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策略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學方式,当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感觉有兴趣时,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参与中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探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基本策略为主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策略;初中地理
  引言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合作的能力。并且探究性学习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帮助更大,首先因为初中地理对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因为学生小学阶段没有学习过地理,然后地理的学习时间较短,学生难以深刻的学习和了解地理,而将探究性学习融入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轻松地学习地理。
  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策略
  初中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围绕地理事物、现象与问题等,以探究学习为主要手段,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发展,并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能力。例如,地图比例尺、方向与大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如下探究学习活动。
  1.1确立探究主题
  探究式学习活动需要明确探究的主题,这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探究学习的主题确定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教材内容,从而根据地理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大主题”,从而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目标性。其次,主题的确定要尊重学生认知特点,迎合学生探究愿望与需求,紧紧围绕学生熟悉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对探究学习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1.2创设探究情境
  探究学习要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作用下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
  1.3确立探究载体
  学生探究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确立合适的载体,可以是问题、学习任务、项目等,这需要教师根据地理探究学习的内容灵活选择,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问题载体引发学生探究学习。优化问题呈现方式,学生不是简单地获得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探究,从而丰富了学生问题获得的过程体验,不仅增强了其探究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1.4组织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以达成地理课程教学目标。每一个环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材料、信息的收集能力,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1.5学习成果展示
  学习成果展示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成果展示,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培育学生地理学习自信,并通过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施,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并利用一段语言阐述自己的探究成果。语言阐述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探究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强化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并实现探究学习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积淀探究经验。
  2初中地理实践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内化、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紧紧围绕地理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
  围绕“地图比例尺、方向与大小”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开展“绘制魅力社区”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本课所学比例尺、方向与大小知识,走进社区,展开考察,并走进社区,获取关于社区的第一手资料。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2.1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大主题,确定本小组探究的子主题,子主题要紧紧围绕大主题确定,同时要体现个性化特点。主题确定后,各小组要根据探究实践活动的主题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探究活动的目标、程序、分工等,做到责任到人,确保探究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对实践活动进行宏观设计,培养学生策划能力。
  2.2全面收集信息,选择探究策略
  在明确主题、制定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收集关于社区的信息,可以通过亲自测量方式获取,可以进入社区档案间接地获取信息,从而为手绘社区地图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还要对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探究策略进行预设,根据实践活动任务分工,选择合适的探究策略,做到因人、因地制宜,体现策略的灵活性。
  2.3组织实践活动,提出注意要点
  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精心选择,实现实践活动的有效组织。由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群体较多,加上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加大了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管理难度,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从而确保活动安全。
  2.4组织活动评价,形成探究成果
  地理实践活动中探究性学习要具有大课程视野,放大实践活动效应,在手绘社区平面地图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社区文化、社区人文等进行探究。上述活动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对实践活动中的探究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活动评价维度要广泛,改变单一化的学科知识评价现象,评价主体要有机融合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提高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
  总之,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取得真正的实效,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本学科的特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整理,精心选择主题,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中取得更大的成效,取得更高的自我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发婧.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报,2016.
  [2]方芳.初中地理教學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报,2014.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游戏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在初中现行教材中占的比重也很大。游戏也是一项综合体育活动,它内容包括着各类基本教材,而且在游戏中也可以找到很多体育基本动作,所以通过游戏教学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个性,开发智力,掌握、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运动的基本技术,又能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独创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游戏也能激发学生上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各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思维导图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现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因此在今后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快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
期刊
【摘要】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谈判策略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谈判效率。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对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劳动方原因、投资方原因以及第三方原因三方面内容。最后,本文将对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策略进行具体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打破僵局策略、分割策略、上级策略以及双赢策略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策略;双赢策略 
期刊
【摘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社会人力资源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非全日制用工的出现,对改善此种社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非全日制用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广东州复大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非全日制用工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国内相关企业与公司的非全日制用工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无论在自我需求、自我认识还是在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方面都在逐步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大批文化娱乐性软件、APP的相继出现,不仅延展了教育的广度,更丰富了当代大学生对教育管理本身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的认识,就当代大学生对教育管理的需求性进行简要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需求性  引言  教育,在每个时代,教育是时代进步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说
期刊
【摘要】次贷危机的产生使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其风险承担行为对一国的金融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理论依据,并从我国银行业整体层面出发,基于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了商业银行在与负债选择和资产选择相关的风险承担指标,对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证实了货币政策在风险承担渠道下对商业银行的
期刊
【摘要】微课是目前教育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有利辅助工具,大大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了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道德法律教育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改革教学情境下,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为初中道德和法律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计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在的学校课程教学中,应用科学技术展开相应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可以说是越来越多。通过教育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形成具体的立体的探究与分析。除此之外,通过教育科学技术的应用,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投入程度有所增加,自然接受起课程知识内容也会更快,从而有效的实现课程教学的效率,推动学生和课程教学之间的共同发展。而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其中应用教育
期刊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化需求才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来源于对生活基本的认识、感悟以及体验,学生的生活对于构建课程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课程需要与生活实际相互贴近,能够直接反映学生需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社会,帮助学生提升生活感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应从学生生活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乐于探究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
期刊
【摘要】教育部办公厅去年发布通知,提出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一重大更改,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还较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现代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任课老师,应切实贯彻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让小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