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昂首挺胸,自信每一天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nw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信心是正确评价并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高质量完成任务,实现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情感体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心 幼儿 培养
  现在不少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那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这几年在我所接触的班级中,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那么,如何使这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活泼起来,促使他们的身心和别的孩子一样得于健康发展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内向的孩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2、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3、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4、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
  5、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是被别人笑话。
  6、不敢主动地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处或独自游戏。
  7、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
  8、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9、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的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10、在必须完成一件未曾做的或看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时,常常先说:“老师我不会的。”,“老师帮帮我”。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应有的自信心,使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难度。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应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如果听之任之,不闻不问,爱管不管,倒觉得他们挺老实,自己不费心了。那么,就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也会影响他(她)们以后的为人,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因此,我们应该多给这样的孩子予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用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来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高地要求也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要督促他们多参加各种活动。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不合群,容易受到别的孩子的歧视,所以老师要经常要多教育别的孩子,让孩子们主动接触他们,多与他们玩。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幼儿,一个也不能少,一次也不能缺,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多扮演主要角色,多鼓励他们表现自己。正确的表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减少心理紧张。其做法是对事不对人,要对活动过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进行评价,让幼儿明白真正值得表扬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标签。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特别是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让孩子从成人的赏识,夸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觉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儿童的阅历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许多事情上容易面临困难与挫折,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切不可拔苗助长。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怎样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珍视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要让幼儿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只有不断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进步。
  总之,自信心是一种动力,推动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心是一洲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自信心是一面风帆,鼓动理想之舟抵达胜利的彼岸。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出天真烂漫地笑容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相信我们都能做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其有效利用问题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与研究。光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其通常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点,在降解有机染料及选择性有机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是常见的光催化剂通常稳定性较差、对太阳能利用率低、对环境不友好、需要贵金属掺杂。因此,开发具有可见光响应、稳定性良好、可循环利用、低成本的无金属光催化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三嗪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温室效应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何控制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_2)在大气中的含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CO_2环加成反应可以将CO_2进行化学固定,同时将环氧化物转化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环状碳酸酯,是一种减少温室气体的有效途径。然而,催化剂是实现CO_2环加成反应的关键环节。因此,寻找一种高性能的催化剂对于实现CO_2的催化转化
【摘 要】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行为。而提问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与对话的基本方式,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又可以通过提问口头检查学生对所教的知识和重点的掌握程度,探明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反省自身教学行为中的不足。没有进行有效提问的课堂不能称之为有效课堂,不能进行有效提问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教师。本文探究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期刊
社区营造作为一项社会治理的新实践,被赋予了活化社区,打造共同体、组织沙化居民的重任。社区营造需要多方合作,以三社联动为基础的营造项目,由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具体实施,各主体在互动中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网络。普罗文认为不同的网络在信任、网络规模、目标共识、网络能力上存在差异,这四个要素也成为了观察治理网络特征的要素。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等相关理论抽象出具体的网络特征要素,并借助公共政策评价、社区营造理论建立了社区营造效果评价表,探讨信任、目标共识、网络规模、网络能力与社区营造效果的关系,以及其影响机制。本文研究分两步: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和政府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了更好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提高助学贷款还款率,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做好工作。  一、扩大宣传途径  学校通过开展政策宣讲、现场咨询、主题班会、发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管理手册》,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等校园媒体进行政策解读,建设国家助学贷款网页并在主题网站进行链接,在校园BBS上开设学生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