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ewwq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培养的任务,其中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思政教师从深挖教材内容、实施情境教学、聚焦时代主题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等几方面入手,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
  一、钻研教材、深度挖掘,厘清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共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教材编排时,按照由近及远、由浅及深、螺旋上升的顺序及体例,逐步引导且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中有专门的主题单元突出传统文化的内容及传承,也有强调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其中,历史题材的内容,更是重点指向爱国情感的激荡与培育。因而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深刻体验、感受并践行。
  例如:五年級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六篇课文,以时间为脉络,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主线,以爱国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歌颂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在教学《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一课时,教师要弄清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呈现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与建构。当然本课的教学三个目标缺一不可:第一,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屈辱历史,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第二,学生学习林则徐、邓世昌、关天培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产生崇敬民族英雄的情感,从而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第三,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近代我国遭受列强侵略和欺凌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导致的国力衰败,学生初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地挖掘分析,才能确定恰切的教学目标,从而展开教学。
  二、创设情境、引起共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关键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情境性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巧设的情境中自然地产生一些真实的感受,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价值在于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通过学生自己的情感参与与实践,形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公民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第一个话题《勿忘国耻》的教学。笔者用优美的歌曲《松花江上》再配上图片资料导入。当歌曲《松花江上》响起的那一刻,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带入了那段屈辱的岁月。当画面呈现东北同胞在九一八事变之后颠沛流离,东北富饶的土地惨遭侵略者掠夺的情景时,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我们民族所经历的这段屈辱历史的震惊与愤慨。再通过歌词当中的细节呈现,结合历史图片、资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九一八事变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为保护和平而奋发图强的爱国理想。笔者也因而轻松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
  三、聚焦主题、与时俱进,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仅仅靠《道德与法治》原有的教育教学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聚焦时代主题,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
  例如,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国家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一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通过寻访新南京活动来引导学生在70华诞时,感爱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引导学生在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中,感受“伟大奋斗精神”。
  再如,今年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以及全国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中国是怎么做到的?因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智慧……而这些背后的动力源泉则是爱国主义。在这场战疫中,医务人员、人民解放军、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以及亿万群众无惧牺牲、英勇奋战、前仆后继,涌现出一幅幅舍“小我”顾“大我”的感人画面。这些事件、场景均是学生经历过或者正在进行的生活,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此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爱国主义教育,带领孩子在比较中体会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做一个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人。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途径。教师要深度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善于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把大道理说得生动易懂,从而有效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 鲁洁.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2]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11.
  [3] 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厚植生活基础,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健康人生观的内涵,在理解、培养和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教育学生要“从我做起”,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去探究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健康人生观 高中生 案例分析 培养路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要注意明确当前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植于生活的基础上强化对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来,笔者发现学困生之所以在习作教学中难以提高,与他们消极被动的心理因素关系重大。为此,我们务必重视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了解他们习作过程中的心理期待,及时为他们扫除心理障碍,对他们的进步注入更多的心理支持。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学困生 心理效应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困生的培养一直是老师们难以回避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在写作中总会碰到素材缺乏、表
期刊
【摘 要】 合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起到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效果。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合唱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进行分析,并就有效开展合唱教学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音乐 课堂合唱 有效途径  合唱是音乐学科的一种特色,通过合唱能够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展现出来,让听众享受到声与复调的音乐美感。也正是因为音
期刊
【摘 要】 核心素养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理念,它倡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运算是小学生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教师要意识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通过运算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运算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升能力。运算能力相当于语文中的汉字、英语中的字母、人类行走时的双腿,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
期刊
【摘 要】 开展校园“大阅读”活动是当下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数学教材文本阅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走出教材文本,拓展数学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数学教师去深入探究的问题。下面我将从数学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书目的推荐、展示平台的搭建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 拓展 数学阅读 空间 阅读素养   谈到“阅读”,人
期刊
【摘 要】 现阶段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导致一大部分的学生都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因为高中是形成良好三观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这一阶段向学生逐渐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延伸和扩展生涯规划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关键词】 高中语文学科 融合 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它伴随着人们的一生,是一个人生命成长中的一个过
期刊
【摘 要】 特殊儿童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特殊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复兴,因此,要多渠道增加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加强特殊学校和专业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等,对待特殊儿童要以爱相融,共赢成长。本文分析了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状况,探究了做好特殊儿童教育工作的策略,旨在促进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特殊儿童 教育 教育模式  
期刊
【摘 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的重心应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同时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创设互动氛围,让学生“乐学”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自主学习 提升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不仅强化了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同时也加强了对素质教学的深刻认识。本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理性阐述,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围绕科学素养培养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生物 科学素养 教学  前言: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在实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探究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强化生命观念,明确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并
期刊
【摘 要】 著名爱国教育家唐文治先生说:“道德,基础也。”太仓市第一中学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开展唐文治教育思想引领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特色班组文化、开设特色课程,努力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领航。  【关键词】 唐文治教育思想 学生 多元化发展   一、文化引领,道德为先  结合唐文治先生编写的《学生格》与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学校以“立德”为核心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格——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