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和周信芳相处的日子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1988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时期,我极少接触京剧。1940年冬天,我因孤岛形势日益恶化,决定离开上海去大后方。中学同学王南群、过振东为我送行,请我在卡尔登观看了周信芳的《文素臣》,周信芳、高百岁诸位的表演很精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整整九年,没有再观看过京剧。
  1949年,我参加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的工作,那时天天看戏,也经常见到周信芳,但没有个人之间的交往。1950年5月,华东文化部成立,我调到戏改处,不久建立了华东戏曲研究院,周信芳出任院长,我和周信芳打交道的机会就比较多了。
  1951年,中国戏曲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吕君樵、张震和我负责初试,录取了生行的钱浩梁和旦行马晨曦。复试请梅兰芳、周信芳主持,干部则仅我一人到场了。周信芳经常来衡山路十号,因为来得较早,我们就随便谈开了。后来考生唱的戏是《追韩信》,周信芳笑了,他说:“不一定要唱我的戏啊!”我向他作了解释:“事先考生根本不知道谁来对他们复试。”周信芳听了钱浩梁(浩亮)的唱,基本上表示满意,认为嗓子不太好,是青春期常有的现象,很快会好转的,于是,他又问了这个考生一些其他问题。考生退场,他表示可以录取,又对我说:“原来是钱麟童的儿子,他父亲我熟悉。”这一次复试工作,我和周信芳一起两个小时,对他的办事认真细致、对青年的爱护都有了出乎意料的体会。因为对周信芳这样的名表演艺术家来说,这确是小事一桩也。他推脱事情忙,不来,也完全可以。当然,梅兰芳也准时到达了,对于旦角的考试,也极其认真细致。
  就在这一年,周信芳演剧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在上海出版的特刊上有华东文化部部长陈望道一篇十分简短的祝词,是陈望道部长叮嘱我拟的初稿。华东文化部及所属戏改处都送了用整幅宣纸写的祝词各一轴,都是伊兵处长布置我写的颜体楷书,字相当大。因为这些只是具体的工作人员做的工作,当然没有告诉周信芳本人我分别是拟稿者、书写者,所以周信芳始终不知道。现在那本特刊仍有收藏、流传,那两轴颜体楷书早在“文革”中被毁了。
  1953年,华东文化部改组为华东文化局,我到华东戏曲研究院做资料研究工作,和院长周信芳经常在一起谈中国古代历史、中国传统剧目,我们彼此发现都对《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有浓厚的兴趣,共同的语言也就多了。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七岁时以“七龄童”艺名而蜚声京剧舞台,对文史学术有这样的基础,使我完全出乎意外,也颇为钦佩。没有恒心和毅力,不可能做到这一步。在旧社会成长的一大批戏剧艺术表演家,像他周信芳,真是凤毛麟角也。
  他每次来到院部,如果不是有会议要开,毫不例外地总是先到资料研究组兼作图书室那一个大厅,和大家谈,或翻阅图书。关于京剧唱、做、念、打诸问题,他基本上找徐筱汀(徐慕云之弟)谈,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基本上找我。很快,我们彼此都加深了相互的了解。
  那时候中央文化部、中国京剧院、中国戏剧出版社都忙着剧目审定工作,决定先把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大师的代表作予以整理出版,予以推广,也是对所有戏曲表演艺术界剧目审定工作的推动和示范。北京经常来文来电催促,不仅如此,有时还派戴不凡到上海,抓得很具体。有一天,周信芳却约我单独谈话,谈的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定稿问题,他拿出了当时的演出本,实际上也是他亲笔写下的手稿,还有一张纸,是田汉的意见,那是对三四句唱词有所修改。周信芳说:“现在都交你,请你替我拿个主意,把本子定下来。”因为这本子已经在舞台上演出多年,成为经典了,岂是我这样一个门外汉可轻举妄动的,至于田汉,他是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局长,既是权威,也极在行,因此我一再推辞,他却不肯改变他的决定。我又说:“院里编审室的京剧组也许比较适合做这件事。”他很严肃认真地对我说:“京剧业务,他们比你熟悉,但是对《史记》、《汉书》,你比他们熟,这是历史剧,还是请你拿主意比较合适。”就这样,我真有点诚惶诚恐,把任务接下来了,大约思考了相当一段时间才交还本子。究竟采用了田汉的意见没有,已记不清,但是,这对我确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周信芳也没有再有任何反复,《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后记》说明此剧由严朴、蒋星煜协助整理,严朴是编审室京剧组组长,所以也有他的名字,实质他并未参与。
