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入-隔离双向对比的流动人口主观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厦泉城市群为例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选取福厦泉城市群,构建融入-隔离对比的指标体系,探讨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主观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主观社会融合程度较高,但融入与隔离并存,且以融入为主。②流动人口主观社会融合受流迁模式、社会网络、生计资本、制度政策和人口特征等因素综合影响:宏观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显著地增强融入、削弱隔离,淡化了户籍制度造成的融入障碍;中观上在流入地加强社会交往和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改善住房和提高收入确实有助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增强融入、减弱隔离,但基于
其他文献
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是经济地理学探讨的热点议题之一,以往研究侧重于产业案例的分析,主要关注国家和城市层面的知识网络,而对科学家等个人层面的网络研究较为缺乏。以2014—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为原始数据,筛选出高被引华人科学家,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高被引华人科学家之间合著论文的数据构建知识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被引华人科学家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自然区划中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曾引起诸多学科学者的争论。由于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同时区划目的、使用指标等多有不同,导致不同学者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空间分异性思想,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测气候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选择其中q值较大的指标如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等作为主导因子并参考植被
摘要:印度JHARSUGUDA4×600MW项目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印度的第一台600MW机组工程,机组的运行环境、设计要求与国内差别较大。大合同中要求,机组应该具有甩负荷带厂用电运行的功能,在国内机组上通常只有甩负荷功能,而没有甩负荷带厂用电功能,所以,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操作规程,要实现合同中的这个功能要求,必须经过反复的研究、试验。本文结合试验的成功经验对机组甩负荷带厂用电运行进行了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