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评价研究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s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的开发过程包括:确定项目、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稿本设计、素材准备、合成课件、产品定型、试用调试。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实验心理学教学有着显著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 教学课件 开发 应用
  
  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尤其侧重掌握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实验心理学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最伤脑筋的课程。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后果,主要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信息的容量,拓宽了教学的空间,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如何把多媒体与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整合起来,对实验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开发和使用,还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我们提出了“应用心理新专业课程《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研究课题。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建构一套新型的实验心理学教学结构,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将实验设计理论、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心理学基本研究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的开发与研制过程
  
  1.确定项目
  全面地参考国内外主要的“实验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教材。国内主要的参考教材包括《实验心理学》(杨治良编著,1997,浙江教育出版社)、《实验心理学》(朱莹编著,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心理实验指导》(范安平、吴念阳著,199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外主要参考欧美国家的“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两类教材。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知识的讲解。对于某些抽象难懂的实验现象,尽量用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形式来表现。
  2.教学设计
  课件效果的好坏、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关键在于教学设计。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依照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步骤。设计本课件是希望能给学生提供生动性和直观性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经典实验的实验程序,即不仅介绍各心理过程研究的主要结果,而且还要让学生清楚这些结果是怎样从实验中抽取出来的。
  3.系统设计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①交互性原则──充分发挥计算机与人的交互性,一般不要搞成线性式,而应该是非线性文本式的。②经济性原则──力求简炼,尽可能地少占空间,节约信息资源。③艺术性原则──画面简洁美观,布局均衡大方,形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又不要一味花哨,喧宾夺主。
  4.稿本设计
  稿本是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根据教学内容和系统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每一个教学点设计具体的表现方式,写出显示的文本,使用的图形、表格、图片、动画、视频、背景音乐等,还有与其他页面连接的交互方式等。
  5.素材准备
  媒体素材设计就是设计和构思表达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各种媒体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和虚拟现实等。
  6.合成课件
  课件系统整体质量好坏,合成也是关键的一步。合成主要做以下工作:将各部分程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增加整个程序的主界面,使整个程序自由运行,操作方便。制作程序运行开头的片断和结束时的屏幕显示信息。进一步统一各部分,诸如声音、颜色、界面等,使整个程序浑然一体。校对脚本设计和程序运行中是否有错误。打包整理,刻录成光盘,并做成自动运行。
  7.试用调试
  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在计算机上初步实现后,对它进行试用调试,从教学实验中检验课件教学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单元设计等等是否符合要求。
  8.产品定型
  
  实验心理学课件的应用与评价
  
  1.多媒体立体的信息呈现方式,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静结合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难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新颖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以往的实验心理学教学,—般都采用讲解法,即主要由老师讲,学生只被动坐着听,即使遇到难点内容,也不过是老师多讲几遍,单调的教学手段和抽象枯燥的内容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师有效地演示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等立体化的有声有色的交互呈现方式人人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些著名实验心理学家的肖像、生平、著作简介以及一些复杂的图表等也都可以得到更为直观的体现。相对传统的只靠声码编译的学习来说,现在则把形码、声码、意码结合起来,多码并用,不仅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对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解得更好。
  2.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使学生对内容掌握得更好。
  实验心理学课程中涉及非常多的经典实验研究,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研究理解其背后蕴涵的心理学思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课件教学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采用“将经典实验研究重现于课堂”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如在讲到“开窗”实验的“字母转换实验”时,事先编制好一个简单的字母转换作业的电脑程序以备使用。课堂上,在学生明白了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要求之后,教师请一名学生作被试来完成准备好的字母转换实验,要求其他学生作观察员认真观察被试学生的反应过程。被试学生通过操作电脑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任务“3个字母+3”投影出来,然后通过按键投出第一个字母“E”,被试学生做出声转换即说出F—G—H之后又通过按键投出第二个字母,如此,直到3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且被试学生作出总的回答为止。随后,在教师的主持下,被试学生将自己完成字母转换任务的内部加工过程向全班同学作汇报并就同学的提问作出回答。很快学生明白了“开窗”实验比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开窗”实验的问题所在。
  3.非线型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和自由
  实验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软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反应时方法、信息加工实验、学习和记忆方面的实验。该实验系统中的每个实验均是一个独立的开放实验设计软件,这一方面是实验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内容决定的,另一方面也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特点。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不同于数学定理、定律的学习,没有很强的逻辑联系,后面的理论观点不必一定建立在前一理论观点的基础之上。当材料不是以“层层下剥”的方式呈现,各部分内容的脉络能够一目了然,这大大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多媒体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专业实验心理学课教学时数有限,总共只有72课时,客观上限制了课程的教学容量。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多种媒体交互使用,搜发信息速度快,操作灵活、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大量地、长时间地显示文字信息及画面,加上教师的讲解,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远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要大得多。
  
  结论与展望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实验心理学的优化作用,随着课件的完善,以及依托校园网实现网络化教学,真正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将教学延伸到校园网覆盖的区域,实验心理学教学课件的优势还会在其它更多地方显示出来。
  本研究系西安体育学院2007年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07008)
  
  参考文献:
  [1]方华.《心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与评价[J].池州师专学报.2004.18(4):93.
  [2]陈利鲜.多媒体辅助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3.18(1):94-95.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低浓度煤层气安全输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低浓度煤层气利用率,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以'十一五'科研成果为基础,研究开发出了可工业化应用的低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