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外科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理念是过去二十余年创伤外科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DCS由于与传统理论相悖,所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后方被人们所接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颅脑交通伤家兔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筛选合适的撞击速度制作家兔颅脑交通伤模型成功后,每日分别给予高氧液25,50,75,100 ml治疗.观察各组动物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膜电位(MMP)、神经细胞凋亡率的改变,以及神经损害程度评分(NSS)的变化. 结果 经过筛选,以72 km/h的撞击速度制作的脑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与未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脑线粒体
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生率较低,文献报道约占腹部外伤的3.7%[1],但因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损伤常被漏诊或在手术探杏过程中遗漏.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处理十分困难,术后并发症较高,死亡率高.本院199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39例,为了防止术后十二指肠瘘,笔者均采用改良双管引流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后,如何从宿主辨别移植细胞,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存和转归情况,一直是让人困扰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常采用在BMSCs移植前对其进行标记,在离体的情况下对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切片来分析鉴定.这类侵袭性的方法,不能动态观察移植细胞在活体宿主体内的生长分化情况,难以客观评价细胞移植术的疗效,这显然难以满足BMSCs移植已进入
期刊
我国的城市机动化水平已达到100/1000,即每10人拥有一部机动车.我国城乡道路的主要使用者仍然是行人、骑自行车者、摩托车驾驶员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他们既是主要的道路使用者,也是道路交通的主要受害者,又是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人群.随着机动车数量和交通运输量持续增加,这些人暴露于机动车碰撞的危险机会与日俱增。
期刊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指在没有心、肺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引起的肺水肿.与一般肺水肿相比,NPE具有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病情严重、可迅速危及生命等特点.由于使用常规疗法(吸氧、吸痰、强心、利尿、脱水降颅压、激素)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效果欠佳,笔者对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1例急性重型颅
期刊
为了提高我国创伤外科尤其是骨创伤的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解放军总医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创伤学术交流会暨骨创伤新进展研讨会,定于2007年9月7—9日在北京市举行。本次会议除进行大会交流外,还将邀请国内外创伤专家作专题演讲,争鸣答疑。届时将同时举行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第五届委员改选会议:
期刊
笔者收治1例左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夹层动脉瘤,采用球囊栓塞TCCF后出现假性动脉瘤,以带膜支架一次治疗假性动脉瘤与夹层动脉瘤,并且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指导腹部实质脏器创伤后行经皮穿刺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2例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明确脏器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生命体征稳定者在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止血剂,行局部止血治疗,均于治疗后即刻、1d、3d、1周、2周、1个月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 结果 12例患者均即刻止血,无迟发性再出血. 结论 超声造影显著提高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准确指
1997年1月-2005年6月,我科共收治腰部刀刺伤患者65例.现将其中经腰肋部斜切口(lumbocostal oblique incision)探查的28例报告如下。
期刊
在寰楸椎固定或枢椎与中、下颈椎的节段固定中,枢椎椎弓根螺钉可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为最终取得满意的融合提供保障[1,2].然而,在某些患者由于楸椎横突孔过大、枢椎峡部细小、短颈后凸畸形、头枕部遮挡等解剖因素,使得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楸椎侧块螺钉无法在枢椎提供螺钉固定点[3,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