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内涵与价值的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多维课程资源地图”是立体化的信息载体,直观形象地标识出课程资源所在地理位置、资源类型、资源结构、资源内容与数量、资源利用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优秀案例等信息,涵盖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由不同主体建构并能满足不同对象需求。它的建构与利用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梳理幼儿园课程资源,可成为教师实施课程的具体的“行动指南”,可视作师幼经验生长的“全过程”,实现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在具体实施中,可从基于文献资料搜集,提高理论认识;立足“建构”与“利用”的双向维度,扎实行动研究;勤于案例反思与研讨,及时总结经验等方面逐步厘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推进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助推课程内涵发展。
  关键词: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学前教育;课程资源;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A-0036-05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和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推进,幼儿园课程内涵建设得到了很大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观察能力、课程实施能力逐渐提升,幼儿的天性进一步发挥,交往能力、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和激发,课程的园本化水平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提升园本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搜集、整理、发掘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的关键[1]。通过课程资源地图的多维建构,可进一步梳理幼儿园、区域课程资源,逐步厘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推进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助推课程内涵发展。
  一、关于“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内涵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既可以是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和玩具、图书、废旧物品等材料资源,亦可以是民风民俗、民间游戏、名胜古迹等人文资源;既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直接来源,亦可以成为课程实施的有效凭借。它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涵盖自然资源、材料资源、人文资源等,是课程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是各幼儿园在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总和。
  “多维课程资源地图”是指幼儿园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融合本区域内的课程资源,直观形象地标识出课程资源所在地理位置、资源类型、资源结构、资源内容与数量、资源利用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优秀案例等内容的立体化的信息载体,涵盖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由不同主体建构并能满足不同对象需求,具有地域性、丰富性、多样性、动态性等特点,可成为各幼儿园开发与实施课程的具体“行动指南”。根据服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片区和区域课程资源地图;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课程资源地图和专题性课程资源地图;根据呈现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纸质课程资源地图、电子课程资源地图等;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图文式课程资源地图、表格式课程资源地图等。参与建构的主体,可以是老师、幼儿、家长、专家或是共同建构。
  幼儿园“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绘制地图,是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梳理与开发课程资源,并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地逐步呈现资源多方面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不断丰富与完善的研究过程,亦是经验生长的“全过程”。我们一是研究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资源地图的有效使用,二是研究如何通过利用各类地图,促进本区域内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建构与利用相互促进,通过螺旋上升的运行方式,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地图的丰富与完善,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区域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
  二、“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课程资源有比较系统的论述。如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40年代,在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呼吁要重视学校的资源;意大利的瑞吉欧方案教学体系中,强调环境资源对于促进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以及幼儿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作用;美国的“自我概念”课程中强调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资源开展课程等。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他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2],间接指明了各类资源可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上研究都充分肯定了“课程資源”的重要作用,借助课程资源地图对其进行梳理、利用,是课程建设的迫切需求之一。
  国内关于“课程资源地图”实践性的研究主要有: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中心幼儿园从截取地图—标注类别—必要链接等方面介绍了绘制课程资源地图的经验,从“畅通平台与动态丰富,便捷提取与服务周全,有效整合与多向利用”三个方面讨论了“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地图”的问题[3];无锡城北幼儿园提出绘制课程资源地图方法,并畅通课程资源地图传递通道,让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更加班本化;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提出资源调查可用绘图的形式进行,提供丰富、适宜、与幼儿兴趣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4]。上述研究中,幼儿园通过绘制课程资源地图,梳理幼儿园周边3~10公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在文本标识的基础上畅通平台、便捷提取、整合使用,梳理了资源使用的脉络,资源服务于课程的意识加强,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可就如何实现共享、共用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畅通从课程资源到幼儿经验建构的路径,引导教师关注课程资源地图建构的“全过程”,对于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以及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价值探讨
  1.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自此,“课程资源”成为幼儿园课程实践体系中的重要概念。长期以来,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意识薄弱,需要培养。借助“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及利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充分认识、挖掘课程资源的价值,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课程的改造和优化。   2.有助于梳理幼儿园课程资源
