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儿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林可儿可能注意到了诗歌词语的模糊最终会妨碍到诗歌意义的清晰,因此,林可儿选择了直接而锋利的诗歌语言介入方式,“人活一辈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一两件事”“每一朵花都会流泪,绽放与凋零”……林可儿这种在诗歌技法上的硬朗与拙朴反而能够获得诗歌审美层面上的独立品质:没有参差不齐的句式和语法上相当复杂的句法结构,诗句中鲜有“情感的谬误”投放,诸如“千疮百孔的心被温暖填充,翩翩彩蝶、纷飞鸟儿/都是他的孩子”“放过几条顽皮的狗,随他们叫去/如果可以,给它们读诗念书教它们改邪归正,活得像个狗样”这样的诗句有着上下指涉关系的对应与关联,有观照一感悟一判断的明确过程,直陈的语态写出了感知、现场、回忆和想象,诗歌中的人、事、物、景均有着明晰的纹理。
  重庆90后女性诗人康承佳能够明确诗歌意象间的轻重关系,并能把各种意象转化为诗人情感的实实在在的着力点,《中年遇雨》的着力点是“先生”、《雷阵雨》的着力点是“你”,由“先生”“你”等称谓引发出纵横有象(草木露出更加葱郁的部分)、低昂有志(或许夏天,总会因为这些片刻而被重新命名)的态势。康承佳不去追求那种境迁情逝、了无余蕴的表象抒情,她的诗歌以惊异的、初见的眼光深入了习见熟知的事与物,并围绕某个着力点来不断地层层展开个人情感的可控性释放。
  许春蕾的诗歌色调比较均匀、整一,有着某种冥心孤往的气质,明澈的情愫与素洁的心境呈海天一色状态,诸如“寺庙的大钟鸣起/所有的草木都伸直了身子”“我的白衬衫少年/他一定有一双柔情的眼睛”这类诗歌抒情诉求方式简单、明了,又试图将自身在禅悟和情感的领域内具化为对一种审美感觉的回应,也藉以在伦理学领域内具化为一种对道德反映的召唤。
  云南90后女性诗人李成虹似乎存在一种“野蛮的抒情力量”。我们知道,在现代诗歌写作中过多修辞性的词语出现可能会让诗歌的表达本意发生错位,而在李成虹这边则不然,“明年的阳光一样明媚/明年的水草一样丰润/明年的山风一样清爽”“蜜蜂把唇齿间的香味文上身/光着滑稽的脚丫/蝴蝶托清风捎来/留在去年夏天的一壶花酿”,李成虹敢于动用这些修辞性词语并能从容地营造出泼辣、直白和野性的诗歌抒情气氛,由这种夸张诗句构成的结构所产生出的抒情张力,李成虹使我们再次抓住诗歌在抒情过程中流溢而出的真实情感的期待,这也是审美感觉的基础。
  老树
  雨水丰沛的时候,就有爱意疯长
  一些美好扑面而来装点世间,容不得半点遗憾
  掌心紧握的第十八圈年轮,如同明珠耀眼
  你说我会的,得一人执手白头不相离
  一场猛烈山洪不知冷暖,肆虐之后拂袖离开
  而你,妻离子散
  爱恨自有天意,痛哭如何能解
  若干年后,一棵老树化身媒人
  许愿符挂满枝干,有情人甘为俯首
  千疮百孔的心被温暖填充,翩翩彩蝶、纷飞鸟儿
  都是他的孩子
  未来
  一个园子开满鲜花,并不能够满足
  还需要穿插几行蔬菜,许多结满果子的树
  一双大手细腻温柔,一个胸膛冬暖夏凉
  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尽情放歌
  秋千架上,不仅刻下了你我的爱
  还有孩子们尹尹哑哑,天真烂漫
  不要与世隔绝,偶尔听听鸡鸣
  到城市的中央看看,久别之后是不是有所改变
  放过几条顽皮的狗,随他们叫去
  如果可以,给它们读诗念书
  教它们改邪归正,活得像个狗样
  对了,我们的孩子不需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人活一辈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一两件事
  我们只需要尽力支持,许他们自己選择道路
  随他们追去、爱去、幸福去
  触不可及
  从你的眼睛里熟悉日出
  感动于一滴露水的晶莹,泪流满面
  无法把夏天忘记,寻找迎春花
