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对胎龄<32周早产儿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评价rhEPO对支气管发育不良(BPD)的预防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83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7例于出生72 h后每隔48 h给予rhEPO 300 U/kg静脉注射,共4周.对照组96例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效果,评价其作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胎龄、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是否窒息、胎膜早破、产前应用激素及产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一
【机 构】
: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吉林长春1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胎龄<32周早产儿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评价rhEPO对支气管发育不良(BPD)的预防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83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7例于出生72 h后每隔48 h给予rhEPO 300 U/kg静脉注射,共4周.对照组96例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效果,评价其作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胎龄、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是否窒息、胎膜早破、产前应用激素及产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计44例早产儿发生BPD,BPD的总发生率为24.04% (44/183),其中对照组29例(30.20%)发生BPD,观察组15例(17.2%)发生BPD.两组早产儿B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2,P=0.040).呼吸机通气时间和呼吸机参数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早产儿贫血及输血次数,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其余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应用小剂量rhEPO,可减轻肺损伤,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长,降低呼吸机参数,预防早产儿BPD的发生.与此同时预防贫血,减少输血次数,进一步预防BPD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早产儿远期预后,改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高危儿分级个体化随访管理模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随访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入住该院新生儿科的VLBWI和ELBWI 1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非系统随访方式进行干预.2017年9月1日一2019年9月30日入住该院新生儿科的VLBWI和ELBWI 132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 分析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和体质指数(BMI)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儿童保健方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2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均行户外活动时间调查、BMI测量及25-羟维生素D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户外活动时间及不同BMI婴幼儿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7,P=0.005),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15,P=0.008).不同户外活动时
目的 探讨学龄前龋齿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乳酸脱氢酶(LDH)及溶菌酶(LZ)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学龄前龋齿儿童7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健康无龋齿儿童7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唾液中sIgA、LDH及LZ水平.结果 观察组儿童唾液中sIgA、LDH及LZ水平分别为(71.10±9.28) μg/ml、(1544.92±279.91) U/L及(29.93±8.89) μg/ml,对照组分别为(95.59±10.12)
目的 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消退天数、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建立口服耐受时间.结果 研究组在不良反应消退天数、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及建立口服耐受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