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感恩是传递温暖

来源 :儿童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8日是美国的感恩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为感恩节大餐忙碌着。节日的氛围和与家人欢聚的喜悦,令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大街上,路人行色匆匆。在人们的印象里,眼神里透着愉悦的,往往是往家赶的幸福人;而神情落寞,步子沉重,眼神游移漫无目的行走的,是没人等待的孤单人士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其实不尽然,在纽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老人、孤儿、癌症患者、乞丐、单身人士、以及流浪者,他们正兴冲冲赶往曼哈顿公园附近的教堂。在那里,有丰富的大餐等他们享用。
  瞧,感恩节大餐已经摆上了桌,每一份都有火鸡片、土豆泥、色拉菜、南瓜饼、小面包、绿青豆、果汁、奶酪、可乐等。这些,对于平日里饥一顿饱一顿的人来说,是多么丰盛啊!受邀者陆陆续续来到了,见到餐点,他们眸子里立刻升腾起一束“小火把”,开心地享受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那么,到底是谁大发善心,准备的晚餐呢?这位爱心人士,就是被誉为“美国好人”的斯科特·麦考利。他今年52岁,做这件好事,已经整整28年。媒体采访时,有记者问,是什么动力促使他坚持了这么久?麦考利说:“感恩节是致谢的日子。我是为了答谢我的恩人,为了让生活困顿的人同样感受到节日的快乐,而不是窝在家里感到绝望或堕落。”
  原来,麦考利曾有个幸福家庭,父母很爱他。然而,在他16岁那年,做生意的父母不慎染上毒品,生意也不做了,整日与毒友为伴。两年的时间,父母败光家财,并且在一次与毒友抢毒品的混战中丧生。18岁的麦考利,成了生活无着的孤儿。这让他深受打击,学也不上了,到社会上流浪。
  那年感恩节特别冷,走在街上,依着单薄的麦考利饥寒交迫。他多想吃喷香的火鸡、可口的点心啊!可那是不可能的。绝望中,麦考利想起流浪时一个小偷对他说的话:要想吃香的喝辣的,多长一只手就够了。当时,麦考利可不想这么做,如今,顾不上那么多了,他想得到一些钱,买些好吃的填饱肚子。
  麦考利开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物色人选。很快,他找到了下手目标,被他盯上的是位老人。这位老人正从大街拐向小巷,麦考利立刻去跟梢,想等到人少的地方再下手。小巷很窄,里面基本没什么人,麦考利只要加快步子,从老人身边“挤”过,就可得手了。可能因为初次吧,他迟迟不敢下手。又走了大概100米,麦考利忽然觉得老人的背影很像他死去的爷爷,他不忍心了,停下步子,呆立着。
  正当麦考利踌躇不前时,老人突然回过头对他说:“你好,能帮个忙吗?”麦考利一愣:“什么事?”“是这样的,我夫人去世了,孩子们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你能陪我过感恩节吗?”老人说。“好啊!好啊!”麦考利又惊又喜,忙不迭地答应。
  那天晚上,麦考利吃了流浪以来最饱的一顿饭,并在父母去世后第一次向外人吐露心声,他感到无比温暖。饭后,老人感谢麦考利陪他过节。末了,老人说:“知道我的孩子们为什么去外地工作吗?因为我……”老人用手做了个偷的动作,痛苦地说:“我只是在最无助的时候,做了几次,孩子们就不肯原谅我了。偷窃是可耻的行为,哪怕走投无路,也不要做,否则生不如死。”
  麦考利惊呆了:老人竟然心知肚明他的企图!但整个席间,只字未提。老人是怕伤到他的自尊心吧?麦考利感动不已,下决心不做丢脸的事。后来,老人通过熟人,帮麦考利介绍了一份工作,他也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麦考利非常感谢老人,节假日都来看望他,直到5年后,由于身体每况愈下,老人被子女们接走了。
  麦考利对老人的帮助念念不忘,老人走后,他想以特别的方式感激他。他想到落魄时自己的绝望,想到老人给予的温暖改写了他的人生。麦考利决定,在万众同乐的感恩节,向缺少温暖的困难人群发放免费餐点,送去节日的快乐。这一做,就是近30年。
  麦考利说得真好,“感恩节是致谢的日子”。他觉得,最好的感恩方式,就是发扬爱心,传递温暖。
其他文献
不知是“拖拉病毒”太毒,还是本人中毒太深,我努力过,我痛下决心过,可还是无法摆脱这魔鬼。  在家写作业时,每写完一题,我就会不自觉地停下手中的笔,要么拿本漫画看看,要么拿起电视遥控器……要是老远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我就马上把漫画书推入抽屉,然后使出“佯装计”——装着认真地写作业。什么?高招?可哪有次次都能逃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呀!哎,逃不过的话,妈妈的手掌总会重重地落在我的小屁屁上。可怜我的小屁屁啊
期刊