  在雨的绵密里争夺最后一颗不悔药,劫后重生
  查出失忆的症状,以忘却的形式赎罪
  过去的都能过去
  仰望星空时,眼泪可以倒流回眼眶
  快乐的依旧快乐,悲伤的不再悲伤
  流星眨眼而过,天外有天
  所有的美好都有地方收留,尽管
  离世间太远,越志在必得的越触不可及
  我的城
  城门紧闭,唯有明月敲窗可以唤醒孤寂
  以柔软换取柔软,清清楚楚夜的黑
  斑驳树影亭亭而立,蛙鸣时骤雨初歇
  断壁残垣处有美人出没,不觉聒噪
  这尘世间的美好与落败来去匆匆,寻不到答案
  爱恨情仇苦苦相逼
  一片叶子落了下来,星星就眨一次眼
  佛说:苦海无边。哪儿是岸
  万卷经书阅尽,繁华中央渐行渐远
  每一朵花都会流泪
  每一朵花都会流泪,绽放与凋零
  这人世间富有美感的事物都不能避免瑕疵
  此刻,我正安睡于恋人的掌心
  又为乱如麻的思绪羞愧与惶恐
  太多的不安无中生有,麻木不能自已
  我们给予爱情的样子掩盖了真实,缚了翅膀的鸟儿飞不 到天际
  太多的问题都没有答案,就像爱苦别离
  不可名状的痛,一生挚爱一个人
  解锁天荒地老的门,必定要有一条不归路属于彼此
  爱到无药可救,一生一世
  惺惺相惜的眼神注视,目光很浅但很认真
  梦与真
  每日每夜每时每分
  那扇门为你敞开,你携着他的气息进进出出
  他爱你,包括你的任性妄为、不修边幅、梦中呓语
  他把你附着于他的身躯,称为影子
  湖边、山顶……统统带你去
  你沦陷于他的臂弯,求死不求生
  枫树林中嫁娶,温柔乡里听鸟鸣
  一赌就是一世
  你说你是我,可我终究不是
  如此美好清晨被吻醒的人
  千山万水屏障,天高海阔甚远
  失声
  天空听不见我二十度的请求
  时光听不见我百分百的不肯
  哥哥,我想说出思念的瞬间倏然失声
  这座小城去往那座小城
  途经的山和水,都在骂我无情
  蒲公英飞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而我,却给不出一个
  不许它被风吹散的理由
  哥哥,我也知道我的无用
  可那千斤重的妥协压断了我的脊椎
  直不起身子的我,被风吹散的机会都没有
其他文献
返  羊群  倒立在荒芜的天空里  面目模糊  相对于风  相对于海浪  劳累且可有可无  冬天正是回家的时候  谁也无法阻止  除非太阳熄灭  我手执灯火  羊群是我没有语言的伙伴  我们涉过片片盐碱之地  黑夜扑来的时候  我们  时远时近  诗之火  夜晚到来,穿梭于手掌之间  我双眼望穿,那不规则的风已经隐退  酒精必须被血液收藏,春天才能咯咯作响  无数的花朵趁黑夜开放  谁在漫不经意时
“在俗世,我们不谈灵魂/只谈那不能被瓦解的信念/——虚幻前程,纯粹如一缕月光/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这是陈人杰《高原行》中的诗句。结合此前《送别》一诗中“庞大的人世/原谅了谁的一意孤行”来看,两者显然存在着上下文的关系。一边是领受了援藏工作的使命后,在依依不舍的送別氛围中,亲友对他铁下心来“一意孤行”的理解和尊重;接下来,则是他踏上西藏高原之初对于自己未来的想象:“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
等  守一座空山  等一个走丢的故人  棋局残,松枝断  河流拖著冗长的步子  挪向天边  西山又长满了落霞  抬头纹里盛开着黑色的花  我看到自己生锈的哈欠  僵硬无比  春天  月光清亮  我合上书  风过,桃花落  一些话  下落不明  空  小小的虚无,凝聚于  草尖之上  一滴虫鸣,悬在树梢  风有着细细的嗓  在枝桠间,替谁吟唱  我是旷野,我是天空  爱人啊  我将水草丰美  我将荒
