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的路上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张承志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在大众文化盛嚣尘上,精英文化彷徨犹豫,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流行之际,他选择做一个体制外的自由作家,并明确宣称皈依宗教。80年代以来,试图在文学上作超越性努力的代表性作家当数张炜、史铁生、北村、张承志等,而张承志无疑是最富有异端色彩的一位。在日益世俗化的现实生活里,张承志真实地感觉到落寞的孤寂,感觉到茫然无所适从的困惑,感觉到精神无家可归的苦痛,但他并没有退缩,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观念和作家立场,仍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精神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人生支柱——信仰。从19
其他文献
王安忆将“红颜薄命”融入《长恨歌》,并且突出了这个“薄命”的个性因素以及受工业社会影响的因素。她指出现代社会的“时尚”承载了商业社会男性欲望的想象和消费,而这却逐渐
在库珀的《最后一个莫希干人》中,库珀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白人男性形象——鹰眼,然而在表面的“白人神话”之下,鹰眼身上却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本文从库珀对他形象的塑造过程入
传统的修辞学将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现象,即非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而认知语言学打破了传统修辞观的禁锢.隐喻是人类思维和感知的重要方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语文学科新课标不断完善, 更多传统文化知识被列入,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美的内涵, 提高学生整体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势在必行.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生理和心理
“伤痕文学”的产生是“文革”结束后带来的一场知识分子的众神狂欢,他们企图在对“文革”历史政治资源的批判中回归“五四”,再建知识者的启蒙命题。但是,事与愿违,他们身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近期撰文指出,公共政策评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政策评估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受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