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里话十年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z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弹指一挥间,转眼我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远程办已经工作十年了。十年前,鉴于我在计算机方面的专长,县委组织部一张抽调函,把我从乡下的学校调到县委组织部,参与远程教育工作,从此与远教结缘。这十年,我共参与创作了三十多部党员教育专题片,其中有三部尤其令我记忆深刻。虽然这三部片子算不上是什么佳作,但拍摄这三部片子的经历和心路最能代表我十年远教生涯的不同阶段,就权且称之为“三部曲”吧。
  《瑶山养鸡人》初探索
  2008年2月22日,我进入组织部的第一天,办公室黄主任拎来一台摄像机,简单地教了教开机、关机、录制,就让我跟着领导下乡。那天一个新闻我拍了整整六十分钟素材,录完了一整盒磁带,什么都拍,生怕漏掉啥,结果害得电视台的编导在编辑新闻时憋了一肚子火。这是事后我跟电视台的兄弟混熟了他们告诉我的。当时的我,对制片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我原本想着不懂就学呗,可时间不等人啊。那一年的4月,部领导就决定让还处于摸索摄像机按键功能阶段的我负责拍摄专题片《瑶山养鸡人》,参加当年的自治区“百部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说实在的,我不怕自己出丑,倒是为领导捏了一把汗。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这个“新兵蛋子”,领导的决定可真够大胆的。没办法,不会就只能找人帮忙,我赶紧找来县电视台和文联的同志一起,临时组成了“三人摄制组”,开始了人生中第一部专题片的创作。
  拍摄过程碰到了许多困难,第一步就绊在了坎上。那是开拍的第一天,我们打算去拍《瑶山养鸡人》的主人公盘武帝关心村里一位五保户老人的场景。一到地方,我就迫不及待架设机器,拉来老人进行采访。可是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这位六十多岁的五保户老人面对摄像机镜头硬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急得我们直跺脚,采访随之陷入了困境。最致命的还是回到办公室后,我在检查整理素材画面时,发现那天所拍的素材根本不能用,不仅采访的五保户老人穿的衣服脏兮兮的,而且他住的房子里物品摆放得乱七八糟,地面上的垃圾更是时不时地被摄进镜头画面。当我拿着这些素材给某位专业人士看时,他的评价真是毫不客气: “你拍的这就是一堆垃圾。”否定之后,那位专业人士还是给我传授了拍摄采访的一些技巧及注意事项。听完我才知道,进行采访前要与采访对象进行充分沟通,正式拍摄前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整洁干净,等等。就这样,我们“三人摄制组”是一边拍摄一边学习,整整耗了五个月时间,片子是修了改、改了修。还记得那一年的中秋节,别人都是一家人团圆赏月,而我却孤零零地守着一堆摄影器材在办公室改解说词,直到第二天的凌晨三点才改好。望向窗外,正是皓月当空,我的心里不禁涌上来一丝酸楚,想等抽调的期限一到就回乡下教书去。
  2008年10月15日,片子终于制作完成,正式报送给自治区参评。时间一晃就来到了12月,我的抽调期限到了。正当我准备回乡下教书的时侯,自治区“百部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结果公布了,我们摄制的《瑶山养鸡人》入围当年的“百部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并获得了组织奖。这是2006年自治区开展“百部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以来,我们田林县第一次有片子入围并获奖。消息传来,我激动不已,于是便放下了收拾好的行囊,期待能继续在党员教育电视片这座百花园里采得新芳。
  《壮家有戏》求突破
  第一次拍片的经历有苦有乐,来自组织上的肯定更让我充满了干劲。接下来我又先后制作了《风雨人生》《愛在他乡》等多部专题片,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那几年,每拍一部片子都会有莫名的兴奋和冲动,我也是在这种兴奋和冲动中渐渐掌握了专题片摄制方法和技巧。期间我还参加了各级各类专题片摄制培训班,特别是我曾经有幸两次走进中国传媒大学,亲身感受传媒人的敬业和博学,学习了前沿创作思路和理念。如制造悬念、线性思维、镜头语言、画面编辑等这些比较专业的知识,就是我在培训班上学到的。这些年,我还把自己培养成了纪录片“发烧友”,国内外的优秀纪录片我几乎如数家珍,一有时间就翻出来看看,跟着人家学怎样拍画面、怎样刻画人物、怎样讲故事。
  片子看多了,自己在摄制专题片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多的想法。2012年,我拍摄了专题片《壮家有戏》,这是一部反映我们田林壮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片子。为了能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我们在架构专题片故事叙述结构时,改变了以往的单线叙述结构,尝试用两条线交叉叙述。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突破,最终片子获得了成功,在当年自治区开展的“百部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这无疑是对我们这次尝试最好的回报。
  2014年,我们拍摄《壮剧人生》,讲述北路壮剧第十代传人闭克坚一生致力于北路壮剧的创作与传承,成功将北路壮剧带到北京演出,为壮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这是一部文艺片,为了突出艺术性,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放弃多年使用的摄像机拍摄,改用单反相机进行拍摄,目的是让片子画面更清晰,色彩还原更丰富,更有层次感。为追求美感,我对拍摄的部分场景还打灯布光,甚至跨县去拍了外景。这个片子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极具艺术美感的精美画面。而这一次次突破的灵感和勇气都是从那部《壮家有戏》中被激发出来的。
  《杨姐》背后是坚守
  这几年,我患上了痛风顽疾,发作期间关节痛得连路都走不了,稍微好些时,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这对于需要经常到户外拍摄片子的我来说,真是有一万个不便。曾经有同志劝我:“放下吧,也该歇歇了!”可是现在我还真放不下,也不想歇,因为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远教早已成为我的一个挚友,历久情浓,心里全是不舍。2017年,我们摄制了专题片《杨姐》。因为特殊的原因,拍完素材离交片的日子仅剩四天的时间。为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我们采取非常规做法,把设备搬到酒店去闭门进行后期编辑,困了累了就眯一会儿,一天也吃不上一顿囫囵饭。整整四天四夜,我连酒店的房门都没出,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片子的制作。《杨姐》在2017年的全区党员教育电视专题片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一起做《杨姐》片子的同志感慨地说:“没白熬,值了!”
