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典制定中习惯的定位——以蒂博与萨维尼的论战为线索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w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4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蒂博与萨维尼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其中关于习惯在立法定位上的不同认识成为当时德国民法典制定中的争论焦点。这场经典的学术论战也为中国的民事立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汲养。当前在法律的多元化思维渐趋共识的背景下,习惯与法律二元共存的定位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学者对习惯在民法典编纂中的定位引起了高度重视。民法典中对习惯以开放性的规定予以吸收,成为中国必然考虑之立法范式。
其他文献
针对艺术专业考试主观评分过程中存在的评分误差问题,从准确度、稳定性、误差曲线三个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编制相应的测评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对主观
针对数据结构及算法的抽象性和动态性,介绍了<数据结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系统的研究、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实现了对<数据结构>教科书中的典型算法进行交互式跟踪演
地方立法应当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权,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撑。在由湖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湖北省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地方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女性的就业模式是"去性别化"的,这种就业模式导致了女性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偏识。市场机制迫切呼唤更加灵活、弹性和多样化的女性就业模式与之适应。性别化的
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成为"商业囚徒"的文化,它毁灭了文化应当具有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必定会导致形成兼具欺骗性和操纵性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