  为了配合《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的发行和宣传,《光明日报》同时组织我写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人物描写》,在副刊《东风》发表,我也正好借此机会谈谈我的理解和体会。此文后来被收入《周信芳艺术评论集》,于1982年12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在这里必须补充说明一下,《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后来曾再版过,剧本未有任何改动,但协助整理者姓名却变了。这种事情我经历多了,没有精力去交涉。
  华东戏曲研究院那里先后两年多,和周信芳相处是非常愉快的。他主演的戏我印象颇深的除了《四进士》、《萧何月下追韩信》、《打严嵩》、《清风亭》、《坐楼杀惜》之外还有《秦香莲》,这个本子集中各剧种本子的精华,执笔者为严朴,但也可以说是周信芳亲自改编,字字句句均出于他的口述,严朴“执笔”而已,采取了包审包断的框架。周信芳一人饰两角,前为丞相王延龄,后为开封府尹包拯。王延龄为一熟悉世故人情近乎圆滑之老官僚,但还有一些正义感,可又怕担风险,性格复杂。周信芳塑造之王延龄恰到好处,与《四进士》之宋士杰异曲而同工。相形之下,包拯反而比较一般,唱腔并未向净角靠拢,但尽可能淡化了迷信色彩加深了人情味。彩排、公演、华东会演,我看了三次。我向周信芳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延龄身为丞相,他解决不了的案子,叫秦香莲去向开封府告状,于情于理似乎说不通。因为开封府尹的官固然不小,但总比不过丞相也。周信芳听了也笑了,他对我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老戏就是这个样子,不是我首先如此处理的,但是,你的疑问我也早就想到了。戏这样编,不能说它荒唐离谱,多少也有一点依据,或者说有由来的。我查阅了《宋史》,原来宋太宗赵匡义、宋真宗赵恒没有做皇帝之前都做过开封府尹,因此当时人们心目中,这开封府尹的职权实际上已超越了法律文本所规定的范围,而仅次于皇帝了。”我去翻阅了《宋史》,果然如此,从此对他更加钦佩。1961年,北京、上海都为周信芳舞台生活六十周年而展开了庆祝活动,我应《光明日报》之约,写了《略谈周信芳史学修养》,2月2日发表于该报,也谈到了他关于《秦香莲》、关于包拯的谈话。   十分遗憾的是周信芳的《秦香莲》也极少有人谈起,这一版本的演出更成了绝响,能够前王延龄、后包拯这样一人饰两角的表演艺术家恐怕也难找了。
  我还和周信芳一起在台下看过金素雯、陈正薇、沈金波诸人合演的《皇帝和妓女》,他发表了感慨,他说:“像范琼这种类型的坏人,肯定现在也会有,当然不多。隐藏得很深,不容易发现罢了!”也许他有所指,我没有追问。
  随着华东大区的撤销,1955年华东戏曲研究院也将不存在,同时分别成立上海京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戏曲学校等机构。许多同志建议:出版一本纪念册。秘书长伊兵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落实了这件事情:一、院长周信芳以及院内各级领导和主要编、导、演、音乐、舞美都写点经验或心得体会;二、为了不影响机构改组、移交等工作,成立一个临时的工作组,在上海越剧院内辟一室作为办公室。这一切都异常顺利地在进行。
  这个工作组共三人,伊兵指定以我为主。我立即和周信芳院长联系,他一口答允,但他说了大意,要我成文。作为工作总结的第一篇,主要是谈对戏曲遗产的看法,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一概否定,但也应该允许作某些改动。所用的语言从现在来看,也许“左”了一点,当时来说,已经比较持平了。又一再强调了“为工农兵服务”,这也是当时大家的共识。文章不长,不到千字,标题为《巩固成果坚持斗争》。我笔录完毕,读一遍给他听,未有改动,就定稿了。
  这本纪念册清样拿到手时,华东戏曲研究院的改组改建工作已完成,原单位秘书长已调北京,任中国剧协秘书长。看清样这最后一关落到了上海市文化局代局长陈虞孙头上。他看了清样,觉得篇幅太庞杂,把文章严加选择,改名为《华东戏曲研究院文件资料汇编》于1955年3月作为内部文件出版,印数有限。经过“文革”,留下的更少了。