来自天津、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的我的朋友刘畅,已经在德国毕业并在法兰克福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工作了五年,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由于工作勤奋业务熟练,他已拿到了德国永居。可最近他正准备辞职回国。他说,五年前,他的梦想是在德国站稳脚跟,赚欧元买房子。以往每年回国代购的时候,他都会接受亲朋好友们羡慕的眼光,因为他是“开德国汽车、用德国货的”!可近两年,亲戚们已无人再找他代购,要么通过先进的海淘网购直邮到
项目对接  除了在宏观把控项目整体方向的王向荣和董丽老师之外,项目核心成员由钱云老师、导师李慧老师和边思敏老师,以及若干名同学共同组成。  想做好设计首先要了解场地。经过几周的前期工作,我们整理好了大体框架,调研时间也随之确定了。12月4日,伴随着北京凌晨的微弱灯光,我们乘坐飞机,在中午抵达了成都双流机场,下午与成都公园城市管理局座谈。  来成都第二天的主要活动是调研。我们一大早就奔赴设计场地——
二胡,安徽池州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诗歌500余篇(首)散见于《诗刊》《清明》《安徽文学》《星星》《诗歌月刊》等报刊,出版长篇小说《行色》(山东画报出版社)、诗集《不要在秋天里和我说话》(安徽文艺出版社)。  一只鸟飞过  一只鸟从我的头顶飞过  一秒钟的事情,我还原了它的过程  一只鸟,饱含风霜的尖喙把风分开  成一条窄而锐角的路  双翅伸展,掠过秋天的果实和落叶  掠过尖
杜文瑜  杜文瑜,诗人,作家。近1000首诗作发表于《中国作家》《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星星诗刊》等报刊,多次在国内文学大赛中获奖。现居绍兴。  诗人诗观  诗用于歌。它的抒情性,在诗歌的众多属性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果一首诗缺乏抒情性,或抒情性赢弱,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很“诗歌”了,我并不是说理性的诗歌不好。而抒情的诗歌真的好表达思想和感情,也易于被读者接受和欣赏。在各种诗歌作品中,我崇尚
一个地方的神秘并不是都能被打开。据说,古人对星空抱有愿望,认为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为什么有那么多神秘?”“因为万物都是神。”一个引发了历史、自然、物质,尤其是精神记忆的地方,从世俗层面上升到了一个神化的状态。似乎不可言说,等待“上帝在迷路的躯体中/布施光明与宽宏!”(这是瓦莱里的一个隐喻。)人们渴望的上帝之城,其实在瓦莱里这里是上帝的布施——通向光明的语言。请允许我把这理解为诗的存在,在神秘的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地点:佛山西樵山三湖书院  参加者:孟繁华、张清华、陈晓明、陈陟云、张德明、向卫国、晓音  主持人(袁缓):尊敬的各位诗评家,尊敬的诗人,还有来自媒体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来到西樵山三湖书院,这里是一代大儒康有为先生勤学苦修的圣地,故今天这里一定是群贤毕至,因为一位诗人的佳作,引得北京和广东的六位诗评家雅聚南国,坐看云起,品诗论道,为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再
生命中的码头  奔跑,怕追不上一切虚无的影子  也为甩不掉如影随形的黑  奔跑,追上白狐,追上麋鹿,追上  那飘逸的清风  旅途中,我靠在一棵树上,喘息  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家屋后的那棵梧桐  树顶上还悬挂一轮熟悉的月亮  月亮下的海,海边的城市,是孤独的  长大后的城市在喧嚣中,孤独着  码头是孤独的,久居的市民和远道而来  的过客  是孤独的  孤独遭遇到未有的美丽时,我却要离开  来往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