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还孩子—个原创的空间?》等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m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为什么要还孩子一个原创的空间?
  答:原创是儿童画的本质和生命,它所释放出的想象的、形式的自由及心灵的单纯,在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如果回避孩子生命本身天真的美术冲动,仅仅为参赛或其他原因而画画,这样的美术教育反倒可能弄巧成拙,孩子涂鸦与画都可看作是其心理、生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原创儿童画,应该是没有画法、没有功利的画画,其创作过程需要多一点自由空间,少一点规范。原创儿童画的评判,莫过于孩子那充满寓意和情感至真至纯的流露。还孩子们一个原创的空间,让孩子在科学的辅导和人文的关怀中张扬个性吧!
  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 古方
  
  问:怎样把复杂的形体简单化、简单的形体装饰化?
  答:画画不同于拍照,需要有主观能动的取舍和侧重,以突出所画的事物的特征。我们主张在教孩子学会分析复杂形体的基础上,把复杂的形态简单化,而把本来就简单的形体装饰化。画那些形体复杂的事物,尽管省去不少细节,但只要抓住事物主要的特征,同样会生动有神。那么,对那些本来就非常简单(形式上)的表现对象,如:没有花纹的动物,单色的衣服和其它单纯对象,又怎样增强它的生动和美丽呢?其实,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主观的想象来表现、充实,或移植好看的内容,或合情合理地“无中生有”,这些都是好办法。儿童画也同童话故事动画片一样,没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加以美化、趣味化,是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的。
  湖南省长沙市儿童活动中心 夏红专
  
  问:怎样从生活中创造出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答: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习以为常了。重新审视自己熟悉的生活,细细地去品味,你会发现生活中蕴藏着很多有趣的事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喝、拉、撒、睡、玩、学,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其实蕴含着很多被我们忽略了的美感。引导孩子带着一种陌生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生活,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并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生活印象。不要拘泥于细微之处,一定会创造出属于孩子自己的个性化绘画作品。
  合肥市少年宫 崔苓
其他文献
如果说雷达是人的眼睛,指挥系统就是大脑,武器装备是肌肉,数据链则是神经系统。想象一下,倘若一个人有锐利的眼睛、聪明的大脑、发达的四肢,但是没有強大的神经系统,结果会怎样?同样的道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链系统提供支持,即使它的武器装备再先进,也注定是战斗力低下的。没有强大的神经(数据链)将它们连接起来,则眼睛(侦察系统)发现的情报不能及时传给大脑(指挥中心),大脑做出的决策不能快速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不少“健康秘籍”“生活常识”“安全提示”等。这些流言真的有道理、讲科学吗?让我们和专家一起,通过2月的科学流言榜,来看看其中的真相。  流言:前不久,有传言称:“充电宝超过2万毫安不得上飞机,甚至要被机场没收。”这是真的吗?  真相:我国民航局规定,乘坐飞机仅可携带额定能量在160瓦特小时以内的充电宝,属于“三无”产品的充电宝一律禁止携带,且严令禁止托运充电宝。所以,正
     
雷池是一个湖泊的名字,它的主体位于安徽,面积100平方千米,因古雷水自湖北黃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雷池紧靠长江,是一个战略要地。据《晋书·庚亮传》记载,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反,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围,驻守寻阳的平南将军温峤准备率大军驰援。庚亮回书劝阻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庚亮当时掌管中央政权,他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所以让温峤坐镇原防
笔的“家”
期刊
抽象派大师
为大自然包裹的艺术家    克里斯托是一名美国籍的艺术家,他喜欢包裹大自然,给大地披上独特而美的外衣。    大地艺术    盛行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欧美国家,广义地说,大地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种。其作品大多使用自然环境作为创作素材,如森林、山岳、河流、沙漠、峡谷、平原等,或天然物材,如:石头,花草,树木等。稍加施工或修饰,即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2019年十大考古发现揭晓  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填补了汉中盆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  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发现了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  3.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被认为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  4. 河南淮陽平粮台城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用车历史提早500年。  5.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孩子的话:我最喜欢画画了,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画画,我要把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都画下来,小朋友们都说我是小画家,你们说呢?  家长感言:画画是萱萱最大的爱好。在老师们的启蒙和引导下,萱萱的画渐渐有了灵气。这些充满童真的作品是孩子眼睛里的世界,是孩子对五彩生活的向往。每每看到一张张白纸在萱萱的笔下飞快地出现她所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稚嫩的画面,我们就在心里默默祝愿:愿孩子未来的人生就像她笔下的画一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