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的宪法观念评析

来源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in7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锷的宪法观念可从三方面来分析:宪法制定、宪法文本和宪法信仰。蔡认为制定宪法应充分考虑国情;宪法文本里出现的国名之中不应包含"民"字,关于领土的规定应采概括性语言,应明确将紧急命令权、紧急财用权和解散议会权赋予总统;对宪法应忠诚信仰。其宪法观念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修宪注重国情;培养宪法信仰,既要维护宪法权威,又要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文化。以今天眼光观之,其宪法观念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记忆障碍的患病情况及运动锻炼对记忆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选取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
随着CEPA的签署和实施,从制度上保障香港和内地之间建立起超越WTO一般成员的更紧密经贸关系,使香港可以从不断开放和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率先获得好处,从而在国际经济关系格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代礼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象征,它最后定型并达到全盛面貌是在清代中期,尤其是清前期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对中轴线的恢复与建设,为清代中轴线的辉煌奠定了重要基础。  顺治朝的修缮与重建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初二,多尔衮率清军进入京师后,为了迎接顺治帝移驾北京,开始了对宫殿的修缮。这是清代建设中轴线的开始。清政权正式迁都北京后,中轴线区域宫殿的修缮陆续展开。立国之初,
昌平作为城市发展新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新一轮功能布局调整中,承担着推进功能疏解和承接、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生态屏障等重要使命和职责。
具有绝对、排他性的现代所有权概念的建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土地财产权利在很多地方仍不明晰,集中表现在敞田制下共耕的传统使得耕地交错复杂、各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