  “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建构前期需通过梳理一定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做好“资源普查”。幼儿、老师、家长等可以共同参与,通过观察、调查等多种形式,搜集、整理与发掘幼儿园、区域课程资源,为建立各级资源系统做准备。在资源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几个筛子”,如孩子的兴趣、需要、经验,《指南》提供的典型性表现等,对收集的资源进行筛选,使课程资源与幼儿发展特点相匹配,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梳理。
  3.可成为教师实施课程的具体的“行动指南”
  “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从单一的文本式转变为多形式、立体化的信息载体,帮助教师厘清了资源搜集、使用的脉络,实现了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的指引,可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科学的方向。“多维课程资源地图”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对象需求,从应有尽有到专业提供,即指向3~6岁儿童核心经验,提供资源配置、资源介绍、活动形态等,对幼儿教育理论、教学组织形态、儿童成长的目标要素等方面进行把握,为区域内幼儿园提供有效支持,幼儿园可借鉴其思维的线索,建构本园的课程。
  4.可提供师幼经验生长的“全过程”
  “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从关注绘制资源地图的结果转变为关注建构的过程,挖掘从“梳理课程资源—建构地图—利用资源”这一过程中潜在的价值,让教师、幼儿、家长、专家共同参与建构过程,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如“石灰草地图”是师幼共同参与建构的课程资源地图,孩子们经历了寻找石灰草—统计石灰草的数量—了解地图的概念—制作石灰草地图—根据地图布局种植石灰草等过程。孩子在主动的活动中获得了对该植物形态、生活习惯的认识,了解了地图的概念,在观察、比较中获得了语言、科学等多样化的发展,并且学会根据需求与环境发生作用,收获了鲜活的经验,在“全参与”中体验“全过程”,获得“全收获”。
  5.可实现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共享共用
  依托“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实现从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拓展到片区、区域的课程资源统整,建构一定范围内片区、区域课程资源地图,推进不同层次幼儿园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建设内涵的发展,对同类研究有借鉴意义。同时,探寻出各类“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共商、共建、共用、共享的途径、方法与策略,并更好地以“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为导引,促进区域内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最终推进区域课程改革并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因此,“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与利用实则是一个课程实践与改革的过程,其外显成果是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地图,实质是提升区域内各幼儿园课程资源深度开发与有效利用的能力,促进各层次幼儿园课程建设在原有水平上的提升,并为其他区域课程建设内涵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四、“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研究路径
  1.基于文献资料搜集,提高理论认识
  在研究前期,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丰富理论基础,形成文献综述,借鉴相关理念。如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1979年出版的专著《人类发展生態学》认为,发展是个体与他所处环境持续改变的过程,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是一种层叠生态结构的顺序,形成了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围系统和宏观系统的基本结构。其中,微观系统的因素最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最大,各系统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以及主动成长着的个体与其所生活的不断变化的直接环境之间渐进的、双向适应的过程[6]。因此在“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建构与利用的研究中,本园的课程资源地图建构是重点,再逐步拓展到片区、区域。主体在建构与利用中推进课程资源地图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同时自身的经验也不断生长,两者相互促进。又如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不应当是按照某些事先决定的行为目标制定出一套“方案”,然后再加以评价,而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不在于获得大量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能力;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达成理解;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形成智慧[7]。基于此,我们认为课程资源地图建构是开放的、动态的、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主体经验生长的过程,也是课程不断建构与完善的过程。
  2.立足“建构”与“利用”的双向维度,扎实行动研究
  “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从建构与利用双向维度出发开展实践研究。一是建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对象需求的课程资源地图。二是关注课程资源地图建构的过程,注重经验的生长。三是探寻各种类型课程资源地图建构的路径与方法,形成一系列建构、利用课程资源地图的有效策略。一方面力求提炼出各幼儿园利用“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不同策略,力求归纳出区教研室、片级指导小组、园级核心小组在不同层面推进“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利用的途径与方法,力求探寻各类“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共商共建共用的途径与方法。另一方面研究如何以“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为导引,促进区域内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最终推进区域课程改革并促进师幼共同成长。我们在行动中不断思考、调整、优化,考虑两个维度研究的相互关系,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3.积累案例、开展研讨,及时总结经验
  研究中需搜集有典型性的案例,通过观察、记录、收集、整理进行分析研讨,积累教师在“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建构与利用中不同形式的典型案例。借助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工具,如《指南》《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手册》等,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解读资源地图建构与利用的情境,解决资源地图建构与利用过程中突出、典型的问题,以期在过程中让师幼获得更好的发展。如大班案例《小豆丁农场地图》中,教师让幼儿观察、统计园内的动植物,进行分类与记录,制作小豆丁农场的地图,了解农场的环境,并尝试对环境进行规划。教师依据《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案例的分享中发现“幼儿在记录时表征的形式可以多样,如图片、数字等,可鼓励其用绘画、剪贴等多种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表达”,从而在后期地图的建构中进行优化。因而在研究、分析过程中,教师可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实践观察,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使资源地图建构与课程资源利用可视化,并形成文本,进行推广。   五、“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建构与使用的主要策略
  “多维课程资源地图”是不断丰富且动态发展的,师幼既是建构者也是使用者,需把握建构与使用的主要策略,正确看待两者互为促进的关系,建立使用与反馈的双向机制,使“多维课程资源地图”成为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等参与课程的导引。
  1.着眼于多维,实现多元化的建构
