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面裂鼻翼畸形综合修复的治疗探讨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用原位及邻位组织联合自体耳甲腔软骨对颅面裂患儿鼻翼畸形进行综合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颅面裂伴鼻翼畸形的患儿采用鼻部残留软组织、邻位皮瓣以及自体软骨游离移植行综合修复治疗。结果本组共4例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24个月,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其中1例患儿鼻尖表现点不佳,局部皮瓣臃肿,拟待青春发育期后行二期皮瓣修薄等手术。结论充分利用鼻部残留软组织、邻近皮瓣和自体软骨,在完全松解复位原位组织的前提下,联合自体软骨或假体置入等综合手术方法,对颅面裂鼻翼畸形修复有良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对变形观测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小波多分辨分析方法对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分解和重构,有效地对误差进行了分离;在分析非线性形算例中,小波变换得到的去噪后变形曲
精密和详细测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 ,是目前卫星重力测量的主要课题。基于固体潮研究的最新成果 ,研究了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的影响。不同于IERS2 0 0 3采用的Cartwright和Tayler(1971)的引潮力位(TGP)展开 ,而是利用郗钦文的TGP展开 ,给出了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征影响的理论公式 ,并考虑到 4阶潮汐的效应 ,精度可达到 10 -11ms-2 量级 ,同时
利用华北地区 1993~ 2 0 0 0年的高精度GPS观测处理结果 ,采用稳健—贝叶斯最小二乘算法与多断裂位错模型 ,初步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现今运动定量模型 ,得到下列结果 :(1)其主要断裂带的走滑运动速率介于 0 .0 3至 3.2cm/a之间 ,1.0至 2 .0cm/a之间者居多 ;其倾滑运动速率介于 0 .9至 8.3cm/a之间 ,1.0至 2 .8cm/a之间者居多 ,
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引入潮汐形变资料处理中 ,对近年来云南地区的 3次强震前的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 ,发现在地震前 2~ 5个月 ,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一个频段相同的异常信号 ,且它们之间是相关的 ,相关系数达 80 %以上 ,由此可以确定信号是由同一个源发出来的。出现在多个台站的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地震前兆信息。