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八个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大地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习惯 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6-0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老的话从一个侧面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中固然要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好的学习习惯总和成绩优秀的同学相伴,而存在“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现象的学生成绩总在中下游徘徊。可见,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大。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良好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现如今我们农村小学的班级里,有75%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失相应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1、记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2、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小动作,一心二用;3、没有养成用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4、没有认真学习、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导致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5、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6、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容易丢三落四。
  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着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这必将为学生养成终身自我良好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成绩也自然会在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可塑性大,向师性强,容易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下面就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浅析一下:
  一、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2.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有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獲命运。”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为习惯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学习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
  1.学习的动力,就是爱学。
  2.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习。
  3.勤学习,就是要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勤学习是学习好的保障。
  小学生要着重培养的八个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2.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上课的习惯;
  4.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
  5.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6.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8.培养学生书写工整的习惯;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影响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是他们日后独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外面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家长的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的影响,学校管理是否科学也不可忽视。这就要求师长懂教育和心理规律,又要对不同的人有不同要求。
  四、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习惯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学校实行两分钟预备铃制度要求学生听到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桌子上指定的位置;身子坐端正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静待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2.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是通过传授与接受实现的。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一边听一边想并适当做些笔记;不懂多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他的债务。小学阶段正是各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期,让我们抓住这个黄金期,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
其他文献
利用Langmuir单层膜模拟生物矿化过程或者是利用LB膜技术构筑层状固体模板来制备与组装纳米材料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因为通过变换成膜材料及制备条件,可以调控生成材料的性质。
简要介绍SST公司的SuperFlash存储器28SF040的结构、功能、接口特性、与微控制器的接口方式、内部数据的保护方法以及读写程序等.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并口的几种操作模式,给出了实现EPP接口设计的几种方案;着重介绍用Motorola公司的68HC908GP32单片机实现EPP接口设计,并给出了一个GP32单片机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育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培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素质大学生,在《媒体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教学
在前不久举行的“绿色中国”第九届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官员、专家学者和NGO,就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问题;中国的环境教问题。以及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等问题
摘 要:如今的社会在传感、射频、通信方面都在广泛应用着声表面波器件。所以人们在有限的元方法的基础上面,又通过COMSOL这种有限元软件对声表面波器件进行了很全面的仿真。这其中经理了很多的步骤,从建立器件的模型开始,然后按照顺序对无电极压电基片、压电基片表面沉积叉指换能器,叉指换能器表面溅射薄膜、薄膜上负载液体等等很多个种结构都进行了分析加以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最有效的是叉指换能器,它可以用电极效应来
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暑,“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战10%的目标,对在役的火电机粗进行脱硝工程改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招标投标制度选择
在pH8.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赖氨酸修饰电极,在pH4.0 PBS中,聚赖氨酸膜对肾上腺素(EP)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EP还原峰电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