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发射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的影响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5551309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波发射离不开天线地网等设施,中波发射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浅析了中波发射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的影响,并简单提出了天线地网的优化方案、地网的改良、天线的维护等措施来应对天线地网对发射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保障中波台的安全播出。
  【关键词】天线地网;发射效果;安全播出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05
  中波发射作为较传统的传输方式一直在广电事业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中波信号的质量是中波台站关注的重要问题。影响中波信号传播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天线地网。因此采用科学的办法对天线地网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改善发射效果的作用,传输更高质量的信号,更好的保障广播信号的传输,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中波发射天线地网分析
  目前我国的中波台站的发射频率在526.5与1605.5KHZ之间,其中最低的一个频道为531KHZ,最高的一个频道为1602KHZ,共分为120个频道,其标称载频应为9KHZ的整数倍。中波台站广播的波长约在186.9米与569.8米之间,主要利用地波与天波进行传输。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一般白天主要是依靠地波传输,夜间则是利用地波与天波。因此地波的传输特点是发射台站必须要进行考虑的,在中波台站进行信号传输时就需要使用具有一定高度的天线进行发射,为了保证更好的信号质量,中波台站的天线需要完成径向地网的铺设,通过中心径向地网的铺設往往能够加大中波台站的信号覆盖范围,信号的稳定程度也得到一定的增强。在实际的台站建设中地网的建设往往需要根据客观环境而做出调整,因此需要对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
  2. 天线地网对中波发射的影响
  天线地网对于中波发射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它能够影响传播效率。这是由于在中波台站的广播信号进行发射时,地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能量上消耗,这样就导致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受到影响,信号的传播效率也就受到了影响。其次天线地网会对发射机的覆盖范围造成一定的影响。理想状态下中波传播利用地面介质的地波传播,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但是由于天线地网缺乏稳定性,造成了中波无法达到理论的覆盖范围。中波发射天线与地网在发射信号时一个为主电场另一个为负电场,这表示两者的传播方式不同,另外传播介质也有区别,因此导致了天线地网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发射机的传播效率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水平。在中波台站建设天线地网时,需要同中波的垂直天线相匹配,进来减少对覆盖范围的影响,覆盖范围的影响直接影响中波的传输效果。
  另外在实现发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天线与馈管的匹配问题,否则也会影响信号的传输与安全。这要求我们在建设天线地网馈线时,需要对相应的参数如输入阻抗等进行合理的匹配。但是随着使用,参数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时候就会加大雷击的隐患,导致中波台站的安全隐患增加。还需要注意天线地网与天线完成匹配后,连接地线。要求天线与地网、地网与地线之间的连接与安装必须严格的符合广播行业的标准,否则容易引起连接问题,加大雷击风险,影响中波台站的安全播出。
  3. 天线地网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技术方案
  在天线地网的建设之处,要对技术方案进行优化,根据发射台站的实际情况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考察并对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减弱天线地网对于中波发射的不良影响。其中我们需要加强设计,防止中波天线受到干扰。另外还可以在天线顶部加强设计利用科学方法优化天线的发射情况,增加覆盖范围。在天线地网的建设过程中一般以天线为中心进行地沟的建设,保障地网与地线等的良好接触,有效降低受雷击的风险,保障相关设备的安全。天线与地网建设的其他方面如地行埋土等都要安装相关标准进行,从而改善接地情况,保障天线发射的效果。
  3.2 地网的改良
  研究发现地网铺设的质量对于中波发射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保障中波发射的效率,在天线地网的铺设时一定要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规划与布置。一般而言地网在以中波发射塔的塔基为圆心,以0.3倍波长与半波长之间为半径的圆内进行布置。选取3毫米的优质铜线自内向外合理的布局,可以铺设120根,埋设深度一般为30厘米至50厘米之间。在天线地网建设时都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评估与分析,埋设距离与地网铺设有时难以达到了想的范围,这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双线圆环的方式进行地网的规划。另外地网在建设完成后会进行掩埋,这就导致埋设后难于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维修维护的难度也很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网建设时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并且加强对地网的检查,严格把关保障质量,从而保障建设后的安全播出。
  3.3 天线的维护
  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定时的要对天线进行维护,保障天线的安全与状态,保障中波信号的优质播出。因此天线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天线要进行周期性维护,一般情况下要对天线进行定期的检查比如周检、月检、年检,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根据检查情况对天线进行常规的除锈、上漆等维护,对拉绳的状态也要实时检查进行涂油等维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天线是在户外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各季节温度湿度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天线的检查要注意这些细节。随着技术的发展天线监测设备也在发展,也可以引进相关设备实时的监测天线状态。天线的安全是保障安全播出的前提。
  4. 结束语
  当前中波发射仍是我国广播信号传输的常规手段,而中波台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保障安全播出。根据相关研究我们知道天线地网对于中波信号的发射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中波台的天线地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合理设计与规划、严控质量,从而增加天线地网对于中波发射的正面影响减小天线地网对于中波发射的负面影响。另外在天线地网的使用过程中,中波台不能忽视对天线等的保养与维护,让天线处于良好的状态是优质播出的前提,从而更好的保障中波台的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郭锴.广播发射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的影响探究[J].科技传播,2018,10(9):80-81.
