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次开展百家博物馆传统文化短视频大赛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f1s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发挥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陕西省文物局联合腾讯首次在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共同举办“秦娃说—我的国宝开场白”短视频征集大赛,全省共有100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参加。
  这次“秦娃说—我的国宝开场白”短视频征集大赛活动的参赛作品征集时间截止2021年5月15日。参赛范围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洛川县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全省范围内部分省、市、县级博物馆、纪念馆和有代表性的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共100家。这些参赛单位是从全省30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中遴选出来的,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行业性等特点,总体代表了陕西博物馆行业的各个方面。
  据了解,参赛博物馆发布多条参赛短视频的只取单次点赞量最高的一条参加评比,根据点赞、转发总量排名评选出奖项名次在5月18日当天颁奖。陕西省文物局鼓励热爱陕西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博物馆、社会团体、学校、个人积极参加比赛,只需在陕西省文物局视频号上传参赛短视频即可;同时希望参赛博物馆借此机会用活馆藏文物资源,增强博物馆运用新媒体能力,吸引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社会公众关注陕西优秀传统文化,当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言人,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无穷魅力。(来源:国家文物局官方網站)
其他文献
包头博物馆馆藏战国"合众宜士"瓦纽铜玺,为战国时期常见的吉语玺。其造型古朴、简练,字体圆转活泼,生动可爱,是同类战国玺中的典型器物。其玺文"合众宜士"意为聚集众长而为一
文物保护工作是传承我国传统民族的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文物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可以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所在。在实际
摘 要:从考古发掘来看,璧多为玉质,人们也常用玉璧来泛称所有的璧。而庆城县博物馆所藏的陶质璧,就其材质、纹饰在璧的所有类别中,当属异类。文章通过对陶璧的年代、材质、功用及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讨,进一步印证了汉代百姓“精神归天,骸骨归土”的生死观。  关键词:陶璧;年代;材质;文化内涵  2016年9月,庆城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当地群众举报,称玄马镇柏树塬村高山自然村一钻井队在推井场时发现古墓一座(图
文物是博物馆收藏、展陈、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文物征集工作,拓宽文物征集渠道,提高征集水平,是各级博物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文
摘 要:文章介绍了对石质文物浮雕戏猴石案腿的保护修复工作,详细记录了病害调查、表面清洗、表面脱盐、表面风化层加固、表面裂隙处理、表面封护等步骤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并就改善石质文物保存环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浮雕戏猴石案腿现状;病害调查;保护修复  2013年5月初,笔者有幸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并参与了浮雕戏猴石案腿等7件石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工
摘 要: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被引入中国,其建设初衷是有效保护全球化发展下的人类文化多样性。为了让被强势文化包围的弱势文化得以繁衍生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陆续建设了许多民族生态博物馆,弥补了之前传统博物馆的不足,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活态保护”。然而生态博物馆在中国肩负着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的双重责任,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弊端:生态博物馆的使用主体之间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些冲突应该如何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文物鉴定与鉴赏方面新技术的创新,对文物鉴定与鉴赏工作质量的提升和效能的优化具有积极影响。基于此,文章从新技术入手,对文物鉴定与鉴赏的方法进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安全管理工作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历史文明的发展延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就近十年博物馆行业发展呈现出的新问题、新情况,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