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来源 :中国种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优质水稻育种的历史较早,育种水平较高,在杂交粳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稻瘟病抗性等“卡脖子”问题.通过对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问题,结合上海优质粳稻生产、育种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期更快、更好地提升上海优质粳稻育种水平.
其他文献
作物种质资源是种业振兴的源头与源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资源.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发布与实施,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通过对种质资源库和保护体系的功能作用进行系统阐述,指出目前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重要,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能否为我国种业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芯片”,关键一环是要建好种质资源库,发挥好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核心作用.
在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进程,降低籽粒含水量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贮藏成本都有重要影响.黄淮海夏玉米区是全国玉米生产核心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和灌浆期高温高湿、阴雨寡照等复杂生态环境对籽粒机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农艺性状、生理性状、栽培措施、环境因素、遗传性状以及含水量测定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整体研究情况,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及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农作物种业统计是种业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是政府掌握种业基本状况、作出种业决策、制定种业政策、针对性开展行业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这场仗应该从何打?怎么打?怎样才能走到前面抓住核心要素?要靠信息、要靠数据.数据从哪儿来?从统计工作中来.基于此,对我国农作物种业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统计工作质量,更好地支撑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种子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向日葵产业从1949年开始经过7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0.2万hm2发展到现在的100万hm2.通过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向日葵种子科研工作也从无到有,选育出了一系列向日葵品种.种子加工机械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仿制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子机械加工设备.同时,向日葵种子加工技术水平也随着种子加工机械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向日葵种子产业的发展得到提升.
我国分布78种石斛属植物,但石斛新品种选育问题突出.近15年来,全国8省份审(认、鉴)定新品种83个,其中云南35个,皖、粤、桂、浙、川、闽、苏等7省份48个,其他省份空白.在分析全国石斛新品种选育进展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石斛新品种选育工作存在新品种数量少、观赏用品种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石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