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现状及发展研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调查分析了高职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人员设置和服务手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高职图书馆要改变现状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手段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200-0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高专院校规模的扩大与办学模式、课程结构及服务水平的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基本状况,列举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1 图书馆资源建设问题
  1.1 文献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普遍都是底子薄弱,大部分院校的纸质图书藏书量都在10万册左右,仅有少部分达到30万册以上。近年来迫于高校评估的压力,片面注重文献的数量而无法顾及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性,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无从谈起。很多学校存在突击进书的现象,结果图书的利用率很低,直接影响到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馆藏图书学科类目上看,除专业书比重大些以外,各类别图书文史类占大部分,其余各类比例相近。高职院校无论规模大小、专业差异,图书馆建设中都存在“小而全”的问题,高职图书馆建设还没有走出“重藏轻用”和“大而全”的传统模式。
  1.2 馆藏图书的投入与图书利用率不成比例
  高职院校都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大多数院校都对专业图书的比例有要求,经费一般都占年购书经费的70%左右。但是在调查信息中表明,高职院校的专业书籍的利用率并不高。曾对该校图书馆2007至2009三年的热门图书和呆滞图书的流通作了统计,情况为:累计流通量超过100次的图书有268种,其中264种是文学,专业书只有4种;流通量超过50次的图书有868种,其中文学720种,专业书148种。专业类图书理应是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和学习的必读书籍,但极低的借阅率说明,专业教师和学生利用图书馆开展教学研究或者学习的并不多,这也间接证明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失。随着高职的专业建设,专业文献资料增加与实际利用率不成比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如何改革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1.3 电子资源数量少无特色数据库
  大部分图书馆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并利用一些电子资源开展服务,但整体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上是近几年陆续购进了一些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各院校引进的电子资源主要以国内大型的综合性的中文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为主,引进的数据库多数属于学术理论性较强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技术性、应用性人才,这就造成了电子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
  
  2 服务水平和手段
  2.1 部门设置不合理
  高职图书馆的部門设置大多还是传统的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流通部人员占全馆人员大多数,体现出了传统的借还书仍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对读者咨询做的较少甚至是空缺,大多仅限于提供文献借阅,在文献信息深加工、对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比较薄弱,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的现代化和服务的人性化。
  2.2 人员配置和结构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应根据读者人数、资源数量等因素配备相应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而高职图书馆读者人数与工作人员的比值偏高,工作人员少工作强度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员配置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了图书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工作人员女性居多,年龄偏大,高学历人员比重偏低,专业上以文科居多,图书馆专业和信息技术类人才偏少,影响到了图书馆广泛利用现代化技术。
  2.3 信息服务功能单一
  图书馆的在信息服务方面与院校规模的矛盾日渐突出,一是大多数图书馆主要提供纸质文献服务,参考咨询、信息编译、课题查新等纵深层次的服务难以开展;二是电子文献阅览、文献传递、协作联合等工作没能开展。主要原因有硬件设施的落后、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合理、文献资源不足等多个方面。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图书馆服务只限于一般借还阅览,服务功能单一,纵深层次服务无法开展。
  2.4 读者服务不到位
  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根本宗旨是以人为本,而图书馆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直接影响到了对读者的服务。第一、开馆时间短。图书馆的借还书处一般都是依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而这一时间多数学生都在上课,而阅览室的开放时间也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信息不畅通、工作效率低。对服务项目和开放时间的变动不能及时通知,读者的意见反馈不及时,甚至置之不理,对读者意见中的合理部分不做改进。第三、服务程序化,人性化服务意识淡薄。图书馆的各种制度大多是对读者的限制和规定,缺乏对读者权力的考虑,而馆员的服务也多是按照规定按部就班进行,缺乏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3 对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第一,要实现馆藏文献特色化。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结构以素质教育和技能性用书为重点,文献收藏应以本校重点专业为主,突出馆藏文献的实用性。对于本校专业设置有关的信息资源要全面系统的收集,其他信息有重点的收集,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第二,充分利用和开发实体馆藏。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要依据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集文献,把握学校专业开设情况,对于新开专业,及时采购专业所需文献,专业图书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3.2 转变服务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第一,转变服务观念,实现服务理念人性化。在服务过程中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主动地服务,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就体现人文精神,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以及多样化的服务。第二,拓宽服务范围,开展特色服务。高职图书馆要针对具体专业提供具体服务,在购置新图书之前,尤其是购置专业图书,要做一下读者调研,图书馆要及时分析师生借阅统计,根据不同需要给予支持和服务。第三,强化馆员服务意识,实现服务方式人性化。图书馆服务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来开展,以读者满意度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借阅一体,同时能够利用现代化设施开展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韩惠琴,郑荣佩.浙江省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调研与发展模式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90~97.
  [2] 文南生.对高职图书馆不良发展倾向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3):70~74.
  [3] 王卫琴.关于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工作于研究,2008(5):81~83.
其他文献
夏季高温是影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环境因素。自然通风条件下,北京市繁殖猪舍舍内温度不利于猪繁殖,陛能的发挥。为了减少北京市高温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程度,对猪舍降温技术进行了
本实验利用Na2O2作为催化剂、乙炔为碳源在自制管式炉中不同温度下化学气相沉积纳米碳材料。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反应产物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
应用不结垢无氧腐蚀热水锅炉技术解决现有热水锅炉的氧腐蚀和结水垢的问题是最实际和可靠的方法.其价值在于保证了锅炉在最高效率和最低管理费用下使用.
通过对新疆天山石灰岩矿的地理位置、开采运输条件等因素和对开采运输方式的分析,经比较法初步选出并确定了矿山的开拓运输方案、开采方法和采剥工艺及相应的开采工艺流程,为
实验室的各方面工作展开需要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下运行,体系的运行顺畅关系到实验室能否通过相应资质评审,体系各要素之间的衔接与运转的顺畅对体系的良性运行起到了保障和促
论述了低压流程空分制氧站压力管道检测的情况及标准,表明制氧系统的管道可不作无损检测,灌装系统的管道应作100%的无损检测.
摘 要:本文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外墙保温材料的类型,国内外外墙保温防火技术的现状,并对我国外墙保温体系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外墙保温的防火安全措施。  关键词:外墙保温材料危险性防火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037-01    随着全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大力倡导,节能环保再次成为倍受瞩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