  多维,理解为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建构可考虑以下几个具体维度:一是基于资源的地理位置,即呈现各类课程资源总体的空间分布,比较粗浅、全面地呈现一定范围内的课程资源。二是基于由资源引发的不同活动形式,呈现相关集体活动、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如基于“上方山森林公园”这类自然资源开展的春秋游的亲子项目活动。三是基于不同的年龄段,呈现不同年龄段适宜的资源,以及由资源引发的相关活动。四是基于资源类型,呈现此类资源的特性及活动案例等。如很多幼儿园树资源特别丰富,有百年老树、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香樟树、有靠近农场的橘子树。同类的资源在课程实施中会有共性,但由于树种不同亦有差异。这类实践过的优秀案例就可以纳入课程资源地图中来,供其他未开展相关活动且想要开展同类活动的幼儿园借鉴。
  2.起始于本园,拓展多层次的建构
  首先,以幼儿园为课程资源地图建构主阵地,搜集、整理与发掘园内外资源,储备足够的资源保证幼儿开展活动,进而以其为导引,遴选其中的优势资源与课程相结合,或进入幼儿园蓝本课程,或围绕该项资源生成单个活动、项目活动或主题活动。其次,片区的课程资源地图是建立在部分幼儿园拥有同类资源的基础上。如有些幼儿园地处蚕桑之乡,有些幼儿园同处运河之畔,有些幼儿园拥有古镇资源及文化,这类幼儿园便可以抱团组成相应的片区小组,共同建构课程资源地图,资源共享,联动活动,优势互补。再次,区域课程资源地图则是各园优势资源所引发的优秀案例的逐步呈现,各幼儿园可以借鉴其路径,优化本园的课程建设,以此层层拓展,进行资源的统整,实现“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共建共享。
  3.立足于成长,注重过程性的建构
  在建构地图的过程中,首先从调查、梳理资源开始,其间引发教师对资源的价值判断,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在表征地图的时候,引发师幼与资源充分互动,在观察、比较、探索中积累多方面的经验,教师层面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策略,幼儿层面培养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等良好学习品质,同时也鼓励师幼将探索的结果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呈现。如在建构“弄堂里的骑行地图”时,教师挖掘了老街的弄堂资源,分析其价值,引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师幼一同走弄堂(了解老街弄的特點与分布、测量弄堂的宽窄)、画骑行地图(选择绘制的工具、确定地图的南北方位、划分骑行的站点、设计安全监督员标志、设计骑行安全标志)、玩骑行游戏(志愿者征集、弄堂骑行初体验、弄堂里的骑行趣事),进而完善骑行地图,从而让资源走向活动,进而内化为幼儿经验。
  4.建立使用机制,使其成为课程的有效指引
  研究中建构《“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使用手册》,包含“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简要概述、主要特点,以及“地图”的使用方法、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真实、条理、科学、通俗地呈现“地图”的实用性和价值所在,将“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使用可视化,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不同层次的教师、不同类型的家庭在不同场合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促进不同主体对“多维课程资源地图”利用能力的提高。
  5.落实反馈机制,使其成为地图优化的有力抓手
  在地图使用过程中应不断优化利用方式,再反哺“多维课程资源地图”的建构。在园级层面开展个别访谈、群体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多样形式,收集幼儿、教师、家长对于“多维课程资源地图”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反馈,并提炼共性问题。再以片小组的形式,通过故事分享、观摩活动、讲座等形式解决一线教师利用资源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优化资源利用途径后再回归到各园,再建构“地图”,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各类课程资源地图。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用的各种方案集合,发挥课程资源地图的导引作用,提升各园、各片区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最终促进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建设内涵的发展,形成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斌.资源:造就更具活力的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 2019(10):10.
  [2]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279.
  [3]王海英.浅谈幼儿园“课程资源地图”的绘制与有效利用[J].早期教育, 2016(6):11.
  [4]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课题组.建好用好幼儿园课程资源库[J].学前课程研究, 2007(2): 68.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
  [6]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17):251.
  [7]汪霞.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及其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19(3):60.
  责任编辑:颜莹
其他文献
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日益向精准放疗方向发展,放射治疗从2D到3D-CRT,再到IMRT,再到目前的VMAT技术,位置是否精确成为其中的关键,而图像引导(IGRT)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此类难题
目的评价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1.1~2019.12.31因四肢创伤骨折后发生骨不连在我院诊治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先后顺序分为
本文对教学模式及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含义、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特点及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硬笔书法》课程已经在高职院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如何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全新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好的适应当代教学对象,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
在不同的审计委托模式下,审计当事人之间形成的审计关系不同,审计关系发生作用的机理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委托行为已越来越复杂,在直接委托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转委托行为
头孢唑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与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应用时存在配伍禁忌。因此,临床应用时两药不宜在同一输液器内接触,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Ceftizoxime sodium is the t
过去十几年中,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有序地推进。目前,我国货币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只是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仍受到严格管制。随着
会议
摘要:按照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延迟开学,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倡议。在此背景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活动,不少教师经历了由 “盲”的开始,到因“盲”而“忙”,到开始后的“迷茫”的过程。通过开始线上教学活动,教师们也在思考,如何抓住线上教学的机遇,如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根据学科特点,了解学情,上好每一堂课,让线上教学真有所教,学生真有所学。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正> 1 粮食需求结构预测:直接需求、间接需求有较大增长 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影响。未来的人口增长将驱使粮食的直接消费量持续增长。农村居民口粮的消费变化趋势将会在
在现行建筑市场管理体系中,建筑施工企业主要通过参加招投标的方式取得承建工程项目。在投标(或议标)过程中,业主一般除了要求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外,还要求企业提供施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