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庞兹的幽灵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知道“庞氏骗局”,指吸收新投资人钱,用来偿还老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如此循环。但无法永远循环下去,结局要么是骗子卷款跑路,要么是骗局被拆穿,参与者多数血本无归。这种骗术非常古老,但令人惊讶的是,至今仍有骗子在使用,受骗者仍不在少数,这又是为什么?
  “庞氏骗局”这个名称源自一个人的名字,他叫查尔斯·庞兹,意大利人。他是1882年出生,1903年移民到美国。曾几次因为伪造证件或走私人口入狱。到1919年,庞兹来到美国波士顿,玩起了一种“以新还旧”的骗术。
  说起来,这种骗术并不是庞兹发明的,他之前就职的一家银行,为吸引储户给出6%的高利息(当时利息普遍只有3%),并靠新储户存进来的钱还给老储户。庞兹青出于蓝,首先,他编了一个让人很难弄懂的投资机制,声称买卖欧洲一种邮政票据非常赚钱,所有在他那投資的人,90天可以获得40%收益。大家谁也看不懂他的投资逻辑,起初只有少数人试着投了,结果90天后真的收到高额回报,于是人们疯传起来,大量资金涌向庞兹。到后来,整个波士顿都沸腾了,超过4万人把钱交给庞兹,美国媒体纷纷报道这位“明星”,把他与哥伦布、马可尼并列,称他是改变世界的三大伟人之一。1920年8月,庞兹的把戏被拆穿,他根本没买过什么欧洲的邮政票据,只是将新投资人的钱拿给旧投资者,声称是本金和利息。由此,这种骗术被称为“庞氏骗局”。
  如今,庞氏骗局仍层出不穷,国外比较有名的是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国内则以非法传销、非法集资、非法微商、非法P2P借贷平台的形式,轮番出现,数不清的投资者被骗,堪称最长寿的骗术。
  为什么“长寿”,原因有两种,一是贪婪。贪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既贪婪又无知。庞氏骗局的做局者往往抓住这点,承诺极高的投资收益,例如在过去,P2P平台动辄给出1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看上去非常诱人。而对于如何赚到这么高的收益,骗子往往会编一个既复杂又吸引人的投资模式,甚至干脆讳莫如深,玩神秘主义。
  其实在投资领域,高收益只是小概率事件,根据经济学原理,一个国家中,所有人的投资收益平均,应和GDP增长率大致相等。例如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2020年就曾提醒广大投资者,2019年北京整个经济才6%的增长,如果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10%,还声称保本,那基本上不可信。
  现实中,庞氏骗局的参与者急于获得高额利润,主动忽略了这个常识,如同洗脑般相信了那些如同神话的投资逻辑,最终上当。
  第二种原因相对复杂,在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中,少数参与者并非“傻白甜”,甚至从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他们却认为——每个骗局的开始阶段,都会给投资者一些甜头,后续才会有更多上钩的人,于是他们专门寻找那些刚开始的骗局,第一个冲上去,赚钱就撤。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帮助很多骗子实现了第一轮募集资金的成功,让骗术得以施展。当然,这个群体的下场往往也很惨,总想火中取栗,即便有几次成功,最后一次必然引火烧身,彻底赔进去。
  规避庞氏骗局说容易也容易,首先,不要轻信超出常理的投资收益,我们虽然经常听到一些投资快速暴富的事例,但那只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我们参与其中,亏损反而是大概率事件。其次不要轻信过于神奇、新奇的投资模式。必须承认,有一些起初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新投资模式,最终确实给投资人带来丰厚回报,但更多的是以失败告终。在投资领域,宁可失去机会,也不要犯下错误。
其他文献
一群恩人  看着墙上的日历,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宋兴华想起了远在江西的儿子周海帅,随手拨了电话。  嘱咐孩子工作要劳逸结合,吃饱睡好,挂电话前,没等宋兴华提,周海帅就在电话里笑着说:“妈,我知道你要说啥,你放心,我会好好工作,将来报答咱家的恩人。”  周海帅口中的“恩人”,其实是一群人。  2017年8月17日,这是一个改变许多贫困家庭命运的日子。这一天,朝阳市总工会启动了“百名劳模扶贫在行动”
期刊
刘老师  我上学时的学校叫黎明小学,以前叫大房身小学。村庄的大名以前叫大房身大队,所在的乡,以前叫合隆人民公社,上小学时,公社改为跃进人民公社,大队改为黎明大队。  记忆中那是几间破旧的草房,有一块操场,操场的前边是一条溪,春秋极细,夏天山水汇聚,溪水便汪汪地涨,水少时清冷冷,多时混混浊浊。溪畔也就是操场的周边有十几棵老槐树,6月份刚过,便有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散发着幽幽的清香,惹着蜜蜂飞上飞下……
