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税资金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及管理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iya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共同构成了我国财政资金的核心部分,支撑了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发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各级政府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阻碍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时,非税资金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占财政资金的比重呈逐年增长趋势。其规模之大让非税资金管理工作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非税资金的相关理论概述出發,分析了非税资金的重要作用,剖析了现阶段的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非税资金;财政收入;作用;管理
  一、非税资金相关理论概述
  (一)非税资金的特点
  非税资金是政府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收取的补偿性收入。其主要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有偿性。区别于税收收入的无偿性特点,非税资金具有很明确的交换性质,用公共产品或服务交换补偿性收入。第二,自主性与强制性兼备。与税收收入不同,非税资金中的大部分收费均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即可自主决定是否购买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仍存在一部分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性计征,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第三,资金的专用性质。非税资金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满足特定人群对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收取的费用作为财政资金的补充。这就表明了其收入与来源无法剥离,其使用也要做到专款专用,补偿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耗费。第四,分散性。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就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这使得非税资金具有了分散性和灵活性。如此一来,非税资金可在一定程度弥补税收收入的不足,共同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二)非税资金的管理
  非税资金的“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是非税资金管理的核心思想。在过去,非税资金被当作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缺乏规范的管理章程和管理理念。随着财政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的颁布与施行,非税资金的重要性引起了重视。将非税资金管理与财税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共同推进、整体把握,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非税资金征管的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非税资金征管,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政府职能优化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个别乱收费、乱罚款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加强非税资金的征管,可以利用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等方式,从根本上杜绝这些乱象的存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加强非税资金征管,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非税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效果。
  第三,加强非税资金征管,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以往非税资金的管理不到位、不规范,使得非税资金的管理存在混乱、效率低的情况。加强对其规范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
  第四,加强非税资金管理,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对非税资金,即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可以解决乱收费、高收费的情况,有效遏止中饱私囊、私设“小金库”的情况,增强行政收费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三、非税资金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非税资金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非税资金在财政资金中占的比重较大,地位不可小觑。虽然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3月的财税[2016]33号文件中颁布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对多项非税资金项目均进行了规范,但此管理办法的法律级别较低,在保护征纳双方权益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整个文件的描述也较为笼统,在规范性方面也达不到预期的作用,造成非税资金管理无章可循或有章难循的局面。另外,非税资金的自主性特征决定了其征管和使用的随意性,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也会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级别非税资金的管理办法各不相同,给违规操作留下了空子。
  (二)征收范围广,项目繁多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非税资金由原来的不被重视变成现在的“重头戏”,预算外资金的地位已经不容小觑。它与税收收入已经成为财政资金的中流砥柱、重要来源。非税资金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其征收部门既包括国家机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也包括了各社会团体和组织。如此庞大的征收范围,给征收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这些非税资金部门的收费项目更是千差万别。冗杂的征收部门和征收项目给财政部调度和使用非税资金增加了难度,也限制了监督管理职能的有效行使。惩罚不公,执法随意性大,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情况屡禁不止。
  (三)收缴环节多,收缴系统有待健全
  目前,非税资金的收缴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收缴单位开具缴款书给缴款义务人并收款,将受上来的款项定期缴入财政部的非税资金财政专户,由财政部定期上缴国库;另一种是收缴单位只开具缴款书,由缴款人于期限内缴款入财政部的财政专户,最后入国库。两种方式的环节均较为复杂,周期较长,不利于非税资金及时入库。但是,除了这两种形式,目前也没有更为完善的收缴方式。同时,非税资金的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尚不健全,功能性单一,不能满足全部需求。各利益相关部门也不能实现缴款信息的共享,增加了非税资金收缴的难度。
  四、强化非税资金征管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的步伐,加紧出台法律级次更高、规范性更强的法律法规,约束非税资金征管行为,尽快结束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加强非税资金法律体系的建设,完善政府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全面法律约束;另一方面,2016年财政部出台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在具体工作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但因非税资金征管行为的复杂性特点,地方政府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地方征管细则,摒弃旧有管理陋习,填补地方管理细则的空白,严肃收费行为。
  (二)强化非税资金部门管理职能
  针对非税收入部门过多,收费项目繁杂的情况,亟待有关部门进行科学整合。这整合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专业部门的资源代收,如税务部门和海关。如果税务部门与海关不能代征的情况下,应整合这类收费,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收缴。应注意这类部门的权限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另外,为避免违规设立预算收入过度账户的情况,可以与银行合作管理非税资金结算账户,以保障非税资金的高效运转。最后,建立非税资金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强化职能建设,增加非税资金部门的工作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优化非税资金收缴系统
  首先,应完善银行系统与相关部门的对接信息化平台,优化非税资金电子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并广泛推广普及使用。另外,原有的非税资金收缴流程过于冗杂,影响资金入国库的时限。针对这个情况,有关部门应科学制定非税资金收缴办法,简化收缴环节。应注意“票款分离”,即收缴部门负责开票,纳费义务人直接通过银行系统实现缴款。并注重增加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实现缴款信息实时更新,提高信息系统的效率,从而强化非税资金的管理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税资金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是政府税收收入的有力补充和职能得以施展的重要后盾。近年来,我国非税资金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管理上的欠缺,造成非税资金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因此,深入研究非税资金的管理方式、规范管理手段,是避免财政资金流失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会景.浅谈非税收入管理[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06).
  [2]陈艳艳.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创新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09).
  [3]肖鹏,徐志,张明等.关注非税收入管理新政[J].财政监督.2016,(07).
  作者简介:
  刘基昌,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