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教学助力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提升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n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教育教学逐渐呈现出来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传统单一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甚至会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所以改进、革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多样化教学是新课改下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多元化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将从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合作交流与注重任务驅动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多样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提升
  多样化教学具体指的是,教师可以整合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并根据具体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和提出的基本要求,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地转换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改进并革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推进小学数学的多样化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营造熟悉学习氛围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和最终归宿,如果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这种关联,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拓展教学的思路与范围,将生活作为出发点,注意观察并搜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巧妙地融入到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营造学生熟悉的氛围,从而让学生站在生活角度去理解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的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
  例如,在教授《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笔者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上课后,笔者为学生们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物体,如苹果、文具盒、铅笔等物体,同时利用迷你电子秤对其进行称重,让学生们直观认识到这些物体的重量。然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引出千克单位,让学生们认识到克和千克的关系。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营造熟悉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组织合作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打破传统模式下的封闭状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学生之间的个体竞争关系,先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再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着同一个问题或者任务展开讨论、互动、沟通与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看法和心得体会,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和互帮互助,收获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6人,小组成员确定好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78减去12除以6的商,结果是多少?把36平均分成6份,再加上29,和是多少?超市上午购进了24箱矿泉水,下午购进16箱矿泉水,一共购进了多少箱矿泉水?卖出19箱后,还剩多少箱?任务下发后,各小组立即展开讨论,经过学生们的激烈讨论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合作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过程中任务的提出和布置可以形成一定的驱动力,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驱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任务的有效驱动,尝试根据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来巧妙设置课堂任务,并选择问题的方式、恰当的时机呈现和展示学生,以充分引发学生认知结构的矛盾与冲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展开思考,促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展开分析与深入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例如,在教授《100以内的加法(二)》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引导学生们的主动思考,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问题如下:小明去年的体重为45千克,比今年少6千克,那么今年小明体重为多少千克?二年级三班女生有18人,男生比女生多13人,那么男生多少人?二年级三班一共多少人?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认真思考,学生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多样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对革新教学方法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动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科学的观念和思想,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合作交流与注重任务驱动等策略的运用,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多样化,真正有效地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云.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样化教学的应用[J].学周刊,2018(21):88-89.
  [2]郭少凌.多样化教学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华夏教师,2018(16):45-46.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随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主要可体现在:不仅教师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而且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基于此,采取怎样的措施实现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高效培养成为了教师们需解决的课题之一。同时,本文将对该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历史是高中阶段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中职学生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指导和监督,是摆在教师教学面前的重要任务。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思想见解,还可以引领他们适应将来的发展步伐,快速融入社会。基于此,本文从当前中职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改善中职学生德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问题;指导策略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为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具备较强的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应当综合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特点,结合当下学生的知识学习不足展开细致的教学。通过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综合性研究,最终希望从多个角度进行相应的英语教育,并匹配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认知水平,以及相应的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教育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们开始注重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将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作者将通过本文,对学前德育教育进行分析,以及对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老师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建议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对孩子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是古代选拔人才时重要的参考条件。现如今,国家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期刊
摘 要:怎样才能够了解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怎样才可以做到与学生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心与心的沟通,这就需要班主任具备良好的沟通艺术。如今的小学生都相对早熟,情感丰富细腻,为了营造更良好的班级管理情况,沟通艺术方面一定需要班主任老师多多下工夫,由此来和学生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沟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沟通可以让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贯穿于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理论思维之一,如果初中生能够掌握这一关键法宝的使用方法,那么就能在初中数学的征途中所向无敌。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应当重点体现数形结合这一深度内容。本文将从分析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方面入手,逐步转移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范围内用会用好数形结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实践;素质教育  引言:
期刊
摘要: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鉴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面临着更高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
期刊
本课题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高年级符号化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策略研究(编号,GH2018一035)   摘要:数学符号是进行数学计算、数学表达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为有效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符号感,以及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本文主要从指导小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遵守数学符号的书写规则、对数学符号的实际运用能力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符号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贯穿整个高中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高中教师应当积极重视、认真对待的一项学生培养工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同样重要,正确积极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并深入地进行物理学习,培养物理学习体系。对此,本文将以新课程为背景,深入探讨高中物理的德育渗透与自学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德育教育;学生自学  引言: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
期刊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要高度重视对小学这一阶段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引导者,优质的班级管理可以将整体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实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好动,自主管理能力不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与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认知能力的提高,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达成对小学生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