  从1955年春天开始,周信芳出任上海京剧院院长。而我到了上海市文化局艺术一处,不久被指定联系京剧院,我和周信芳又有了较多的晤谈机会。当昆剧《十五贯》在全国广为传播时,他一向以演清官戏《打严嵩》、《四进士》诸剧而负盛名,自然也想到编一出新的清官戏,选择什么题材,他拿不定主意。我谈起文化局领导李太成也叮嘱我要多多关心清官戏的题材,我初步提出了海瑞及至蔡襄等历史人物。周信芳说,他从前演过传统的连台本戏《德政坊》和《五彩舆》,都是以海瑞为主角,但故事则各不相同,问我这两个本子哪一种好些。我对他说,两种本子我都看过,故事都曲折有趣,但是却和历史上的海瑞是两回事,《五彩舆》写鄢懋卿的妻子被别人抢去,那情节比较庸俗。周信芳听了,放弃了改编《德政坊》或《五彩舆》的想法。
  我收集有关海瑞的历史资料的工作得到了李太成的肯定,周信芳又对海瑞戏流露了浓厚的兴趣,我更加快了工作的进度。1957年初,我已经把上海图书馆所藏明、清两代各种海瑞的文集读完,整理出了一本简要的历史人物传记《海瑞》。送交上海人民出版社,他们很快审查通过,出版问世了。
  1959年4月9日,周扬在上海传达中宣部宣传海瑞精神的决定,希望上海文艺界能创作、上演宣扬海瑞刚正不阿精神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正因为我写过《海瑞》传记,一时之间成了许多报纸、刊物乃至文艺单位以及电影厂的访问、约稿对象。
  《解放日报》约我写稿,因为是党报,我也就没有向李太成汇报,径自为其副刊写了一篇五千字的《南包公海瑞》。周信芳本人以及上海京剧院根据权威方面的意见就以《南包公海瑞》的故事框架开始酝酿写京剧,并约我到院部艺术室作了一次小规模的学术报告,院长周信芳、副院长陶雄、编剧许思言都去听了。我发现图书资料室贴了一张布告,可以代购《海瑞》一书。
  上海京剧院的《海瑞上疏》(初名《海瑞上本》)由周院长亲自在抓,而且在名义上还请《文汇报》社长陈虞孙“挂帅”,后来很少来找我。文化局干部的分工经常在调动,当时有数千万字的传统剧目要校勘,急等着以内部发行形式出版,临时组织了一个十几人的班子,调我协助宗政文一起负责。从此,我和《海瑞上疏》不再有联系,正式公演时,报刊还是约我写了剧评。
  转眼到了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张春桥的周密安排之下在《文汇报》发表,随之吴晗作了自我批评。《文汇报》从此就直接由张春桥控制了。《文汇报》出面组织了两次讨论,出席者都是学术界的。我去了,未见周信芳。但上海市委宣传部也召开几次大规模的会议,周信芳去了。杨永直部长强调了讨论不必和《海瑞上疏》联系,我们稍稍放心一些。
  很快,徐景贤受张春桥指派在《解放日报》发表了署名丁学雷的《〈海瑞上疏〉为谁服务?》,那是1966年2月12日,黑文咬定我和吴晗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虽然还未点周信芳的名,但此文咬定《海瑞上疏》为《海瑞罢官》打先锋,为资本主义复辟打先锋。我们已经感觉到一场弥天大祸要降临了。
  上海的剧协也召开了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座谈会,基本上由姚时晓主持,周信芳和我每次都参加了。复旦大学赵景深教授仍是从戏曲史的角度谈问题,心平气和。上海戏剧学院的青年教师冯树棠每次发言都无限上纲上线,有时比丁学雷那篇黑文更杀气腾腾。周信芳每次都气得脸色发白,甚至身体打哆嗦。我的发言更毫无例外地被冯树棠批得体无完肤。主持人姚时晓竭力想把讨论会的批斗倾向扭转过来,可毫无作用,最后成了道地的斗批会,只是没有打人而已。
  4月间,我被宣布“靠边”,据说是第一个“靠边”的。两周后,有了第二个“靠边”的,就是周信芳。紧接着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批斗会,有时接连着好几天,天天都有,在单位、在工厂、在剧场各地的都有。《海瑞上疏》是周扬指定、指导的剧目,我们都认为是完成党所布置的任务。当造反派“揭露”周扬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时,我们当然已经没有任何声辩的余地了。
  而且,陶君起编辑出版《京剧剧目初探》,也要举行批斗会,批斗周信芳和我;陈大濩改编过《四郎探母》,也要举行批斗会,批斗周信芳和我,足见张春桥、姚文元、徐景贤等人必欲把周信芳和我置之死地才甘心了。在这些批斗会中,一连三四小时不准抬头,不准喝水,尤其在大热天,真是惨无人道。下午开批斗会的话,没有晚饭吃,也是当时不成文的法。
  《海瑞罢官》的批判也好,《海瑞上疏》的批判也好,原是“四人帮”反党夺权的开锣戏,后来他们忙于别的重大政治阴谋,这种批斗会就少开了。彼此又不在一处“隔离”,我和周信芳见面的机会随之减少。我被解除“隔离”不久,又到了五七干校。在监督劳动中,又怎敢打听周信芳的下落呢?
