落实、图纸设计、开工建设、检查督促、落成剪彩等,整个过程他都不知走了多少遍。一个身体患有重度心脏病的退休老干部,为了帮助全县革命老区小学改造危房校舍,能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早日上好学、读好书,一边坚持与病魔战斗,一边殚精竭虑推进100所老区小学建设。他这种心系老区群众、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敬仰。
  林友江完成了建成100所老区小学的心愿,老区人民从此记住了他们“100分满意”的老会长!
  铺筑一条条“民心路”
  2006年后,省老促会开始调研老区公路、老区卫生院建设有关情况,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各地老区建设,按照省政府补助标准,非老区村公路建设省给予每公里补助10万元,老区村则每公里补助15万元。
  此时的林友江虽是年岁已高,但始终念念不忘老区建设,时时想着能为老区人民做些什么。多年来在全县各地老区跑,他对老区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原来贫穷落后的老区逐渐发展了起来,老区人民的生活也好了起来,但是老区还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还有许多革命老区村山高路陡,崎岖不平,有些山路九弯十八曲,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修好路、出行更方便是老区人民长期以来的期盼。
  林友江急老区人民之所急,想老区人民之所想,马不停蹄,带领县老促会其他同志,经常深入到最偏远的革命老区五福田村、泗竹埔村、石兰口村等地深入调查研究。将实地调研情况及时反映给当地交通部门,要求给予大力支持,及时上报项目,争取省补助资金到位,促使许多老区村道路得以及时开工建设,方便老区群众出行,促进老区经济发展。
  2014年,林友江患脉管炎刚好转,便立即拄着拐杖,带领老促会其他同志到地处偏僻的泗竹埔村调研山村公路建设情况,推动该村及早上马建设水泥村道。还到新风村视察教育工作情况,叮嘱村干部继续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勉励师生共同努力,为革命老区多培养人才,用知识改变老区下一代的命运,用智慧改变老区落后面貌。
  在林友江的积极推动下,在该县交通部门和各镇、村的共同努力下,该县全部完成所有老区行政村“村村通”水泥公路铺设,全长约500多公里,投入资金约1.5亿元。一条条新铺筑的老区公路修成了,连接起老区村和外面的世界,也架接起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把党和政府对老区群众的关怀送到老区群众的心中,成为一条条通往老区人民的“心路”。
  2016年10月底,老区人民敬仰爱戴的林友江会长因病安然离世,享年80岁。虽然他离开了人世,但革命老区的山山水水留有他的足迹,一草一木见证他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对工作高度负责执着、公道正直的态度和无私奉献、不求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林友江会长是老区群众的好朋友、好领导,是惠来人民的好官、好公仆。惠来老区人民永远怀念他!
其他文献
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山西省近年来积极探索“购买式造林”新模式,由市场主体按照政府规划和标准自主造林,经过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购买所造的林木。这种模式能否有效提升造林效率和质量?能否成为贫困群众增收新途径?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造林村民和管理部门。  农民栽树 政府买林  行走在吕梁山南端大宁县下白村一带,只见不少荒坡都种上了绿油油的松树苗,好似给黄土地披了一层绿装。66岁的村民冯还堂说,参与购买式造林,他
期刊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推进贫困县、贫困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电商扶贫产业链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走出了一条电商精准脱贫新路。当扶贫遇到“互联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河北用事实给出答案。  河北62个贫困县全部建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建立了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36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7004个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36.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电商扶
期刊
2月4日,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文件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
期刊
6月14日,封开县老促会正副会长会同县交通局有关领导一行五人,冒雨驱车80多公里,走进革命老区河儿口镇平洞村委會,通过开座谈会,现场察看等形式,调研老区村交通道路建设情况。  据悉,位于该县七星大山深处的河儿口镇平洞村委会,是该镇最边远偏僻的行政村之一。全村7个村小组,600多个村民,散居于两条大山沟中,交通状况相对滞后,现仍有4个自然村道未建成硬底化。为改变落后的交通条件,今年,平洞村委会计划年
期刊
近日,中山市小榄爱心助学团到紫金县柏埔镇方湖小学举行爱心课桌捐赠仪式。据统计,在这次捐赠活动中,小榄爱心助学团和中山市小榄丰华小學共给紫金县方湖小学带来了500套课桌和500套学习文具,价值约11万元。  据了解,小榄爱心助学团从2012年10月发起“爱心課桌项目”,并开始为河源山区的乡村小学捐赠爱心课桌。此次捐助,是河源好人联合会的牵线搭桥和帮扶驻村工作组大力支持的成果。
期刊
惠来,古称葵阳,位于粤东沿海,东临汕头市潮南区,西接汕尾市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  惠来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周恩来、徐向前、贺龙、彭湃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惠来大地留下光辉足迹。1925年12月,周恩来委派邝纪璜、唐学溥到惠来建立党组织,从此,惠来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筹备会、农民自卫军以及工会、商民协会、妇女解放协
期刊
在珠海眾多的海岛中,外伶仃岛天生丽质,石奇水美、优雅恬静、独具风韵,名闻遐迩。岛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山水兼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雨林风景和海岛伊甸园风光,是镶嵌在珠江口与南太平洋交汇处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民族英雄文天祥《過伶仃洋》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诞生于此。
期刊
由汕头市团市委、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市少工委联合举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我的中国梦”—青春七彩梦广东省第七届留守少年儿童汕头市福彩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本次福彩夏令营分“红色之旅”、“城市之旅”、“快乐之旅”、“友谊之旅”四大主题,来自汕头各区县的70名留守少年儿童,一起度过了4天的欢乐时光。孩子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展厅、汕头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走进
期刊
惠来县民生水利建设硕果累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惠来县十分重视发展水利事业,该县水务部门以建设美丽富庶滨海新城为奋斗目标,以“水安全、水保障”为主题,以民生水利为重点,铺开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推动全县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抗击台风、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捍卫和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
期刊
惠来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南方武装斗争的一块热土,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开展武装斗争所依托的根据地。  惠来县现辖13个镇、2个农林场,下辖239个行政村(492个自然村)和33个社区,总人口近130万人。其中,革命老区行政村147个、自然村258个、人口72万人,分别占总行政村数的61.5%、总自然村数的52.6%和总人数的55.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