  十年,虽谈不上硕果累累,但我也未虚度时光。从对制片一无所知到现在略知一二,我努力了十年。十年,每做一部片子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位镜头下的典型人物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每位给片子指导的专家领导都是我的良师,每位参与制片的远教同行都是我的益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长焦微晃技术,分、剪、插、接编辑手法,学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学到了很多很多……回想这十年来我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那一个个制片奖项,而是我在坚守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也收获了永远的热爱。
  再下个十年,再很多个十年……我想,我依然会坚守在远程教育岗位上。因为我享受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快乐,享受开机时瞬间迸发的那份兴奋和冲动,享受创作过程中的痛苦和煎熬,享受制片成功带来的欣慰和喜悦。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陕西省凤县以深化远程教育先进县创建为契机,以“三突出三强化”活动为切入,努力在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有新作为,不断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水平。  突出精耕细作,强化站点建设。各镇、各站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远程教育站点网速提高至50兆;村“两委”换届结束后,及时将熟悉网络知识、热爱远程教育工作的人员调整选配到站点管理员队伍,严格落实AB岗制度;采取“分级负责、普遍轮训”办法,举办全县管
期刊
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定期对党员进行教育的常态化手段,是“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更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时期,上好党课意义重大、不容忽视,必须坚定不移地“按时上好党课”。而对于党员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充分利用已经实现“三上”的(上手机、上电视、上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为上好党课助力、服务,从而切实履行好“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
期刊
我们在日常制片实践中,经常会制作如党建创新案例的宣传推介、基层党组织优秀做法的介绍、党建活动的全景式报道等选题的党教片。如果做一个较为通俗、易于理解的小分类,这类专题片可以称为党建工作片。党建工作片对基层党建工作有很强的宣传指导价值,意义和影响不可低估,而且由于时代形势需要,其在制片工作中所占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因此对其加以研究和分析是完全有必要的。  制作党建工作片的第一项工作或说第一个环
期刊
时尚干练、落落大方,张凌云的身上散发着都市白领的知性美。初见其人,你怎么也不会把她和养猪这个事联系在一起。2011年,张凌云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過着朝九晚五的城市上班族生活,但她却选择回到家乡陕西省凤翔县陈村镇槐北村创办养殖场,当起了一名“职业农民”。  从城市回到农村,从大学生变成农民,在很多人眼里,张凌云的这个决定简直是疯了,她也因此成了大家口中那个“没出息的孩子
期刊
在当前形势下将远教手段引入党课是一种现实客观需要,一方面,党课需要利用远教手段对形式加以创新、内容加以改进、效果加以落实,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远教也需要拓宽自身的工作覆盖面,找准新时代各领域的发力点,助力中心工作开展。因此说,“远教助力党课”,本质上是互促共进、相辅相成。  时代进步要求党课应“与时俱进”。随着我国大步迈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概念正深度融合到社会各领域。党
期刊
如何让党课切实发挥作用,让党员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扬正气、接地气、得人气、有时气”的施教内容是基础。而在党课施教课件资源开发上,远教是大有可为的。毕竟党教片制作是各地党员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微信号、APP、微博、小程序等“两微一端”党建新媒体开发也是各地党员教育部门目前正大力开拓的重点工作,各级远教平台上齐全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党员群众进行学习教育的重要信息资源。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利用远
期刊
如何组织一堂别开生面又感人肺腑的党课呢?除了在内容上做到“精准”设计外,形式上做出创新也是应有之义。正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形式常新,党课才能一以贯之地发挥好学习、宣传、教育等功能,才能始终为基层党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远教平台由于本身形式、载体、渠道的丰富多样,恰恰能为党课形式创新提供一个发力点,从而让党课形式也随之丰富多彩起来。  载体多样化  传统党课的讲课形式多为“你念我听”,这
期刊
一提起党员教育,有些人总爱联想到口号固化、形式僵硬、内容呆板等形容词,这说明目前有些地方的党员教育工作还是有些“硬”,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要想让党员教育工作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就必须在亲和力上做好文章。辽宁省抚顺市党员教育中心自2017年年初以来,充分抓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利契机,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以“柔”字破题,在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阵地、时间等四方面大力实
期刊
一节完整的党课,应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工作流程,因此想让党课真正起到让党员提升政治素养的作用,仅考虑党课的内容和形式等“课内”因素是不够的,还要做好课前、课后等“课外”功夫。从这一层面来说,远教不仅能服务好“课内”,同样在服务好“课外”上也能添彩助力。  摸底清晰、通知明确  党课课前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大致有:调查分析,搜集党员建议;决定党课主题内容;收集材料,编写教案;发送通知等。从
期刊
从事党员电教工作,制作工作汇报片自然不可避免。这类汇报片主要用于向上级介绍情况或对工作进行总结等。然而,目前很多工作汇报片似乎千篇一律,都是汇报材料为主,贴贴画面、铺铺音乐的形式,看上去逻辑严谨、层次有序、段落分明,但看后的印象总是不深,甚至觉得冗长枯燥。这样的片子能否达到制作的预期目的,就要打个问号了。笔者立足于工作汇报片的普遍形式,探讨一下如何才能拍好工作汇报片。  杜绝“贴画”  为什么制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