  周信芳于1975年3月8日因受长期残酷迫害而死于华山医院一事,我于1978年回到市文化局以后才知道。
  8月16日,周信芳骨灰安放仪式在龙华革命公墓进行。一位科级干部指派我用墨笔工整楷书写了所有的通知的信封,有的曾经“造反”的好汉也参加了。但他不准我参加。
  11月,上海市文化局与剧协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为周信芳平反昭雪,恢复名誉,也为与《海瑞上疏》有关的、受到诽谤的、迫害的一批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与此同时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了大规模的座谈会,为受迫害而死的李平心、周信芳等平反昭雪。社联负责人罗竹风派副秘书长郑心永事先来看我,要我对出席人员提出意见。我认为周信芳之子周少麟及其夫人在“文革”中遭遇甚惨,目前精神上仍痛苦不堪,请考虑邀请出席。罗竹风采纳了我的建议。在讨论会上,时任市委副书记的夏征农同志也作了发言,我冒昧地向夏老说,周信芳家属也在会场,希望他能接见。夏老一口应允,随即与周少麟夫妇进行了单独的会晤,亲切地慰问。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总觉得很愧对这位成就卓越、含冤而死的大艺术家。
  这些年来,已经写了几篇关于周信芳的回忆文章,都是亲身经历,相信有许多事情是从未披露过的。这一篇文章不长,却是比较全面地回忆了我们相处的旧事,聊以寄托我的哀思。
其他文献
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属性、作用与发展趋势吴德年1978年在全国广泛建立起来的广播电视大学,到目前已成为规模大、系统性强、深受欢迎、成绩显著、独具特色的新型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
复读是学生高考后重要的教育选择,以往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讨论复读合理性等问题,或从微观层面探究高三复读学生的相关表现,缺乏复读生进入大学后在学涯与职涯方面的相关研究
电大电教路在何方——全国电大电教工作调查报告的探究周湘泉徐锦培在我国广播电视远距离开放教育系统中,电化教育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媒体、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最优化的培养人
一幅新闻图片,背景运用的好坏,对突出主体,造成空间效果,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说明情节的环境,烘托现场气氛,反映地域特色,都是至关重要的,背景运用的恰到好处,往往可
河南省禹州市的侯先生最近比较烦,本来是自己非常钟爱的丰田品牌轿车,不顾家人的劝阻买回家之后却给自己带来了一大堆麻烦事儿。不仅车用得非常不顺心,还遇到4S店的工作疏忽,这买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讨论,电大的大学物理教学逐步得到加强,并不断走向成熟.本文提出,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当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21
试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出路与对策张瑞麟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已走过17年历程。17年来,它已褪去自身的稚嫩,步入成熟。1978年邓小平倡导建立,1986年以来李鹏总理先后5次题词,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央
继续工程教育概况及电大发展继续工程教育的对策纪平一、前言“继续工程教育”是指对在职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虽各国继
“浑厚、凝重、抒情”.沈柔坚先生是这样评价我的画风的。无论当今画界流派纷呈、新潮如涌.我仍然坚持我的写实、抒情的画法和风格.我深知.对我来说跟风并不适合我。我崇尚写实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