  [3]檀杉.探析天线地网对中波广播发射效果的影响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9):234.
  [1]魏学安.中波发射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的影响[J].中国新通信,2019,21(19):72.
  [4]黄维东.中波发射天线地网对发射效果的影响[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9):20.
其他文献
针对无线通信中的电磁衰落问题,采用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新方法在混响室中模拟了常见的电磁衰落环境.通过混合搅拌在混响室中得到大量独立采样点,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
针对无人机测控高动态目标的角度引导捕获问题,提出了基于异频双链路测控系统的双跟踪高动态目标角捕获方法,利用循环谱分析方法可对窄带遥测信号、宽带数传信号等进行低信噪比检测,通过宽波束天线提高捕获概率,同时又通过高天线增益满足信噪比的需求。验证结果表明,异频双链路天线跟踪系统伺服捕获概率、信号检测概率仿真结果满足高动态目标角捕获需求。
极化码是一种优良的信道编码方案,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与非系统极化码相比,系统极化码具有更低的误码率以及更好的性能。由于受到核心矩阵的限制,难以构造任意码率的极化码,可以通过凿孔技术来构造任意码率极化码,但凿孔技术导致了性能下降。为了进一步提高凿孔后极化码的误码率性能,将具有反馈值的缩短方法应用于系统极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值的系统极化码缩短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中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并且误码率增益优于原始的系统极化码。
铁路等轨道交通每天运送大量乘客,因此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与顺畅运行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铁路安全中,确保铁轨旁的电线杆不被树木等物体遮挡是保证车辆供电和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了自动检测出遮挡电线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铁路电线杆进行检测,并对电线杆是否受到树木等的遮挡进行分类。在两阶段目标检测网络Faster R-CNN的基础上,针对检测过程中出现检测框与电线杆大小、位置不匹配和对电线杆类别判定错误的问
针对烟雾特征提取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烟雾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Characteristic Analysis Net_CNN,CAN_CNN)算法。CAN_CNN算法包含特征分析与目标识别两部分。特征分析部分主要利用烟雾的运动方向特征与颜色特征过滤烟雾图像中的其他运动物体,目标识别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烟雾深层次特征完成烟雾识别。与经典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性能对比,该算法在检测准确率方面有了
3月12日上午,学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落实2021年全国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学校领导、副厅级领导干部、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校长曹庆年主持。
卫星测控是保证通信卫星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为完成通信卫星的测控任务,卫星地面站测控设备除了要求自跟踪系统交叉耦合系数满足技术指标外,还对其自跟踪状态的稳定性提出了要求。通过对自跟踪状态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和差信道的相位差变化会引起自跟踪交叉耦合系数的变化,进而改变了自跟踪状态的稳定性。考虑到进一步解析导致和差信道相位变化深层次的原因,在不同温度、不同传输电缆长度条件下,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研究了和差相位变化对自跟踪状态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和差相位稳定性与自跟踪稳定性正相关的结论,提出了改善措施与对策。
针对连续波噪声雷达在发射泄漏和近距离杂波信号对消过程中,传统联合过程估计方法运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信号AR近似的低复杂度联合过程估计对消方法。当参考信号AR建模的阶数低于对消滤波器阶数时,仅需要一个和AR模型阶数相同的格型预测器就可以实现对参考信号的去相关处理,从而降低联合过程估计算法的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低复杂度联合过程估计对消算法可以实现快速收敛,并且具有和传统联合过程估计算法相同的收敛特性。
针对遥感卫星接收系统中速率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拟实现、数字补偿"的设计思想,利用模拟处理带宽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实现超高速信号的正交解调、匹配滤波等功能,同时利用数字处理对信号失真进行补偿;该架构综合利用了微波、FPGA、CPU和光总线等多种异构计算元素,具备互相配合、互补互通能力;经过工程验证,使用该处理架构可提升高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处理速率、硬件资源利用率和智能化水平。
针对近距离高频磁感应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距离改变会使线圈耦合系数和品质因数变化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铁氧体软磁片的优化方案。设计并搭建磁感应无线输能系统平台,通过样机实测,在信号源频率100 kHz,传输距离5 mm,优选负载的情况下,与传统磁感应无线输能系统相比,采用铁氧体软磁片的线圈,系统传输效率提升约24%。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传输距离下,该方案引入铁氧体软磁片可明显提升线圈的耦合系数和品质因数,从而提高系统传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