期刊
破洞上的花  丁女士47岁商人  【诉说】38岁那年我离婚又下岗,倒霉到就剩一个11岁的女儿。远在南方的堂姐得了脑血栓,半瘫痪,姐夫上班,外甥女在北京念大学,她需要陪伴和照顾,就劝我带着女儿过去。堂姐家房子很大,附近也有学校,姐夫会办好女儿的上学手续。我正想离开伤心地,面对诚意邀请,我收拾好行装,带着女儿出发了。  异乡因有堂姐,日子过得还不错。照顾堂姐不需要全天候,我和女儿有吃有喝还有工资,庆幸
期刊
一  翻开18世纪文明史,今人不免惊诧,一些文明先进的国家,竟然还认可文明史上最野蛮的剥削体制——奴隶制。自由,平等,正义,这些从文艺复兴就流行,如今已成人类共识的词汇,在那些年代仿佛是谎言。  幸运的是,总有一些人不屈强权,坚持信念,留下了感人肺腑的事迹。他们或是建立了开天辟地的伟业,或是以耀眼的光辉照亮黑夜,指引人们勇敢地前进。除了这样的伟人和天才,更多的勇士并没有留下名字。好在后世还有人崇敬
期刊
史上最大庞氏骗局的主谋去世——今年4月,麦道夫在美国的监狱中走完了他82年的人生。可直到他死,仍有很多谜团没能解开。  伯纳德·麦道夫这名字,在国内并不为人熟知,多数人是在2008年爆出“庞氏骗局诈骗650亿美元”惊天大案后,才在电视上知道他的名字和模样。因此多数中国人只简单地认为麦道夫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子”。其实,麦道夫的人生是极端两面性的,他把每一面都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先说正面,麦
期刊
1  过去,奶奶和妈妈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是说:“你呀,是赶上了好时代。我们年轻时,哪有现在的女孩子这么享福啊!”可惜,我一直没听“老人言”。  16岁那年,初中毕业。本来,我考上一所艺术学校,因为打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可父母极力反对,他们是公务员,希望我将来也走这条路。我只好读了高中,按照他们的意愿考大学。但我没心思读书,而且跟父母对着干,成天戴着耳机听周杰伦、S.H.E和蔡依林的歌,要不就上课偷看
期刊
不想被欺负  谢德胜1992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母是农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经常是一个星期闻不到肉味,衣服也是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第三年。因为缺衣少食,他长得很瘦弱,很自卑,常被同学欺负。  为此,谢德胜打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一个英雄梦。由于特别喜欢看李小龙的功夫电影,童孩时期的他信誓旦旦地跟父母说:“将来我也要练武功,那样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了。”一直体弱多病的父亲听到这番话唉声叹气,怪自己不争气
期刊
去同学家玩,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诗集,是刚认识丈夫老王时,老王送她的。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个误会,当初介绍人给他俩介绍时,要拿同学一张照片给老王先看看。同学给了介绍人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她坐在紫藤架下,手里捧着一本诗集。其实只是为了照相装装样子,她根本不喜欢诗歌。谁知道老王看了照片,见她诗集不离手,拍照都拿着,以为她酷爱诗歌,便买了一本诗集送她。后来和老王熟了后,同学把这事儿告诉老王,老王说,不看也没事,
期刊
前段时间,多家视频平台与500位艺人、54家影视公司及17家影视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倡议,抵制网络短视频侵权。受影响最大的,是风靡于各大短视频社交媒体的“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或某部电视剧。  伍迪?艾伦曾开玩笑说:“我参加了一个速度课程,用20分钟读了《战争与和平》,它跟俄国有关。”如果这句话放在当下,可以改写成“我用三分钟看完了某部电影,它和……有关”。  与短视频相比,三小时的电影显然就显得很长了
期刊
我家超市斜对面兴建的那栋商品住宅楼正在收尾,店里没有顾客时,我就会隔着窗玻璃向那边张望。  一天,我看到两个农民工,腰上拴着滑动绳索,挂在楼体的侧墙上。他们把一只装有大白的小桶系在腰间,一只手拿着一个抹子,正在给楼体的侧墙面刮大白。每工作一会儿,便把绳索向下放一段,悬挂在离地面30多米的高空,摇摇摆摆,看起来险象环生。我真替他们捏着一把汗——两根简陋的绳索,怎么能负载得住生命的重量?  那两个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