从上小学到现在,我一直就分不清楚“猪”和“猎”,还因此闹出许多笑话来。  一次作文课,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我不到半节课就写完了。老师让我检查,我不肯。因为如果这时交上去,我就是班里的第一个交作业的同学了。在我的固执下,我还是美滋滋地第一个交了作业。就在我沉浸在第一的喜悦中时,老师把我的一句话抄在了黑板上。随即全班一阵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趴在桌子上上气不接下气,有的指着我说不出话来。我还纳
期刊
从前,有一位秀才,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榜了,他心灰意冷,执意不再参加考试,并且从此一蹶不振,这让家里人很着急。一天,一位大师路过秀才家,家人急忙请求大师对秀才加以劝慰,化解他那颗冰冷的心,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大师来到秀才的房间,见秀才正坐在火炉旁边发呆。他走上前,对秀才说:“学生为何不愿再科考?”“我几次科举不第,早已心灰意冷。”秀才对大师说。大师无言,环顾四周,看见一盆水,便端起水对秀才说:“
期刊
今天傍晚,我给我们家的妙妙猫洗澡了。  我先围了一条大人煮饭用的围裙,然后往水池里放水,等水装到池子的四分之一的时候,我就把妙妙放到水池里,打开水龙头,先用水不停地冲,然后挤了一点儿沐浴露在它身上,洗出泡泡了,再用水冲干净。  正在洗的时候,一不小心,我手没抓紧,妙妙瞅中了这个空儿,突然抖了抖身子,把水抖得我满身都是,还有泡泡呢,不过我暗自庆幸:还好,我围了围裙。可是这只“可恶”的妙妙猫,又先后瞅
期刊
印象里,妈妈身上总有种特殊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小时候偎在妈妈怀里的那种甜蜜,是长大后妈妈亲自为我烧制菜肴的芳香。  这些与众不同的“味道”,连同妈妈用心烧制的菜肴,一起慢慢地滑入我的喉咙,感受到的和体会到的,都是一丝浓郁的香甜。  小时候,我对饭食很挑,以至于每次看着细胳膊细腿的我,妈妈都会偷偷抹泪。我那时因为年岁小,一直不懂一个母亲的心。总是在妈妈“多吃点儿”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声中,反
期刊
小学篇  1 《快乐小猪波波飞系列》  小猪波波飞系列是由国内绘本作家高洪波原创的图画书,在第50届博洛尼亚书展上获得了不少赞誉。绘本选取了孩子熟悉的春夏秋冬的一年生活场景,主要描写了波波飞和他的朋友之间的一些趣事。在故事里,这只小猪真实、亲切、机智。最重要的是,他非常乐观,富有幽默感。他的故事真实、轻松、不说教,滑稽的动作和困窘的遭遇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2 《三毛百趣记》(彩图注音
期刊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一只乌鸦。”  “是什么?”父亲的耳朵近来有点背了。  “一只乌鸦。”儿子回答的声音比第一次大,他以为父亲刚才没听清楚。  “你说什么?”父亲又问道。  “是只乌鸦!”  “儿子,那是什么?”  “爸爸,那是只乌鸦,听到没有,是只乌——鸦!
期刊
单位举办讲座,请了专家来授课,据说这位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国内专业领域里很有影响力。当这位专家出现时,讲堂内窃窃私语的人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安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位专家相貌的奇异——这是怎样的一张脸啊,五官争先恐后,拼命向中间挤,像一张纸被揉皱了那样。  我感叹于造物主的不公,居然能把人造成这个模样。我敢说,我还从没见过这样一张让人无法淡定的脸。  面对台下一张张惊讶的脸,专家却很淡定,一
期刊
这个星期天正好是母亲节,学校为我们准备了一项特别的体验活动——让我们每人保护一个鸡蛋,做一回鸡蛋的父母。在一天一夜的时间中,我必须时刻陪伴着鸡蛋,保护它让它免受伤害,从而体验母亲的辛苦,接受感恩教育。  回到家中,我立刻从冰箱中拿出一个圆溜溜、坚实的蛋,我用彩笔给它画上了可爱的脸蛋,一个漂亮的蛋宝宝立刻呈现在眼前,瞧,还真神气!我用软软的卫生纸给它布置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期刊
费城的7月是炎热的。时隔57年后,我仍然能够感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57年前7月的一天,我和5个小伙伴玩儿腻了弹子游戏后,合计着玩儿些新的花样。  “嘿!”内德说,“我们好久没有爬山了。”  “对,爬山去!”一个伙伴喊道。  我犹豫不决。那年我只有八岁,我渴望像伙伴们那样去表现自己的勇敢和朝气。但是,我八年中的大半时间都是在疾病中度过的,而且妈妈不准我玩儿危险游戏的警告,时时禁锢着我的行动。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